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融合过渡带的智能拼接方法及投影融合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25446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投影融合过渡带的智能拼接方法、投影融合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消除融合带区域由于投影位移引起的融合带模糊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获取至少两幅图像;将至少两幅图像在投影区域内调整至目标对象的边缘;将调整至目标对象的边缘的至少两幅图像进行漏光补偿,得到漏光补偿后的至少两幅图像;将漏光补偿后的至少两幅图像进行融合羽化,得到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对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进行拼接模式或者融合模式过渡的设置,确定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的融合带区域的亮度值,融合带区域为相同部分内容的图像区域;将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的融合带区域按照像素值进行图像输出。

An intelligent splicing method of projection fusion transition zone and projection fus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投影融合过渡带的智能拼接方法及投影融合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融合过渡带的智能拼接方法、投影融合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多屏投影融合拼接技术已经在大屏幕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投影融合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物理处理:在投影仪的镜头上加装透光率均匀变化的物理组件,使融合带的图像由亮到暗变化,使左右画面融为一体。但是,这种方案因为安装调试透光率均匀变化的物理组件比较困难,而且难以对抗投影仪位移及形变的环境因素,早已被市场淘汰。二、软件边缘融合:利用软件对电脑输出的图像预先进行边缘的处理,使相邻的互相重叠的投影区域融为一体。但是,这种方式忽略了投影仪的亮度差异,虽然融合区域的图像内容可以融合在一起,但是融合带很明显,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三、硬件边缘融合:将图像输入到专用的硬件融合处理设备进行边缘融合算法处理,然后,得到边缘处理过的图像再进行融合显示。目前这种硬件投影融合是市场的主流,其根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衰减曲线对相邻投影图像的融合带区域进行均匀衰减,从而得到融合的画面。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融合过渡带的智能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至少两幅图像,所述至少两幅图像包括相同部分内容的图像,每幅图像通过对应的投影仪投影显示;/n将所述至少两幅图像在投影区域内调整至目标对象的边缘;/n将所述调整至目标对象的边缘的至少两幅图像进行漏光补偿,得到漏光补偿后的至少两幅图像;/n将所述漏光补偿后的至少两幅图像进行融合羽化,得到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n对所述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进行拼接模式或者融合模式过渡的设置,确定所述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的融合带区域的亮度值,所述融合带区域为所述相同部分内容的图像区域;/n将所述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的融合带区域按照所述像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融合过渡带的智能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两幅图像,所述至少两幅图像包括相同部分内容的图像,每幅图像通过对应的投影仪投影显示;
将所述至少两幅图像在投影区域内调整至目标对象的边缘;
将所述调整至目标对象的边缘的至少两幅图像进行漏光补偿,得到漏光补偿后的至少两幅图像;
将所述漏光补偿后的至少两幅图像进行融合羽化,得到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
对所述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进行拼接模式或者融合模式过渡的设置,确定所述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的融合带区域的亮度值,所述融合带区域为所述相同部分内容的图像区域;
将所述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的融合带区域按照所述像素值进行图像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幅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通过第一投影仪显示,所述第二图像通过第二投影仪显示;
若所述融合带区域包括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所述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通过第一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公式为:
Pixel_B(m)=B1(m)+B2(m)+LC1+LC2;
其中,所述Pixel_B(m)为所述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所述B1(m)为所述第一投影仪在所述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某个点m的投影亮度值,所述B2(m)为所述第二投影仪在所述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某个点m的投影亮度值,所述LC1为所述第一投影仪的漏光补偿值,所述LC2为所述第二投影仪的漏光补偿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幅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通过第一投影仪显示,所述第二图像通过第二投影仪显示;
若所述融合带区域包括关于非窗口的融合带区域,所述关于非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通过第二公式计算,所述第二公式为:
Pixel_C(n)=C1(n)+C2(n)+LC1+LC2;
其中,所述Pixel_C(n)为所述关于非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所述C1(n)为所述第一投影仪在所述关于非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某个点n的投影亮度值,所述C2(n)为所述第二投影仪在所述关于非窗口的融合带区域某个点n的投影亮度值,所述LC1为所述第一投影仪的漏光补偿值,所述LC2为所述第二投影仪的漏光补偿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幅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通过第一投影仪显示,所述第二图像通过第二投影仪显示;
若所述融合带区域包括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当对所述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进行拼接模式的设置时,所述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通过第三公式计算,所述第三公式为:
Pixel_B(m)=B1(m)+B2(m)+LC1+LC2=B1(m)+LC1+LC2;
其中,所述第二投影仪在所述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某个点m的投影亮度值B2(m)为0;
或者,所述第三公式为:
Pixel_B(m)=B1(m)+B2(m)+LC1+LC2=B2(m)+LC1+LC2;
其中,所述第一投影仪在所述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某个点m的投影亮度值B1(m)为0;
所述Pixel_B(m)为所述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所述B1(m)为所述第一投影仪在所述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某个点m的投影亮度值,所述B2(m)为所述第二投影仪在所述关于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某个点m的投影亮度值,所述LC1为所述第一投影仪的漏光补偿值,所述LC2为所述第二投影仪的漏光补偿值。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幅图像包括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通过第一投影仪显示,所述第二图像通过第二投影仪显示;
若所述融合带区域包括关于非窗口的融合带区域,当对所述融合羽化后的至少两幅图像进行融合模式的设置时,所述关于非窗口的融合带区域的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通过第四公式计算,所述第四公式为:
Pixel_C(n)=C3(n)+C4(n)+LC1+LC2;
其中,所述Pixel_C(n)为所述关于非窗口的融合带区域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所述C3(n)为所述第一投影仪经过衰减曲线运算后的亮度值,所述C4(n)为所述第二投影仪经过衰减曲线运算后的亮度值,所述LC1为所述第一投影仪的漏光补偿值,所述LC2为所述第二投影仪的漏光补偿值。


6.一种投影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幅图像,所述至少两幅图像包括相同部分内容的图像,每幅图像通过对应的投影仪投影显示;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至少两幅图像在投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崧陈奋发郑小华廖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帕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