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偏振编码波的离轴记录的附加成像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偏振编码波的离轴记录的附加成像模块,所述附加成像模块可以连接至任何偏振适应干涉系统并且使用低相干光提供全息成像。专利技术背景近年来,光学显微镜通过在定量相位成像(QPI)中部署的数字成像技术得到发展,所述QPI广泛应用于生物光子学和材料科学。QPI最常见的是通过全息成像实施,其中将关于研究对象的信息编码至信号(对象)与参考波之间引入的相位差中。由信号波和参考波(全息图)创建的干扰记录由三个术语-真实全息图像、共轭全息图像和零阶图像(D.C.术语)组成。为了重构正确的全息图,需要分离真实全息图像。这可以通过称为在线全息摄影和离轴全息摄影的两种不同实验方案来实现。在在线全息摄影中,信号光束和参考光束几乎共享相同的光路并以相同角度入射到检测器上。为了重构真实全息图像,需要通过施加在参考波上的不同相移获取的至少三个全息记录。在离轴全息摄影中,信号光束和参考光束会干扰相互的角度倾斜,从而允许对真实全息图像进行单次重构。在在线全息摄影中,干涉光束在干涉仪的输出处共线并且通过采用复杂的相移方法重构真实全息图像。开发的技术涉及由压电致动器实施的机械扫描、由光电装置引入的相位调制,或使用光的偏振态变换的消色差相移。相移过程对技术要求很高,因为随机的机械和光学变化可能会影响干涉光束之间引入的相移的精度,或在重复记录期间改变干涉光束的相位。这些不良影响会降低定量图像重构的质量和精度。在离轴全息摄影中,干涉光束进行重新组合,同时相对于光轴保持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偏振编码波的离轴记录的成像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块并入有第一偏振敏感分束器(4)、所述模块的第一光学系统(5)和检测器(6),其中所述模块的所述第一光学系统(5)包括第一成像系统(5.1)和线性偏振器(9)。/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1 CZ PV2017-5701.一种用于偏振编码波的离轴记录的成像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块并入有第一偏振敏感分束器(4)、所述模块的第一光学系统(5)和检测器(6),其中所述模块的所述第一光学系统(5)包括第一成像系统(5.1)和线性偏振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敏感分束器(4)实现为几何相光栅。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成像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所述光学系统(5)还包含第二成像系统(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系统(5.1)包含具有正屈光力的至少一个成像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像系统(5.2)包含具有正屈光力的至少一个成像元件。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的所述第一光学系统(5)还包含四分之一波片(10),所述四分之一波片放置于所述第一偏振敏感分束器(4)与所述线性偏振器(9)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2和4所述的成像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块并入有所述模块的第二光学系统(7),而所述模块的所述第二光学系统(7)放置于所述第一偏振敏感分束器(4)前方,并且所述成像模块还包含第二偏振敏感分束器(8),所述第二偏振敏感分束器放置于所述第一偏振敏感分束器(4)与所述第一成像系统(5.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块还包含四分之一波片(10),而所述四分之一波片(10)放置于所述第二偏振敏感分束器(8)与所述线性偏振器(9)之间。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模块还包含四分之一波片(11),所述四分之一波片放置于偏振适应光学系统(2)与所述第一偏振敏感分束器(4)之间。
10.一种用于通过成像模块(3)进行对偏振编码波的离轴记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两个偏振编码波通过穿过第一偏振敏感分束器(4)在图像平面(2.3)中分成两个方向,其中所述偏振编码波中的每一个在不同方向上传播,
-两个偏振编码波进入所述模块的第一光学系统(5),其中通过线性偏振器(9)将所述波的电场振荡投射到相同方向上,
-通过第一成像系统(5.1)将具有相同电场振荡方向的两个线性偏振波投射到检测器(6)上,
-具有所述相同电场振荡方向的两个偏振波在所述检测器(6)处发生干涉,其中形成具有与波长无关的空间载波频率的离轴全息图。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通过成像模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布查尔,R·赫梅利克,Z·布查尔,R·塞莱乔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高新技术学习公司,奥洛穆茨帕拉茨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捷克;CZ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