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饰收口踢脚线组件
本申请涉及一种面饰收口踢脚线组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的墙面安装过程中,在通过龙骨找平后,若安装墙板时,是通过胶水或螺丝钉将面饰收口踢脚线装钉于装饰墙板上,安装过程工序复杂,且一旦对面饰收口踢脚线进行更换也会对装饰墙板造成破坏性伤害,无法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面饰收口踢脚线组件。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面饰收口踢脚线组件,包括:踢脚线墙面连接板,固定于墙板基材层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条卡接槽;面饰踢脚线板,其面向所述踢脚线墙面连接板的侧面上固定有与所述卡接槽构成卡接关系的凸型条,且所述面试踢脚板在建筑墙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墙板基材层的底端。可选的,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凸型条构成间隙配合。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面饰收口踢脚线中的面饰踢脚线板踢脚线、墙面连接板构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在进行踢脚线更换时,只需直接将面饰踢脚线板踢脚线从墙面连接板上装卸即可,简化了面饰收口踢脚线的装卸工序;另外,在装卸过程中避免了墙板基材层被破坏,以此保证了墙板基材层的完整性,使得墙板基材层可以再次被利用。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为传统墙面的安装结构;r>图2为现有技术中龙骨通过粘接方式安装墙板基材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龙骨通过螺丝方式安装墙板基材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面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找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通过找平组件安装墙板基材层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通过找平组件安装墙板基材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顶角滑动轨道与墙面顶端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顶角滑动轨道与墙面顶端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面饰收口顶角线件与顶角滑动轨道的装配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地脚插入式滑动轨道与墙面基材层的装配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地脚插入式滑动轨道与墙面基材层的装配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地脚插入式滑动轨道与面饰收口踢脚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阴角插接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阴角插接装饰条与墙面基材层的装配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阳角组件与墙面基材层的装配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示出的阳角加固支撑件与墙面基材层的装配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一种墙面安装方法的示意图。其中,100、建筑墙面;101、粉刷石膏找平层;1011、吊顶;102、粉刷腻子找平层;103、面层乳胶漆/壁纸;104、结构胶;105、墙面条形龙骨;106、固定螺栓;107、自攻螺丝;200、墙板基材层;301、墙面固定件;3011、墙面固定板;3012、第一衔接板;3013、第一扣板;302、墙板固定件;3021、墙板固定板;3022、延展扣块;3023、延展块;303、墙板卡件;3031、第二衔接板;3032、第三衔接板;304、墙面条形孔;305、螺纹固定件;400、顶角滑动轨道;401、第六衔接板;402、第四衔接板;403、顶角主板;406、顶角隔离板;4061、第二扣板;4062、第五衔接板;407、面饰收口顶角线件;4071、收口顶角主板;4072、第七衔接板;501、地脚主板;502、第八衔接板;503、第三扣板;504、地脚隔离板;505、第九衔接板;600、面饰踢脚线板;601、踢脚线墙面连接板;603、凸型条;604、卡接槽;606、阴角主板;607、第十衔接板;608、第十一衔接板;609、阴角加固支撑板;700、阴角条形孔;701、连接板;702、阳角内饰件;703、阳角外饰件;800、阳角加固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图1为传统墙面的安装结构;图2为现有技术中龙骨通过粘接方式安装墙板基材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龙骨通过螺丝方式安装墙板基材层的结构示意图。在传统的墙面安装过程中,墙面找平是必须的工序,如图1所示,家装工人首先将原有墙面表层的腻子和粉刷石膏层铲除,这大概需要耗时1天;然后用粉刷石膏做墙面粗找平,以得到粉刷石膏找平层101,这大概需要耗时1天,同时要等墙面粉刷石膏层干燥,这大概需要耗时2天;然后用腻子做墙面细找平,腻子层找平需要做两遍,以得到对应的粉刷腻子找平层102,每遍都大概需要耗时1天,干燥也需要耗时1天;第二遍腻子干燥后还需要用砂纸打磨,这大概又需要耗时1天;然后在这个表面再使用墙面基材层(墙板、油漆涂料、面层乳胶漆/壁纸103等)进行装饰,这大概需要耗时1天的周期。因为这种传统的墙面安装施工过程非常耗时,且所需的干燥周期也较长,另外,在找平过程中,对工人个人经验和技艺要求非常高,而且,在第二遍腻子层干燥后还需要用砂纸打磨,会产生大量烟尘,这种烟尘会极大影响施工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对整个操作空间和周边地区带来粉尘污染。针对这种传统的墙面安装工艺,如图2及图3所示,市场上通过一些装配式装修的方法,不在现场通过粉刷石膏和腻子进行墙找平,而是通过钢制条形龙骨(如:墙面条形龙骨105)进行墙面找平,然后安装墙板基材层200(粘贴有PVC膜或壁纸/的10mm厚装饰墙板),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饰收口踢脚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踢脚线墙面连接板,固定于墙板基材层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条卡接槽;/n面饰踢脚线板,其面向所述踢脚线墙面连接板的侧面上固定有与所述卡接槽构成卡接关系的凸型条,且所述面饰踢脚线板在建筑墙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墙板基材层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饰收口踢脚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踢脚线墙面连接板,固定于墙板基材层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条卡接槽;
面饰踢脚线板,其面向所述踢脚线墙面连接板的侧面上固定有与所述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轶然,郭辉,王子诚,祁高铭,
申请(专利权)人:变形积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