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粮食储藏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储粮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上方设有仓顶,所述仓体的下方设有仓底,所述仓底、仓体和仓底由上往下依次连接,所述仓顶设有进粮管道,所述仓底设有出粮管道,所述仓体包括外仓体和内仓体,所述外仓体的高度比内仓体略大,所述仓顶与外仓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仓底与内仓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仓体与内仓体之间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通风组件和防潮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风效果好,同时具有干燥防潮的优点。
A kind of grana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粮仓
本技术涉及粮食储藏设备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储粮仓。
技术介绍
粮食的生产具有季节性,所以粮食储存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粮食收购企业所使用的传统储粮仓容量一般都非常大,其结构有钢结构、水泥结构或钢化玻璃等。传统储粮仓由仓顶、仓体和仓底由上往下依次连接而成,仓体外部设置有风机,仓壁设有通风口。风机的出风口穿过仓壁伸入至仓体内,对仓体内的粮食进行通风。这种设计虽然有效提高了粮仓的结构稳固性和密封性,但由于粮食大量紧密堆积,导致通风效果不佳,且由于收储的新粮不可避免含有一定水分,在所储存粮食含湿量较大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粮仓内的粮食发霉变质,给粮食收购企业带来了不少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粮仓,其具有通风效果好、干燥防潮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储粮仓,包括仓体,所述仓体的上方设有仓顶,所述仓体的下方设有仓底,所述仓顶、仓体和仓底由上往下依次连接,所述仓顶设有进粮管道,所述仓底设有出粮管道,所述仓体包括外仓体和内仓体,所述外仓体的顶端比内仓体的顶端略高,所述仓顶与外仓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仓底与内仓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仓体与内仓体之间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通风组件和防潮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仓体由外仓体和内仓体组成,外仓体与内仓体之间设有第一空腔,且仓顶与内仓体的顶部之间也留有空隙,使第一空腔内的通风组件能在仓体内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优选的,述通风组件包括:所述外仓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穿过外仓体伸至第一空腔内,所述外仓体的侧壁设有通风网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仓体内的空气得到更好的流通。优选的,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若干个竖向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与外仓体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侧穿过内仓体的侧壁伸入至内仓体的内部,所述隔板的侧壁与内仓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高度等于内仓体的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仓体与内仓体之间通过隔板进行连接,且隔板伸入至内仓体的内部,可把内仓体内部的粮食分隔成若干个小部分,避免粮食大量堆积受潮,同时进一步提高仓体内的通风性。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隔板的表面均匀设有通风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隔板的表面设有通风孔且隔板的内部为空腔设计,可使第一空腔内风机吹出来的空气更好地流入内仓体,进一步提高仓体内的通风性。优选的,所述防潮组件包括:所述内仓体的外壁垂直设有若干个干燥管,干燥管包括中空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干燥包,所述干燥管与隔板间隔均匀分布,所述干燥管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仓体内设有干燥管可避免仓内粮食受潮变质。优选的,所述内仓体的侧壁沿干燥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吸潮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干燥管内的干燥包通过吸潮孔,对仓体内的粮食进行干燥作用。优选的,所述仓顶设有上换料口,所述上换料口与干燥管顶部的开口连通,所述上换料口的侧壁铰接有活动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干燥管加料方便。优选的,所述外仓体和内仓体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底壁,外仓体和内仓体的底端通过所述底壁连接,所述底壁上设有下换料口,所述下换料口与干燥管底部的开口连通,所述下换料口设有与它螺纹连接的开关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干燥管换料方便,可随时对槽内的干燥包进行更换,使干燥效果得到持续的保证。优选的,所述仓底为倒圆锥体,所述出粮管道向下倾斜,所述出粮管道设有开关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出粮管道在平时处于密封状态,防止鼠虫由此管道爬进仓体内,增强了储粮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所述出粮管道的管壁设有插接槽,插接槽内插接有插接板,插接板的侧壁与出粮管道的管壁转动连接,所述插接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手摇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出粮管道开关自如,达到平时密封防鼠,取粮时方便快捷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风效果好;2、具有防潮干燥的优点;3、安全性、密封性好,防鼠防虫。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第一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第二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仓体;11、内仓体;12、外仓体;13、第一空腔;2、仓顶;21、进粮管道;22、活动门;23、上换料口;3、仓底;31、出粮管道;32、开关塞;33、插接槽;34、插接板;35、手摇部;4、风机;5、隔板;51、通风孔;52、第二空腔;6、干燥管;61、吸潮孔;7、通风网格;8、底壁;81、下换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储粮仓,包括仓体1,仓体1为中空的圆柱体,仓体1的上方设有仓顶2;仓体1的下方设有仓底3,仓底3为倒圆锥体,仓顶2、仓体1和仓底3由上往下依次连接。仓顶2的中心处设有进粮管道21,仓底3的最底端设有出粮管道31。仓体1包括外仓体12和内仓体11,外仓体12的顶端比内仓体11的顶端略高,便于空气在内仓体11和外仓体12之间流通。仓顶2与外仓体12的顶端固定连接,仓底3与内仓体11的底端固定连接,外仓体12与内仓体11之间设有第一空腔13,第一空腔13设有通风组件和防潮组件。通风组件的具体结构为:外仓体12的外部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机4,风机4的出风口穿过外仓体12伸至第一空腔13内,外仓体12的侧壁上端设有通风网格7,通风网格7设置的位置高于位于内仓体11的顶端。第一空腔13内沿外仓体12的圆周方向均匀设有6个竖向设置的长方形隔板5,隔板5的一侧与外仓体12固定连接,隔板5的另一侧穿过内仓体11的侧壁伸入至内仓体11内部的三分之一处,隔板5的侧壁与内仓体11的侧壁固定连接,隔板5的高度等于内仓体11的高度,隔板5的厚度与内仓体11直径的比为1:20。隔板5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52,隔板5的表面均匀设有通风孔51,通风孔51的孔径小于储存粮食的最小直径,防止粮食穿过通风孔51。防潮组件包括:内仓体11的外壁垂直设有若干个干燥管6,干燥管6包括中空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干燥包,干燥管6与隔板5间隔均匀分布,干燥管6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开口。内仓体11的侧壁沿干燥管6的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吸潮孔61,干燥管6内的干燥包通过吸潮孔61对仓体1内的粮食进行干燥作用。仓顶2设有上换料口23,上换料口23与干燥管6顶部的开口连通,上换料口23的侧壁铰接有活动门22。参照图2和图3,外仓体12和内仓体11底端之间设置有底壁8,外仓体12和内仓体11的底端通过底壁8连接。底壁8上设有下换料口81,下换料口81为圆形通孔。下换料口81与干燥管6底部的开口连通,下换料口81设有与它螺纹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粮仓,包括仓体(1),所述仓体(1)的上方设有仓顶(2),所述仓体(1)的下方设有仓底(3),所述仓顶(2)、仓体(1)和仓底(3)由上往下依次连接,所述仓顶(2)设有进粮管道(21),所述仓底(3)设有出粮管道(31),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包括外仓体(12)和内仓体(11),所述外仓体(12)的顶端比内仓体(11)的顶端略高,所述仓顶(2)与外仓体(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仓底(3)与内仓体(1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仓体(12)与内仓体(11)之间设有第一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13)内设有通风组件和防潮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粮仓,包括仓体(1),所述仓体(1)的上方设有仓顶(2),所述仓体(1)的下方设有仓底(3),所述仓顶(2)、仓体(1)和仓底(3)由上往下依次连接,所述仓顶(2)设有进粮管道(21),所述仓底(3)设有出粮管道(31),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包括外仓体(12)和内仓体(11),所述外仓体(12)的顶端比内仓体(11)的顶端略高,所述仓顶(2)与外仓体(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仓底(3)与内仓体(1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仓体(12)与内仓体(11)之间设有第一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13)内设有通风组件和防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所述外仓体(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风机(4),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穿过外仓体(12)伸至第一空腔(13)内,所述外仓体(12)的侧壁设有通风网格(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所述第一空腔(13)内设有若干个竖向设置的隔板(5),所述隔板(5)的一侧与外仓体(12)固定连接,所述隔板(5)的另一侧穿过内仓体(11)的侧壁伸入至内仓体(11)的内部,所述隔板(5)的侧壁与内仓体(1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5)的高度等于内仓体(11)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粮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的内部设有第二空腔(52),所述隔板(5)的表面均匀设有通风孔(51)。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莞乡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