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具有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应运而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定义了5G的三大主要应用场景,分别为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machinetypeofcommunication,mMTC)、超高可靠与超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low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和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mobilebroadband,eMBB)。其中,URLLC场景能够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可以满足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在URLLC场景下,可参见图1所示的uRLLC场景下的网络架构示意图,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将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复制,得到两份相同的数据,其中一份直接传递至主基站,另一份直接传递至辅基站。主基站和辅基站分别将这份数据传递至用户面功能(userplanefunction,UPF)网元。在提出上述通过主基站和辅基站分别传输一份数据的方法之前,UE只会通过一个基站向UPF网元传递一份数据,若UPF网元未接收到,则UE重新发送该数据,这样便增加了传输时延。上述通过主基站和辅基站分别传输一份数据的方法,可以降低数据丢失概率,从而达到降低传输时延和提高传输可靠性的目的。UE在向核心网网元发送两份数据时,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户终端确定需要通过第一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发送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且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的用户面安全终结点分别在主基站和辅基站;/n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辅基站之间的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对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中需要通过所述辅基站发送的上行用户面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得到第一上行用户面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辅基站之间针对第一PDU会话的用户面加密保护是否开启和/或用户面完整性保护是否开启;/n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主基站之间的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对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中需要通过所述主基站发送的上行用户面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得到第二上行用户面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主基站之间针对所述第一PDU会话的用户面加密保护是否开启和/或用户面完整性保护是否开启;/n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上行用户面数据,以及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上行用户面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终端确定需要通过第一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发送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且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的用户面安全终结点分别在主基站和辅基站;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辅基站之间的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对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中需要通过所述辅基站发送的上行用户面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得到第一上行用户面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辅基站之间针对第一PDU会话的用户面加密保护是否开启和/或用户面完整性保护是否开启;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主基站之间的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对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中需要通过所述主基站发送的上行用户面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得到第二上行用户面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主基站之间针对所述第一PDU会话的用户面加密保护是否开启和/或用户面完整性保护是否开启;
所述用户终端向所述辅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上行用户面数据,以及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所述第二上行用户面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来自所述主基站或所述辅基站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PDU会话为超高可靠与超低时延通信URLLCPDU会话;
所述用户终端确定需要通过第一PDU会话发送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且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的用户面安全终结点分别在主基站和辅基站,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需要通过第一PDU会话发送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且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的用户面安全终结点分别在主基站和辅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确定需要通过第一PDU会话发送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且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的用户面安全终结点分别在主基站和辅基站,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在请求建立第一PDU会话时,根据所述第一PDU会话为URLLCPDU会话,确定需要通过所述第一PDU会话发送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且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的用户面安全终结点分别在主基站和辅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来自所述主基站的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为所述第一PDU会话分配第二功能实体;其中,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对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中需要通过所述主基站发送的上行用户面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得到所述第二上行用户面数据;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来自所述主基站或所述辅基站的所述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为所述第一PDU会话配置第一功能实体;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对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中需要通过所述辅基站发送的上行用户面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得到所述第一上行用户面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来自所述主基站的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和所述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所述用户终端为所述第一PDU会话配置第二功能实体和第一功能实体;其中,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对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中需要通过所述主基站发送的上行用户面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得到所述第二上行用户面数据;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对所述两份上行用户面数据中需要通过所述辅基站发送的上行用户面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得到所述第一上行用户面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和所述第二功能实体为不同的上层功能实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实体和所述第二功能实体为同一上层功能实体的不同下层功能实体。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基站接收来自辅基站的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所述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用于指示用户终端与所述辅基站之间针对第一PDU会话的用户面加密保护是否开启和/或用户面完整性保护是否开启;
主基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基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PDU会话为URLLCPDU会话。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站接收来自辅基站的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PDU会话对应的第一用户面安全策略;
所述主基站向所述辅基站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用户面安全策略和所述第一PDU会话的PDU会话标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PDU会话为URLLCPDU会话。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站接收来自辅基站的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基站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与所述第一PDU会话对应的第一用户面安全策略;
所述主基站在确定出所述第一PDU会话为URLLCPDU会话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用户面安全策略确定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主基站之间针对所述第一PDU会话的用户面加密保护是否开启和/或用户面完整性保护是否开启;
所述主基站向所述辅基站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用户面安全策略,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PDU会话为URLLCPDU会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基站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站接收来自辅基站的第一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之前,还包括:
所述主基站接收来自会话管理网元的与所述第一PDU会话对应的第二用户面安全策略,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策略为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的URLLC场景下的用户面安全策略;
所述主基站根据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策略确定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所述第二用户面安全保护方法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主基站之间针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赫,李永翠,陈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