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
本申请涉及受话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电子产品的显示性能的需求逐步提升,全面屏或超窄边框的设计己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主流方向。为了提高屏占比,移动终端的出声孔与移动终端的外壳体侧壁的距离越来越小,出声孔无法与用户的耳朵贴合。受话器所发出的声音容易向四周扩散,用户的通话内容容易被附近的人听到,通话的私密性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以解决移动终端在通话过程中受话器所发出的声音容易向四周扩散,通话的私密性得不到保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受话器组件,受话器组件包括:功放;受话器,包括第一振动单元、第二振动单元以及磁路单元,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分别设置在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其中,功放用于向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输出同一组音频电信号;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分别用于接收同一组音频电信号,并在磁路单元的磁场作用下产生相位相反的振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组件,具有一出音孔;以及受话器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内部,受话器组件包括:功放,用于输出至少一组音频电信号;受话器,包括第一振动单元、第二振动单元以及磁路单元,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层分别设置在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磁路单元用于接收音频电信号并根据音频电信号驱动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发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组件包括:/n功放;/n受话器,包括第一振动单元、第二振动单元以及磁路单元,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n其中,所述功放用于向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输出同一组音频电信号;/n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分别用于接收所述同一组音频电信号,并在所述磁路单元的磁场作用下产生相位相反的振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组件包括:
功放;
受话器,包括第一振动单元、第二振动单元以及磁路单元,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
其中,所述功放用于向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输出同一组音频电信号;
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分别用于接收所述同一组音频电信号,并在所述磁路单元的磁场作用下产生相位相反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单元包括:
第一磁钢;
第一导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磁钢靠近所述第一振动单元的一表面上;
第二磁钢,为环形结构且套设在所述第一磁钢外侧,所述第二磁钢与所述第一磁钢间隔设置;
第二导磁板,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子段、第二子段、第三子段、第四子段和第五子段,其中所述第一子段、所述第五子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单元的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子段、所述第四子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磁钢与所述第二磁钢之间,所述第三子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单元的另一表面上;
第三导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磁钢靠近所述第二振动单元的另一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振膜和第一音圈,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振膜和第二音圈,所述第一音圈、所述第二音圈与所述功放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振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段、所述第五子段上,且所述第一振膜与所述第一导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音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子段、第一导磁板以及所述第一磁钢之间的第一磁间隙中,所述第一音圈受第一磁场作用力而带动所述第一振膜朝向第一方向振动;
所述第二振膜设置在所述第三导磁板上,且所述第二振膜与所述第二导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音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子段、第三导磁板以及所述第二磁钢之间的第二磁间隙中,所述第二音圈受第二磁场作用力而带动所述第二振膜朝向第二方向振动。
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组件,具有一出音孔;以及
受话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内部,所述受话器组件包括:
功放,用于输出至少一组音频电信号;
受话器,包括第一振动单元、第二振动单元以及磁路单元,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磁路单元的相对两侧,所述磁路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音频电信号并根据所述音频电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振动单元和所述第二振动单元发生相位相反的振动;
所述出音孔用于输出由第一振动单元和第二振动单元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笔祥,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