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机动节点的D2D通信缓存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分区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智能机动节点的D2D通信缓存方法。
技术介绍
5G网络具有高速度、低功耗、低时延等基本特点,为了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开展研究,为的就是让5G技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人们的生活。5G关键技术包括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网络切片技术等等,而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以下简称为D2D技术)技术,就是5G通信系统的其中一项关键技术。当今,用户的有线和无线数据流量每天都在持续增加,特别是由于各类视频点播、短视频软件的流行,促使视频数据流量成为了互联网总流量的大头,占到了总量50%以上。研究表明,缓存技术将在5G应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通过在用户设备端缓存部分文件,通信网络的总流量负载将可以大大减少。具体来说,在D2D网络中,用户可以直接从缓存有请求文件的相邻用户通过D2D链路直接获取文件,这就避免了向基站请求文件时因为请求了相同文件造成的流量浪费,让有限的通信资源能够分配给真正有需要的用户。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区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智能机动节点的D2D通信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分区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获得智能机动节点的最佳位置分布;所述智能机动节点为具备文件缓存选择能力和最佳位置判断能力的辅助节点,以为不同用户提供服务;所述分区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搜索区域平均分为n个区域,每个区域投入相同数量的粒子数BN,采取延时算法计算每个粒子所在位置的系统延时,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n步骤2:在各个区域中分别计算每个粒子的函数值,记录每个区域中的最佳粒子函数反馈值及该最佳粒子的位置信息,每个粒子迭代运行ger次;/n步骤3:选择其中粒子的函数反馈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区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智能机动节点的D2D通信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分区自适应粒子群算法获得智能机动节点的最佳位置分布;所述智能机动节点为具备文件缓存选择能力和最佳位置判断能力的辅助节点,以为不同用户提供服务;所述分区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搜索区域平均分为n个区域,每个区域投入相同数量的粒子数BN,采取延时算法计算每个粒子所在位置的系统延时,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步骤2:在各个区域中分别计算每个粒子的函数值,记录每个区域中的最佳粒子函数反馈值及该最佳粒子的位置信息,每个粒子迭代运行ger次;
步骤3:选择其中粒子的函数反馈值中最大值所在的区域将其淘汰,并赋值n=n-1;
步骤4:若n大于1,则在剩余的区域中继续执行步骤2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5:得到最优粒子函数反馈值所在的区域,并最后对每个粒子迭代运行ger次,得到最优粒子的函数反馈值及其所在的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学习因子采用如下的更新方式:
其中,c1、c2为学习因子,f为每次迭代粒子的函数反馈值,faverage是单次运行全部粒子函数反馈值的平均数,fmin是全部粒子单次运行函数反馈值中的最小值。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晖,柯峰,潘达儒,刘志锴,骆开庆,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