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57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涉及施工专用安全防护栏领域,为解决现有非透明防护栏的损坏后更换不仅麻烦而且浪费时间、浪费财力的问题。底座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槽,槽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为倾倒的L形,两端的限位块互呈镜像对称,槽内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延伸至连接部的上方,防护板的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下限位部,底座的上端面的四角均设置有通孔一,连接部没有设置槽的侧面的两端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二,通孔二贯穿限位块的下半部分的中部,连接部的设置有通孔二的侧面的上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三,两个通孔三的间距小于两个通孔二的间距,通孔三贯穿限位块的上半部分的中部。

A kind of construction safety f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
本技术涉及施工专用安全防护栏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
技术介绍
国家规定在建筑施工工地基坑深度超过2米的情况下要安装安全防护栏,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施工专用安全防护栏又叫做基坑临边防护栏,它作为施工安全的一道防护是必不可少的,在施工中经常用到的基坑护栏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网片基坑护栏和竖管基坑护栏,网片基坑护栏相比竖管基坑护栏成本低,造价低,防护性能一般,有一部分人会青睐于这种类型,而竖管基坑护栏成本较高,造价高,防护性能较高,产品质量好,使用寿命长,在一些大型生产工地相对于会选择竖管基坑护栏,还有一些要求比较高的施工工地,他们会提供图纸和产品尺寸规格要求定做,打上自己工地的标志,一般这种量身定做的基坑护栏产品性能会更强大,更符合工地实际需求,更能发挥作用,更好的为施工安全做保障。施工专用安全防护栏的固定方式主要为地下预埋基座,地面上的防护栏的底座与其通过螺栓连接,目前市面上越来越多地使用非透明防护栏以保证美观度等,但是非透明防护栏势必造成迎风面面积加大而容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此时进行预埋防护栏的更换不仅麻烦而且浪费时间、浪费财力,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非透明防护栏的损坏后更换不仅麻烦而且浪费时间、浪费财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槽,所述槽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倾倒的L形,两端的所述限位块互呈镜像对称,所述槽内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上方,所述防护板的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下限位部。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的四角均设置有通孔一,所述连接部没有设置所述槽的侧面的两端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贯穿所述限位块的下半部分的中部,所述连接部的设置有所述通孔二的侧面的上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三,两个所述通孔三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通孔二的间距,所述通孔三贯穿所述限位块的上半部分的中部。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槽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与预埋部分通过四个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一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接部通过两个紧固件分别穿过所述通孔二和所述通孔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两个面积最大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挂环,所述挂环由上至下平均分布于所述防护板的两个所述端面的中部。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限位部,所述上限位部位于所述下限位部的上方,所述上限位部与所述下限位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限位块的上端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的防护板为方便拆卸型,当非透明的防护板因恶劣天气风吹、人为破坏或使用日久等原因导致损坏,需要更换新的防护板时,该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的底座和连接部都无需拆卸,仅需要将限位块与连接部的紧固件拆下,即可从槽中取下限位块和防护板,再更换新的防护板,该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解决了现有非透明防护栏的损坏后更换不仅麻烦而且浪费时间、浪费财力的问题。2.该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因防护板不设置通孔等连接结构,仅通过限位块进行限位,所以防护板可以使用强度较低的廉价材料,如金属框中间拉纤维网最后罩上布料,这样既不影响限位效果还可以节约成本,布料上还可以写警示语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防护板的主视图;图4为底座的立体图;图5为底座的一端的剖视图。图中:10、底座;11、连接部;12、槽;13、限位块;20、防护板;21、挂环;22、下限位部;23、上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底座10,底座10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部11,连接部11的中部设置有槽12,槽12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为倾倒的L形,L形的长边即限位块13的上半部分与连接部11的上端面平行,L形的短边限位块13的下半部分与连接部11的上端面垂直,两端的限位块13互呈镜像对称,槽12内设置有防护板20,防护板20延伸至连接部11的上方,防护板20的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下限位部22。进一步,底座10的上端面的四角均设置有通孔一,连接部11没有设置槽12的侧面的两端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二,通孔二贯穿限位块13的下半部分的中部,连接部11的设置有通孔二的侧面的上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三,两个通孔三的间距小于两个通孔二的间距,通孔三贯穿限位块13的上半部分的中部。进一步,防护板20与槽12滑动连接,底座10与预埋部分通过四个紧固件穿过通孔一固定连接,也可以将底座10直接作为预埋部分埋入地下,仅露出底座10上的连接部11。进一步,限位块13与连接部11通过两个紧固件分别穿过通孔二和通孔三固定连接。进一步,防护板20的两个面积最大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挂环21,挂环21由上至下平均分布于防护板20的两个端面的中部,多个安全防护栏排列后,可通过绳索、钢缆或弹簧等柔性连接件连接相邻的防护板20的挂环21,可以提高整体抗风能力,提高安全防护作用。进一步,防护板20的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上限位部23,上限位部23位于下限位部22的上方,上限位部23与下限位部22之间的距离等于限位块13的上端的厚度,上限位部23可以增加防护板20的稳定性。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底座10通过紧固件穿过通孔一安装在预埋部分上,将限位块13的长边插入防护板20两端下部的上限位部23和下限位部22之间,把插有两个限位块13的防护板20的下端插入连接部11上端中部的槽12内,再用紧固件穿过通孔二和通孔三将限位块13与连接部11固定,即完成一个安全防护栏的安装,多个排列安装完成后,将相邻的防护板20通过柔性连接件穿过挂环21连接,需更换防护板20时同理,故不再赘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的中部设置有槽(12),所述槽(12)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为倾倒的L形,两端的所述限位块(13)互呈镜像对称,所述槽(12)内设置有防护板(20),所述防护板(20)延伸至所述连接部(11)的上方,所述防护板(20)的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下限位部(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包括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部(11),所述连接部(11)的中部设置有槽(12),所述槽(12)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为倾倒的L形,两端的所述限位块(13)互呈镜像对称,所述槽(12)内设置有防护板(20),所述防护板(20)延伸至所述连接部(11)的上方,所述防护板(20)的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下限位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上端面的四角均设置有通孔一,所述连接部(11)没有设置所述槽(12)的侧面的两端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贯穿所述限位块(13)的下半部分的中部,所述连接部(11)的设置有所述通孔二的侧面的上部的两端均设置有通孔三,两个所述通孔三的间距小于两个所述通孔二的间距,所述通孔三贯穿所述限位块(13)的上半部分的中部。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泽帅钱涛周昌文陈军华张光王成辛桂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宏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