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束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一种波束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5G)采用基于模拟波束的高频通信。基站可以通过多个射频通道同时发送多个模拟波束来为多个用户传输数据。但是,同时发送的多个模拟波束之间会相互干扰。基站需要预先推测波束之间的干扰情况,以避免同时传输的多个波束相互造成强干扰。当前,尚无有效的方法使得基站可以较为准确地预先推测波束之间的干扰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波束上报的方法与装置,可以使得网络设备较为准确地推测出波束之间的干扰情况,从而可以降低同时调度的多个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波束上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测量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上报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其中,当第二波束为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基于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确定;当第二波束不是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基于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确定。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有助于网络设备较为准确地识别出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从而可以降低同时调度的多个波束之间的相互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吞吐量。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波束上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从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根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报波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n测量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n上报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其中,/n当所述第二波束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基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确定;/n当所述第二波束不是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基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确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报波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
测量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
上报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其中,
当所述第二波束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基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确定;
当所述第二波束不是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基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波束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的比值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波束不是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的比值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波束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基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波束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和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之和的比值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束在如下条件下被判定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
所述第二波束的接收波束与所述第一波束的接收波束相同,且所述第二波束与所述第一波束同时上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测量值为下列中的任一项:
信号所占时频资源的平均接收功率、信号做信道估计后所提取的信道平均功率、信号接收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为信号所占时频资源的平均接收功率减去信号做信道估计后所提取的信道平均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发送功率与参考发送功率的比值确定,其中,
所述参考发送功率为数据传输的发送功率;或
所述参考发送功率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发送功率;或
所述参考发送功率为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S/PBCHBLOCK的发送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原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一波束的发送功率与参考发送功率的比值的乘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上报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和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和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包括:
上报测量波束的信号测量值,所述测量波束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其中,
所述上报所述测量波束的信号测量值包括:
以第一步长使用X1比特,上报第三波束的信号测量值,所述第三波束为所述测量波束中信号测量值最大的波束,X1为大于0的整数;
以第二步长使用X2比特,上报所述测量波束中其他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三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的差值,X2为大于0的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包括:
上报测量波束的信干噪比,其中,所述测量波束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其中,
所述上报所述测量波束的信干噪比,包括:
以第三步长使用Y1比特,上报第三波束的信干噪比,Y1为大于0的整数;
以第四步长使用Y2比特,上报所述测量波束中其他波束的信干噪比与所述第三波束的信干噪比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三波束为所述测量波束中信号测量值最大的波束,或者,所述第三波束为所述测量波束中信干噪比最大的波束,Y2为大于0的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包括:
上报测量波束的信干噪比,其中,所述测量波束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其中,
所述上报所述测量波束的信干噪比,包括:
将所述测量波束中各个波束的信干噪比转换为干扰测量值;
以第五步长使用Y3比特,上报所述测量波束中各个波束的干扰测量值与第三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的差值,其中,所述第三波束为所述测量波束中信号测量值最大的波束,Y3为大于0的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S/PBCHBLOCK。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采用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标识CSI-RSresourceID或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索引SS/PBCHBLOCKindex来指示。
17.一种上报波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
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获得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
其中,当所述第二波束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基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确定;
当所述第二波束不是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基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确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波束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的比值确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波束不是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的比值确定。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波束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基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以及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确定。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波束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和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之和的比值确定。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束在如下条件下被判定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
所述第二波束的接收波束与所述第一波束的接收波束相同,且所述第二波束与所述第一波束同时上报。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测量值为下列中的任一项:信号所占时频资源的平均接收功率、信号做信道估计后所提取的信道平均功率、信号接收功率。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所占时频域资源上的平均噪声为信号所占时频资源的平均接收功率减去信号做信道估计后所提取的信道平均功率。
25.根据权利要求17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发送功率与参考发送功率的比值确定,其中,
所述参考发送功率为数据传输的发送功率;或
所述参考发送功率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发送功率;或
所述参考发送功率为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S/PBCHBLOCK的发送功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原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一波束的发送功率与参考发送功率的比值的乘积。
27.根据权利要求17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和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和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采用量化方式上报的测量波束的信号测量值,所述测量波束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其中,
第三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的量化上报方式为,以第一步长、使用X1比特进行上报,所述第三波束为所述测量波束中信号测量值最大的波束,X1为大于0的整数;
除所述第三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的量化上报方式为,以第二步长,使用X2比特,以所述其他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三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的差值进行上报,X2为大于0的整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采用量化方式上报的测量波束的信干噪比,所述测量波束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其中,
第三波束的信干噪比的量化上报方式为,以第三步长、使用Y1比特进行上报,所述第三波束为所述测量波束中信号测量值最大的波束或者为所述测量波束中信干噪比最大的波束,Y1为大于0的整数;
除所述第三波束之外的其他波束的信干噪比的量化上报方式为,以第四步长,使用Y2比特,以所述其他波束的信干噪比与所述第三波束的信干噪比的差值进行上报,Y2为大于0的整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采用量化方式上报的测量波束的信干噪比,所述测量波束包括所述第一波束与所述第二波束,其中,
所述测量波束中每个波束的信干噪比的量化上报方式为,以第五步长,使用Y3比特,以所述每个波束的干扰测量值与第三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的差值进行上报,所述第三波束为所述测量波束中信号测量值最大的波束,所述每个波束的干扰测量值根据所述每个波束的信干噪比转换得到,Y3为大于0的整数。
31.根据权利要求1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S/PBCHBLOCK。
32.根据权利要求1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采用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标识CSI-RSresourceID或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索引SS/PBCHBLOCKindex来指示。
33.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
处理单元,用于测量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
发送单元,用于上报所述处理单元获得的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其中,
当所述第二波束为所述第一波束的干扰波束时,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干噪比基于所述第一波束的信号测量值与所述第二波束的信号测量值确定;
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娜,管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