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无人机移动基站位置部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545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无人机移动基站位置部署方法,属于空地一体化领域。首先在二维矩形区域内随机分布K个地面用户和

Location deployment method of mobile base station for multiple UAV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无人机移动基站位置部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地一体化领域,具体是多无人机移动基站位置部署方法。
技术介绍
无人机作为通信设备凭借其灵活性和低成本性,能够实现复杂地形环境中的快速部署,不仅适于在山区、远海和灾后等多种情况下的应急通信,还可以应用于情报、监视、目标获取和侦察等等军事领域,以及精准农业、航空摄影和城市低空巡航等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极大的研究价值。在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般通过部署地面基站实现对地面用户的服务。然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通信设备显著增加且通信需求日趋严格化,仅仅部署地面基站很难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而无人机基站与地面基站相比其部署较为灵活,且能够提供鲁棒性较强的视距(line-of-sight,LoS)传输,因此将其应用到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显著缓解地面基站的压力。无人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担任不同的角色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作为移动基站时,无人机能够辅助地面基站实现对全部地面用户的服务;作为中继时,无人机可以在距离较远无法直接进行通信的两个用户之间构建连接,实现远距离目标间的无线通信;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无人机移动基站位置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一、在长为x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无人机移动基站位置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长为xmax、宽为ymax的二维矩形区域内随机分布K个地面用户和个无人机移动基站,建立每个无人机和所有地面用户的空间位置模型;
地面用户集合表示为:每个用户都是固定的;
无人机集合用表示;
空间位置模型包括每个无人机到每个用户的三维距离、二维距离和无人机到用户所在平面的仰角:
无人机m到地面用户k的三维距离
(xm,ym,zm)为无人机m的坐标,(xk,yk,0)为用户k的坐标;
无人机m到地面用户k所在的二维平面的距离
无人机m到地面用户k所在平面的仰角
步骤二、利用空间位置模型,建立每个无人机到各地面用户的下行通信链路的信道增益;
无人机m到地面用户k的信道增益公式如下:




为信号传输的时候存在LoS的概率;β0是LoS情况下单位距离的路径损耗;α是路径衰减指数,κ为信号传输的时候存在NLoS时引入的衰减系数;
步骤三、利用空间位置模型中,每个无人机与各用户间的二维距离R和仰角θ,重新整理信道增益得到信道增益与二维距离R之间的关系;
无人机m与地面用户k的信道增益重新整理后的关系式如下:



a和b均为与环境有关的模型参数;
步骤四、利用信道增益与二维距离R之间的关系,计算无人机与其服务的用户之间可以达到的最远距离,即每架无人机的最大服务半径Rmax;
针对无人机m,首先固定二维距离计算信道增益取得最大值时对应的仰角θ0;
计算公式为:



然后,令此时的信道增益取值为无人机与用户实际成功通信的最小信道增益求无人机的最大服务半径Rmax;
公式如下:



步骤五、根据每架无人机的最大服务半径,构建最小化无人机数量的目标函数,用数量尽可能少的无人机服务全部地面用户;
目标函数如下:



约束条件如下:









C1要求每个用户都被至少一个无人机覆盖;参数γ描述无人机对用户的覆盖情况:



用户k处于无人机m的服务范围内,取值为1,反之用户k处于无人机m的服务范围外,取值为0;
C2表示每架无人机能服务的用户数量不能超过最大值Nmax;
C3表示无人机位置范围的约束条件;
步骤六、在满足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基于贪心算法的思想将地面用户分组,每组用户数尽量接近Nmax;
分组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601、在用户集合中找出未被无人机覆盖的点集对点集提取凸包络,将用户点分为边界点集和内点集
步骤602、选择区域左下角的边界点用户并计算边界点k0到其他所有边界点的距离,将与边界点k0距离小于2Rmax的边界点归入集同时,计算边界点k0到其他所有内点的距离,将与边界点k0距离小于2Rmax的内点归入集
其中边界点归入集中点的优先级高于内点归入集中的点;
步骤603、利用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振宇张忱章乐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