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枝机刀片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55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35
为了能够降低修枝机刀片驱动机构的体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修枝机刀片驱动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壳体、下壳体、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其中上壳体和下壳体合围形成有容纳减速机构的容纳腔,上壳体设置有开口,驱动电机与上壳体连接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位于容纳腔内;减速机构包括驱动齿轮和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其中第一传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接触,第二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接触。本申请通过两级齿轮进行减速,降低了修枝机刀片驱动机构的体积,提高修枝机修剪效率。

A blade driving structure of pru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枝机刀片驱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修枝机
,尤其涉及一种修枝机刀片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修枝机是利用蓄电池提供动力,通过控制装置、电机等带动两个相对运动的刀片进行修剪或修整灌木等枝叶,现有电机转速一般选择15000r/min,若直接通过电机带动刀片旋转,则刀片转速过快,不仅影响刀片质量,更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故电机需要通过减速机构减速后再与刀片连接,常用的减速方式采用行星机构因结构庞大,导致修枝机不便操作,现有技术中也有对其进行改进,因齿轮在修枝机壳体上不便于支撑,故本领域技术人员还是在于对行星机构的改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721723993.0所公开的一种修枝机,同样选择行星减速的方式,其驱动机构外接刀片装置,但这种结构也还是存在着齿轮传动结构大的现象,例如前端安装600mm长刀片时,驱动机构一般外形尺寸约135mm*125mm*45mm;而驱动机构体积增加后导致修枝机整体体积增大,降低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降低修枝机刀片驱动机构的体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修枝机刀片驱动结构,其目的在于缩小修枝机整体体积,提高修枝机修剪效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修枝机刀片驱动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壳体、下壳体、驱动电机和减速机构;其中上壳体和下壳体合围形成有容纳减速机构的容纳腔,上壳体设置有开口,所述驱动电机与上壳体连接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位于容纳腔内;所述减速机构包括驱动齿轮和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其中第一传动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接触,第二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接触。本申请在具体实施中,上壳体与下壳体合围后构成了驱动结构的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且壳体侧面还设置有开口,减速机构放置在容纳腔内,刀片装置通过壳体侧面的开口于减速装置连接;在本申请中驱动电机安装在上壳体上,其中上壳体一体设置有开口,在开口边缘还设置有连接孔,通过螺栓组件穿过连接孔将驱动电机与上壳体紧固在一起,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位于壳体的容纳腔内,输出端通过键连接或其它常规方式连接有输出齿轮;本申请中减速机构包括驱动齿轮和传动轴,驱动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轴固定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容纳腔内,其中第一连接轴两端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抵接,第一连接轴上套装有驱动齿轮和刀片装置,且驱动齿轮与刀片装置皆与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传动轴为中空结构,传动轴上一体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本申请中容纳腔内还设置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两端也与上壳体和下壳体抵接,传动轴套装在第二连接轴上,与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一传动齿轮与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输出齿轮相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当驱动电机在电源的带动下转动时,通过相啮合的输出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进行第一次减速,然后通过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进行第二次减速,最后通过刀片装置输出,本申请通过两级齿轮进行减速,降低了修枝机刀片驱动机构的体积,提高修枝机修剪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修枝机刀片驱动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修枝机刀片驱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101开口、102盖板、2下壳体、3驱动电机、401驱动齿轮、402第一传动齿轮、403第二传动齿轮、5限位装置、6刀片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具体使用中,如图1-2所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修枝机刀片驱动结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壳体1、下壳体2、驱动电机3和减速机构;其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合围形成有容纳减速机构的容纳腔,上壳体1设置有开口101,所述驱动电机3与上壳体1连接且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位于容纳腔内;所述减速机构包括驱动齿轮401和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402和第二传动齿轮403,其中第一传动齿轮402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相接触,第二传动齿轮403与驱动齿轮401相接触。本申请中,驱动电机3的电源可以选择市电或者选择蓄电池供电,其供电方式与现有修枝机的电机供电方式相同,不是本申请的保护点,故不做详细描述;当驱动电机3在电源的带动下转动时,通过相啮合的输出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402进行第一次减速,然后通过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403与驱动齿轮401进行第二次减速,最后通过刀片装置6输出,本申请通过两级齿轮进行减速,降低了修枝机刀片驱动机构的体积,提高修枝机修剪效率。本申请在具体实施中,同样以安装600mm长刀片的刀片装置6为例,本申请驱动机构的外形尺寸为97mm*64mm*35mm;极大的降低了驱动机构的体积,缩小修枝机整体体积,提高修枝机修剪效率。在本申请中第一传动齿轮402与第二传动齿轮403上下设置,同时驱动电机3也设置在驱动齿轮401的上方,不仅结构上更加紧凑,降低整体体积;将驱动电机3设置在驱动齿轮401的上方,还有利于调整修枝机的重心位置,便于操作。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为了提高减速机构的寿命,各个转动部分均设置有润滑油或者润滑脂,为了防止润滑油飞溅,影响刀片切割,在本申请中下壳体2上一体有挡油板。进一步地,本申请中上壳体1延伸设置有盖板102,其中延伸方向与刀片装置6的安装方向一致,对刀片起到保护作用,并且也能防止修剪后的枝叶飞溅,保护操作者视野的清晰辽阔,提高操作的安全性。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驱动装置与修枝机壳体连接,在本申请中上壳体1和/或下壳体2设置有限位装置5,其中限位装置5可以是凸起或者凸台,通过在修枝机壳体上设置相应的凹陷,以便于本申请驱动装置的安装。尽管上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技术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枝机刀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壳体(1)、下壳体(2)、驱动电机(3)和减速机构;其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合围形成有容纳减速机构的容纳腔,上壳体(1)设置有开口(101),所述驱动电机(3)与上壳体(1)连接且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位于容纳腔内;所述减速机构包括驱动齿轮(401)和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402)和第二传动齿轮(403),其中第一传动齿轮(402)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相接触,第二传动齿轮(403)与驱动齿轮(401)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枝机刀片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壳体(1)、下壳体(2)、驱动电机(3)和减速机构;其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合围形成有容纳减速机构的容纳腔,上壳体(1)设置有开口(101),所述驱动电机(3)与上壳体(1)连接且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位于容纳腔内;所述减速机构包括驱动齿轮(401)和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402)和第二传动齿轮(403),其中第一传动齿轮(402)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晓华宋军樊怀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