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梁式楼梯活动边模,包括边模以及边模顶部设置的多个踏步模板,所述边模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斜槽,所述踏步模板下端面与斜槽滑动连接,所述边模上端面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踏步模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轴,且卡轴与卡槽配合卡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采用了多个踏步模板之间的插接结构,实现了多个踏步模板安装后互相平行,又由于采用了底部垫板保持水平,实现了所有的踏步模板均保持水平安装,同时由于采用了多个贯穿孔方便安装固定,实现了减少了多个踏步垫板的相对滑动和偏移,使得楼梯整体更加安全可靠。
Movable side formwork of beam st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梁式楼梯活动边模
本技术涉及梁式楼梯
,尤其涉及梁式楼梯活动边模。
技术介绍
梁式楼梯是指梯段踏步板直接搁置在斜梁上,斜梁搁置在梯段两端的楼梯梁上的楼梯类型,梁式楼梯是带有斜梁的钢筋混凝土楼梯,它由踏步板、斜梁、平台梁和平台板组成;踏步板支承在斜梁上;斜梁和平台板支承在平台梁上;平台梁支承在承重墙或其它承重结构上。现有的梁式楼梯在各种建筑上下层之间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梁式楼梯往往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现有的梁式楼梯在定制过程中往往具有确定的长度和宽度,使得楼梯容易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实际的安装工艺和环境影响导致楼梯难以安装的问题,其次,现有的楼梯单个的踏步板往往容易出现倾斜损坏影响使用者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梁式楼梯难以精确配合安装的问题,而提出的梁式楼梯活动边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梁式楼梯活动边模,包括边模以及边模顶部设置的多个踏步模板,所述边模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斜槽,所述踏步模板下端面与斜槽滑动连接,所述边模上端面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踏步模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轴,且卡轴与卡槽配合卡接,所述踏步模板下端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踏步模板左侧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且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边模底部设置有底模,所述边模下端面靠近上下两个端面处两侧均开设有夹板,且夹板通过螺栓与底模两侧靠近上下两个端面的部位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斜槽与边模上端面平行,所述斜槽两侧与卡槽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槽共设置有多个,所述边模两侧的卡槽之间互相平行,所述卡槽的竖直截面呈倒C形结构,所述卡槽的开口向斜上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踏步模板相邻的两个之间的上下端面互相贴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互相平行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滑槽的水平宽度小于第二滑槽的水平宽度,所述第一滑块的水平宽度小于第二滑块的水平宽度,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水平宽度大于第一滑槽的水平宽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踏步模板最低端的一个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垫板,且垫板上端面水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踏步模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上下端面的贯穿孔。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采用了多个踏步模板之间的插接结构,由于采用了夹板与底模之间的螺栓固定连接,实现了边模的安装稳定可靠,又由于采用了卡槽与卡轴之间的卡接,实现了将最顶端的踏步模板卡接到边模上,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及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203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了相邻踏步模板的互相拼接,同时由于采用了多个卡轴与卡槽互相卡接,实现了多个踏步模板安装后互相平行。2、本技术中,采用了底部垫板保持水平,由于采用了垫板与最低端的踏步模板之间的固定连接,同时由于采用了垫板上端面的水平,实现了所有的踏步模板均保持水平安装,又由于采用了相邻的踏步模板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了对于楼梯整体的长度调节,同时由于采用了卡轴与不同的卡槽之间的卡接以调节与不同角度的底模相互配合,以达到调节楼梯整体的角度。3、本技术中,采用了多个贯穿孔方便安装固定,由于采用了互相对齐的贯穿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实现了多个踏步模板之间的相互固定,减少打个踏步模板发生偏转损坏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多个踏步垫板的相对滑动和偏移,使得楼梯整体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A截面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B截面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边模;2、踏步模板;201、第一滑块;202、第一滑槽;203、第二滑块;204、第二滑槽;205、贯穿孔;3、卡轴;4、夹板;5、底模;6、卡槽;7、垫板;8、斜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梁式楼梯活动边模,包括边模1以及边模1顶部设置的多个踏步模板2,边模1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斜槽8,踏步模板2下端面与斜槽8滑动连接,边模1上端面两侧开设有卡槽6,踏步模板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轴3,且卡轴3与卡槽6配合卡接,踏步模板2下端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2和第二滑槽204,踏步模板2左侧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3,且第一滑块201与第一滑槽202滑动连接,第二滑块203与第二滑槽204滑动连接,以便于多个踏步模板2互相插接平行安装固定,其中本文中所述的固定连接均可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或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实现。具体的,如图1所示,边模1底部设置有底模5,边模1下端面靠近上下两个端面处两侧均开设有夹板4,且夹板4通过螺栓与底模5两侧靠近上下两个端面的部位固定连接,以便于将边模1与底模5之间固定安装。具体的,如图2所示,斜槽8与边模1上端面平行,斜槽8两侧与卡槽6贴合,以便于多个踏步模板2与斜槽8之间的滑动安装。具体的,如图1所示,卡槽6共设置有多个,边模1两侧的卡槽6之间互相平行,卡槽6的竖直截面呈倒C形结构,卡槽6的开口向斜上方,以便于卡轴3与卡槽6之间的固定安装。具体的,如图3所示,踏步模板2相邻的两个之间的上下端面互相贴合滑动连接,第一滑槽202与第二滑槽204互相平行且相互连通,第一滑槽202的水平宽度小于第二滑槽204的水平宽度,第一滑块201的水平宽度小于第二滑块203的水平宽度,第一滑槽202与第一滑块201滑动连接,第二滑槽204与第二滑块203滑动连接,第二滑块203的水平宽度大于第一滑槽202的水平宽度,以便于相邻的两个踏步模板2之间的安装固定。具体的,如图1所示,踏步模板2最低端的一个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垫板7,且垫板7上端面水平,以便于控制所有踏步模板2的水平安装。具体的,如图3所示,踏步模板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上下端面的贯穿孔205,以便于多个踏步模板2的安装限位。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底模5固定安装,通过夹板4将边模1固定安装在底模5上,同时通过螺栓固定使得边模1的安装稳定可靠,再通过卡槽6与卡轴3之间的卡接,将最顶端的踏步模板2安装到边模1上,再通过第一滑槽202与第一滑块201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及第二滑槽204与第二滑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梁式楼梯活动边模,包括边模(1)以及边模(1)顶部设置的多个踏步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1)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斜槽(8),所述踏步模板(2)下端面与斜槽(8)滑动连接,所述边模(1)上端面两侧开设有卡槽(6),所述踏步模板(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轴(3),且卡轴(3)与卡槽(6)配合卡接,所述踏步模板(2)下端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2)和第二滑槽(204),所述踏步模板(2)左侧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3),且第一滑块(201)与第一滑槽(20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03)与第二滑槽(204)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梁式楼梯活动边模,包括边模(1)以及边模(1)顶部设置的多个踏步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1)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斜槽(8),所述踏步模板(2)下端面与斜槽(8)滑动连接,所述边模(1)上端面两侧开设有卡槽(6),所述踏步模板(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轴(3),且卡轴(3)与卡槽(6)配合卡接,所述踏步模板(2)下端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2)和第二滑槽(204),所述踏步模板(2)左侧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3),且第一滑块(201)与第一滑槽(20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03)与第二滑槽(204)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楼梯活动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1)底部设置有底模(5),所述边模(1)下端面靠近上下两个端面处两侧均开设有夹板(4),且夹板(4)通过螺栓与底模(5)两侧靠近上下两个端面的部位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式楼梯活动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8)与边模(1)上端面平行,所述斜槽(8)两侧与卡槽(6)贴合。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醒,陈晓,陈建清,张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临港工业化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