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558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包括固定头、拉伸杆和限位头,拉伸杆的一端穿设在固定头内,拉伸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头;固定头包括承压球和球头座,球头座上设有球头腔,球头座上设有拉伸开口,拉伸开口将球头腔与外部接通,承压球位于球头腔内,拉伸杆的任意一端伸入拉伸开口并与承压球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固定头利用其固定钉齿固定在水平模板上,拉伸杆可在固定头上转动调整并尽量水平的穿过侧模板,使拉伸杆与侧模板垂直,通过定位螺母将定位卡子固定在侧模板的外壁,防止侧模板发生涨模和脱落等情况,保证了侧模板的固定效果。

Drawing tool for cast-in-place side formwork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转动调整的拉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
技术介绍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般是在施工现场按照设计要求的结构形状,尺寸和空间位置现场组装模板,当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现场装拆式模板多用定向模板和工具式支撑,而特别是在对侧模板进行固定时,固定方式一般是通过在侧模板外侧设置脚手架进行固定,设置钢管斜撑或者采用拉模工具等方式来进行固定,而传统的拉模工具,其固定头与拉伸杆是固定连接的,固定头在与水平模板固定时,其朝向根据安装工人的操作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拉伸杆与固定头连接后与侧面板不能保持垂直,从而影响对侧模板的固定效果,侧模板容易发生松动等情况,影响浇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对拉伸杆进行转动调整的拉模工具,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优点。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其关键在于:包括固定头、拉伸杆和限位头,所述拉伸杆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固定头内,所述拉伸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头;所述固定头包括承压球和球头座,所述球头座上设有球头腔,所述球头座上设有拉伸开口,所述拉伸开口将所述球头腔与外部接通,所述承压球位于所述球头腔内,所述拉伸杆的任意一端伸入所述拉伸开口并与所述承压球固定连接。采取以上技术方案的显著效果是:通过将所述固定头固定在水平模板上,拉伸杆穿过侧模板并通过所述限位头固定,拉伸杆可在固定头内做转动调整,保证拉伸杆尽量水平的穿过所述侧模板,所述限位头位于所述侧模板的外壁将所述侧模板拉住,保证所述侧模板的固定效果。所述球头座包括两个球头座本体,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上分别设有一个半球形凹槽,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的所述半球形凹槽扣合形成所述球头腔;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上分别设有所述拉伸开口,所述半球形凹槽与对应的所述拉伸开口接通并贯穿所述球头座本体。所述拉伸开口为圆台状的通孔,所述拉伸开口的小口端与所述半球形凹槽接通,所述拉伸开口的大口端与外部接通。所述拉伸开口的孔心线与所述半球形凹槽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承压球上贯穿有固定孔,所述拉伸杆固定穿设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球头座本体呈长方体状,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均竖向设置,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的侧面相互贴合构成所述球头座,所述球头座的上表面设有一个上环形凹槽,所述上环形凹槽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球头座的下表面设有一个下环形凹槽,所述下环形凹槽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的下表面;所述上环形凹槽内嵌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上连接环,所述下环形凹槽内嵌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下连接环。所述球头座上竖向设有四个一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的上端与所述上环形凹槽接通,所述一号通孔的下端与所述下环形凹槽接通;所述上连接环上设有四个二号通孔,四个所述二号通孔与四个所述一号通孔一一对应并接通;所述下连接环上贯穿有四个三号通孔,四个所述三号通孔与四个所述一号通孔一一对应并接通。所述上环形凹槽和所述下环形凹槽均为方形环状,四个所述一号通孔的上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上环形凹槽四个拐角处,四个所述一号通孔的下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下环形凹槽四个拐角处。所述固定头上还设有四根固定钉齿,四根所述固定钉齿分别穿设四个所述一号通孔内,所述固定钉齿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二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和所述三号通孔内,所述固定钉齿下端从所述固定头伸出。所述限位头包括定位卡子、定位螺母和垫圈,所述定位卡子上贯穿有定位孔,所述拉伸杆活动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中,所述拉伸杆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垫圈套设在所述拉伸杆上,所述定位螺母螺纹安装在所述拉伸杆上,所述定位卡子位于所述球头座与所述垫圈之间,所述垫圈位于所述定位卡子与所述定位螺母之间。有益效果:固定头利用其固定钉齿固定在水平模板上,拉伸杆可在固定头上转动调整并尽量水平的穿过侧模板,使拉伸杆与侧模板垂直,通过定位螺母将定位卡子固定在侧模板的外壁,防止侧模板发生涨模和脱落等情况,保证了侧模板的固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固定头和拉伸杆2安装关系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图3的俯视图;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安装和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7所示,一种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包括拉伸杆2、限位头3、承压球5、球头座本体4、固定钉齿8、定位卡子10、定位螺母11、垫圈12、上连接环14和下连接环17,其中:所述拉伸杆2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固定头内,所述拉伸杆2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头3;所述固定头包括承压球5和球头座,所述球头座上设有球头腔,所述球头座上设有拉伸开口,所述拉伸开口将所述球头腔与外部接通,所述承压球5位于所述球头腔内,所述拉伸杆2的任意一端伸入所述拉伸开口并与所述承压球5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球头座包括两个球头座本体4,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上分别设有一个半球形凹槽,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的所述半球形凹槽扣合形成所述球头腔;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上分别设有所述拉伸开口,所述半球形凹槽与对应的所述拉伸开口接通并贯穿所述球头座本体4。所述拉伸开口为圆台状的通孔,所述拉伸开口的小口端与所述半球形凹槽接通,所述拉伸开口的大口端与外部接通。所述拉伸开口的孔心线与所述半球形凹槽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承压球5上贯穿有固定孔,所述拉伸杆2固定穿设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球头座本体4呈长方体状,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均竖向设置,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的侧面相互贴合构成所述球头座,所述球头座的上表面设有一个上环形凹槽,所述上环形凹槽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的上表面,所述球头座的下表面设有一个下环形凹槽,所述下环形凹槽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的下表面;所述上环形凹槽内嵌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上连接环14,所述下环形凹槽内嵌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下连接环17。所述球头座上竖向设有四个一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的上端与所述上环形凹槽接通,所述一号通孔的下端与所述下环形凹槽接通;所述上连接环14上设有四个二号通孔,四个所述二号通孔与四个所述一号通孔一一对应并接通;所述下连接环17上贯穿有四个三号通孔,四个所述三号通孔与四个所述一号通孔一一对应并接通。所述上环形凹槽和所述下环形凹槽均为方形环状,四个所述一号通孔的上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上环形凹槽四个拐角处,四个所述一号通孔的下端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下环形凹槽四个拐角处。所述固定头上还设有四根固定钉齿8,四根所述固定钉齿8分别穿设四个所述一号通孔内,所述固定钉齿8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二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和所述三号通孔内,所述固定钉齿8下端从所述固定头伸出。所述限位头3包括定位卡子10、定位螺母11和垫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头、拉伸杆(2)和限位头(3),所述拉伸杆(2)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固定头内,所述拉伸杆(2)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头(3);/n所述固定头包括承压球(5)和球头座,所述球头座上设有球头腔,所述球头座上设有拉伸开口,所述拉伸开口将所述球头腔与外部接通,所述承压球(5)位于所述球头腔内,所述拉伸杆(2)的任意一端伸入所述拉伸开口并与所述承压球(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头、拉伸杆(2)和限位头(3),所述拉伸杆(2)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固定头内,所述拉伸杆(2)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头(3);
所述固定头包括承压球(5)和球头座,所述球头座上设有球头腔,所述球头座上设有拉伸开口,所述拉伸开口将所述球头腔与外部接通,所述承压球(5)位于所述球头腔内,所述拉伸杆(2)的任意一端伸入所述拉伸开口并与所述承压球(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座包括两个球头座本体(4),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上分别设有一个半球形凹槽,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的所述半球形凹槽扣合形成所述球头腔;
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上分别设有所述拉伸开口,所述半球形凹槽与对应的所述拉伸开口接通并贯穿所述球头座本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开口为圆台状的通孔,所述拉伸开口的小口端与所述半球形凹槽接通,所述拉伸开口的大口端与外部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开口的孔心线与所述半球形凹槽的中心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球(5)上贯穿有固定孔,所述拉伸杆(2)固定穿设在所述固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现浇侧模板拉模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座本体(4)呈长方体状,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均竖向设置,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的侧面相互贴合构成所述球头座,所述球头座的上表面设有一个上环形凹槽,所述上环形凹槽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球头座本体(4)的上表面,所述球头座的下表面设有一个下环形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亮李浩弘倪志军吴波程龙飞言志超于浩晟张岭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