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甘蔗盖膜装置,包括盖膜平台、动力机构、培土机构、盖膜机构和切膜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齿轮箱和安装在齿轮箱上方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安装在盖膜平台的中央上部;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齿轮箱;所述培土机构包括若干个培土旋刀和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齿轮箱下部;所述若干个培土旋刀对称旋接于转轴的两边;所述盖膜机构包括盖膜辊和压膜辊;所述盖膜辊和压膜辊依次顺序设于盖膜平台的下方;所述切膜机构包括内部设有伸缩线及滑轮的导轨、滑块、控制器、遥控器、电动伸缩杆、固定件和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械自动化程度高,能够细碎土垡压实地膜,并能够实现遥控割膜。
A sugarcane mulc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蔗盖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甘蔗盖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甘蔗盖膜装置。
技术介绍
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L.)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甘蔗食糖占我国食糖总产量的94%左右。甘蔗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是这些地区县级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年来,还将甘蔗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作物加以研究和利用。我国甘蔗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海南等省区,种植面积保持在2300万亩左右,甘蔗总产量在9000万吨左右,甘蔗食糖在110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甘蔗平均单产67.9吨/公顷(海南甘蔗单产低于此平均水平),比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75~90吨/公顷)低。甘蔗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湿、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生态效应,能使甘蔗提早栽种,出苗快,出苗率高,幼苗齐、匀、壮,可节省蔗种,延长甘蔗生长期,提早开榨,减轻霜冻害,增产增糖,经济效益显著。甘蔗盖膜采用甘蔗全膜覆盖轻简栽培技术较传统的窄膜覆盖更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湿、保肥和增产作用且免除中耕管理的劳动力,是一项轻简高产高效的甘蔗栽培管理技术,因此在蔗区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盖膜是采用垂直于蔗沟的覆盖方式,一般使用人工进行地膜的覆盖。而由人工盖膜,1个熟练工每个工日完成1亩左右,费工费时。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用工成本居高不下,随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用工日趋紧缺,大量的种蔗地块放弃了全膜覆盖技术,致使甘蔗亩减产。对于农业工人来说,手工割膜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在盖膜结束后进行手动割膜,手动割膜易造成地膜损坏、地膜折叠、地膜位置偏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全膜覆盖技术不易机械化,手动割膜易造成地膜损坏、地膜折叠、地膜位置偏离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机械自动化程度高,能够细碎土垡压实地膜,并能够实现遥控割膜的甘蔗盖膜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甘蔗盖膜装置,包括盖膜平台、动力机构、培土机构、盖膜机构和切膜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齿轮箱和安装在齿轮箱上方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安装在盖膜平台的中央上部;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齿轮箱;所述培土机构包括若干个培土旋刀和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齿轮箱下部;所述若干个培土旋刀对称旋接于转轴的两边;所述盖膜机构包括盖膜辊和压膜辊;所述盖膜辊和压膜辊依次顺序设于所述盖膜平台的下方;所述切膜机构包括内部设有伸缩线及滑轮的导轨、滑块、控制器、遥控器、电动伸缩杆、固定件和刀片;所述滑轮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轮通过伸缩线连接控制器的一个控制端,使所述滑块能沿导轨方向运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通过限位块固定连接刀片;所述固定件套设于电动伸缩杆上;所述限位块的大小能够限制固定件不脱离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连接控制器的另一个控制端;所述遥控器无线连接控制器。特别的,所述盖膜平台的两个侧边固定连接土壤飞溅导向板。特别的,所述盖膜辊通过对称斜设的两个第一盖膜辊连接架和对称竖直设立的两个第二盖膜辊连接架固定连接盖膜平台。特别的,所述导轨设于两个第二盖膜辊连接架之间。特别的,所述压膜辊通过两个竖直设立的压膜辊连接架固定连接盖膜平台。特别的,所述每个培土旋刀的刀体带有在切入地后将泥土抛向地膜的抛土部,所述抛土部位于培土旋刀的刀体端部且径向伸出,所述每个培土旋刀之间的抛土部互相错开。特别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型号为NKLA8。特别的,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连接电源的MCU和连接MCU的蓝牙通信模块。特别的,所述电源为锂电池;所述MCU采用型号为STM32F103C8;所述蓝牙通信模块为HC06。特别的,所述遥控器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切膜机构的开关按键和用与开启或停止切膜的工作按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培土旋刀,能够旋转切入泥土后通过抛土部将泥土抛向覆盖于地表的地膜,从而将地膜埋起来,并实现了甘蔗全膜覆盖的机械自动化。2.本技术采用遥控器对切膜机构的控制,使切膜机构能够按照控制器内设置的切割程序,对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和滑块相对于导轨的位置进行控制,使固定件固定地膜,刀片再进行割膜,解决地膜损坏、地膜折叠、地膜位置偏离的问题。3.本技术通过设置高速旋转的培土旋刀,能够细碎土垡,使土质变得更松软,利于甘蔗种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切膜机构的非工作状态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切膜机构的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图。图中:1.盖膜平台;2.盖膜辊;3.压膜辊;4.切膜机构;5.培土旋刀;6.变速箱;7.土壤飞溅导向板;21.第二盖膜辊连接架;22.第一盖膜辊连接架;31.压膜辊连接架;41.导轨;42.电动伸缩杆;43.滑轮;44.滑块;45.固定件;46.限位块;47.刀片;62.齿轮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甘蔗盖膜装置,包括盖膜平台1、动力机构、培土机构、盖膜机构和切膜机构4。盖膜平台1的两个侧边固定连接土壤飞溅导向板7。动力机构包括齿轮箱62和安装在齿轮箱62上方的变速箱6。变速箱6安装在盖膜平台1的中央上部。变速箱6的输出端连接齿轮箱62。培土机构包括若干个培土旋刀5和转轴。每个旋刀的刀体带有在切入地后将泥土抛向地膜的抛土部,所述抛土部位于旋刀的刀体端部且径向伸出,所述每个旋刀之间的抛土部互相错开。转轴连接齿轮箱62下部。若干个培土旋刀5旋接于转轴的两边。盖膜机构包括盖膜辊2和压膜辊3。盖膜辊2和压膜辊3依次顺序设于所述盖膜平台1的下方。盖膜辊2通过对称斜设的两个第一盖膜辊连接架22和对称竖直设立的两个第二盖膜辊连接架21固定连接盖膜平台1。压膜辊3通过两个竖直设立的压膜辊连接架31固定连接盖膜平台1。如图4、图5所示,切膜机构4包括内部设有伸缩线及滑轮43的导轨41、滑块44、控制器、遥控器、电动伸缩杆42、固定件45和刀片47。滑轮43固定连接滑块44。导轨41设于两个第二盖膜辊连接架21之间。滑轮43通过伸缩线连接控制器的一个控制端,使所述滑块44能沿导轨41方向运动。电动伸缩杆42的一端连接滑块44,另一端通过限位块46固定连接刀片47。固定件45套设于电动伸缩杆42上。限位块46的大小能够限制固定件45不脱离电动伸缩杆42。电动伸缩杆42连接控制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蔗盖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膜平台、动力机构、培土机构、盖膜机构和设于盖膜机构上方的切膜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齿轮箱和安装在齿轮箱上方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安装在盖膜平台的中央上部;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齿轮箱;所述培土机构包括若干个培土旋刀和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齿轮箱下部;所述若干个培土旋刀对称旋接于转轴的两边;所述盖膜机构包括盖膜辊和压膜辊;所述盖膜辊和压膜辊依次顺序设于所述盖膜平台的下方;所述切膜机构包括内部设有伸缩线及滑轮的导轨、滑块、控制器、遥控器、电动伸缩杆、固定件和刀片;所述滑轮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轮通过伸缩线连接控制器的一个控制端,使所述滑块能沿导轨方向运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通过限位块固定连接刀片;所述固定件套设于电动伸缩杆上;所述限位块的大小能够限制固定件不脱离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连接控制器的另一个控制端;所述遥控器无线连接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盖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盖膜平台、动力机构、培土机构、盖膜机构和设于盖膜机构上方的切膜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齿轮箱和安装在齿轮箱上方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安装在盖膜平台的中央上部;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连接齿轮箱;所述培土机构包括若干个培土旋刀和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齿轮箱下部;所述若干个培土旋刀对称旋接于转轴的两边;所述盖膜机构包括盖膜辊和压膜辊;所述盖膜辊和压膜辊依次顺序设于所述盖膜平台的下方;所述切膜机构包括内部设有伸缩线及滑轮的导轨、滑块、控制器、遥控器、电动伸缩杆、固定件和刀片;所述滑轮固定连接滑块;所述滑轮通过伸缩线连接控制器的一个控制端,使所述滑块能沿导轨方向运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通过限位块固定连接刀片;所述固定件套设于电动伸缩杆上;所述限位块的大小能够限制固定件不脱离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连接控制器的另一个控制端;所述遥控器无线连接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盖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膜平台的两个侧边固定连接土壤飞溅导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蔗盖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膜辊通过对称斜设的两个第一盖膜辊连接架和对称竖直设立的两个第二盖膜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朝,邓智年,王维赞,徐林,张荣华,庞天,李毅杰,刘晓燕,黄成丰,覃文宪,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