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面绿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566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35
一种壁面绿墙,涉及绿化领域,包括若干种植箱,所述种植箱分行排列,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交错式排布,所述种植箱包括第一连接体以及与第一连接体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体,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中,位于下方的所述种植箱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体能够与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个所述种植箱的第二连接体连接。以上结构中,种植箱与种植箱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连接进行种植箱的搭建,并不是每个种植箱都要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壁面上,省去了大量的连接件,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搭建效率高,结构灵活。

A kind of gree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面绿墙
本技术涉及绿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壁面绿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环境绿化的需求,除了增种林木以外,人们还搭建了越来越多的植物绿墙,现有的绿墙中,或者是由一些可以直接攀附在墙壁上的藤蔓类植物自然生长形成(必要时对植物的茎杆辅之以一定牵引力),或者是由若干个种植箱搭建形成。但是,现有的种植箱,彼此之间独立分隔、界限分明,使得绿墙在搭建时,需要使用大量连接件将每一个种植箱分别固定在壁面上,搭建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减小搭建绿墙的工作量,提高其搭建效率、节约搭建成本,提出了一种壁面绿墙。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壁面绿墙,包括若干种植箱,所述种植箱分行排列,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交错式排布,所述种植箱包括第一连接体以及与第一连接体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体,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中,位于下方的所述种植箱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体能够与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个所述种植箱的第二连接体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箱包括相互连接的背板及下底板,所述下底板呈向外突出的圆弧形,所述种植箱在下底板的上方形成容置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在种植箱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二连接体在所述下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挂钩,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中,位于下方的所述种植箱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挂钩能够与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个所述种植箱的第二挂钩挂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在种植箱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挂槽,所述第二连接体在所述背板上设有挂柱,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中,位于下方的所述种植箱的至少一个挂柱能够插入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个所述种植箱的第一挂槽内。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一种植箱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底板,所述第一连接体在种植箱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挂槽,所述第二连接体在所述背板的两侧设有第一挂槽,所述第二连接体在所述背板的中心处设有第二挂槽,同一行且相邻的种植箱的第一挂槽对接,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中,位于下方的所述种植箱的至少一个挂柱能够插入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所述种植箱的第二挂槽内。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种植箱的下底板的侧部对接处设有第一定位体,所述种植箱的下底板底部设有第二定位体,所述种植箱的第一定位体能够与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所述种植箱的第二定位体插接定位。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底板上开设有过水孔及通气孔。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箱的侧部设有凹槽,同一行且相邻所述种植箱的凹槽能够对接形成贯穿的通槽,所述种植箱的通槽与相邻且位于所述通槽正上方的另一所述种植箱的过水孔连通。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与所述下底板固定连接,并沿下底板的两侧进行延伸;或者所述加强肋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底板的内表面设有若干突出的定位柱。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种植箱分行排列,且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交错式排布,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中,位于下方的所述种植箱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体能够与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个所述种植箱的第二连接体连接,种植箱与种植箱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连接进行种植箱的搭建,形成壁面绿墙,并不是每个种植箱都要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壁面上,省去了大量的连接件,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搭建效率高,结构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壁面绿墙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种植箱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壁面绿墙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E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6中F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种植箱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除非另有说明。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中的壁面绿墙是搭建在壁面上的,包括若干个分行排布的种植箱B,种植箱B的下底板11的外侧设置有两个不同方向的第一挂钩12,种植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与第一挂钩12配合挂接的第二挂钩13;分行排布的若干种植箱B,相邻两行种植箱B中,位于下方的种植箱B的至少一个第二挂钩13,能够与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个种植箱B的第一挂钩12配合挂接,使种植箱B之间通过第一挂钩12和第二挂钩13挂接为一体;同时,至少位于最上方一行的种植箱B是固定设置在壁面上的,为整个壁面绿墙提供固着点,其余种植箱B可以不与壁面产生固定连接关系。优选地,可以设置一个双向挂钩14,双向挂钩14包括两个不同方向的第一挂钩12,使种植箱B之间的挂接结构更加简单。更优选地,可以设计双向挂钩14和第二挂钩13均为条形挂钩,提高种植箱B之间连接关系的稳定性。以上结构中,省去了大量的种植箱B与壁面之间的连接件,壁面绿墙的搭建操作简单,操作效率高,整个结构灵活多变,方便对壁面绿墙进行延展和造型。每个种植箱B中,都可以放置种植在植物碳棉上的植物,并对其进行培养,形成绿色景观。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种植箱B包括相互连接的下底板11和背板15,其中,下底板11呈向外凸出的圆弧形,同时下底板11的上部形成弧形的容置部C;相邻两行种植箱B中,位于下方的种植箱B的弧形容置部C,能够避让相邻且位于上方的种植箱B的下底板11,并用于容置植物;双向挂钩14位于下底板11的中心线上。以上种植箱B的造型,能够使搭建形成的壁面绿墙的结构紧凑、造型新颖。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可以在种植箱B的下底板11上开设过水孔16,此时,只要向位于最上方一行的种植箱B浇灌足够的水,种植箱B中的水就会通过过水孔16向下渗漏,实现逐层灌溉,为整个壁面绿墙的养护、尤其是浇灌提供方便,突破了种植箱B彼此之间独立分隔的界限。进一步地,可以在下底板11的中心线处开设凹槽17,过水孔16设置在凹槽17的槽底。此时,设置凹槽17有利于种植箱B中的水通过过水孔16向下方渗漏。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至少位于最上方一行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面绿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种植箱,所述种植箱分行排列,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交错式排布,所述种植箱包括第一连接体以及与第一连接体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体,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中,位于下方的所述种植箱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体能够与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个所述种植箱的第二连接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面绿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种植箱,所述种植箱分行排列,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交错式排布,所述种植箱包括第一连接体以及与第一连接体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体,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中,位于下方的所述种植箱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体能够与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个所述种植箱的第二连接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面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包括相互连接的背板及下底板,所述下底板呈向外突出的圆弧形,所述种植箱在下底板的上方形成容置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面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在种植箱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二连接体在所述下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挂钩,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中,位于下方的所述种植箱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挂钩能够与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个所述种植箱的第二挂钩挂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面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在种植箱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挂槽,所述第二连接体在所述背板上设有挂柱,相邻两行的种植箱中,位于下方的所述种植箱的至少一个挂柱能够插入相邻且位于上方的另一个所述种植箱的第一挂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面绿墙,其特征在于,每一种植箱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底板,所述第一连接体在种植箱的左右两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庚金黄凯彬叶明海李悦宁罗旭荣蒋慧林瑾聂兰芝刘畔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铁汉一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