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凤玲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建筑工程临时电缆拖地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377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建筑工程临时电缆拖地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的长方形座结构,在其顶面垂直焊接有长方形的腔座;所述腔座自左向右开通有长方形通口样式的内槽道,且通过此内槽道在腔座内腔左右两侧分别滑动配合有第一撑线架和第二撑线架;所述第一撑线架和第二撑线架的顶端分别又通过螺栓固定有撑线座;所述腔座顶端所开设的内槽道内按左右对称的方式分别还焊接有第一顶封板和第二顶封板,本装置左右可调节性的弧形架,不但可以将余量线束进行左右导移,而且可根据实际走线架线时,左右方向走线的线束呈八字状样式架设,且宽度支撑范围可调节,灵活实用性得到了进一提高,功能结构优于简单的线缆支撑架。

A device to prevent temporary cable from dragging the 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建筑工程临时电缆拖地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架设辅助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建筑工程临时电缆拖地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电线心置于密封护套中构成的绝缘导线。其外可加保护覆盖层,用于传输、分配电能或传送电信号。它与普通电线的差别主要是电缆尺寸较大,结构较复杂。多股芯式的线缆在架设过程中,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支撑装置,余料线束会出现拖地现象,即架设后的线束余料弯曲段会由于重力原因呈现出落地现象,导致线缆落入地表,极易诱发事故,现有的解决方式是,利用支架,将余料线缆段向上支撑,与地面形成脱离,而此时使用的支撑架为提高其稳定性,往往需要插入地层内进行牢固固定,导致线缆维护时不易再次灵活性使用,特别是多余的线缆段挂于支架顶部得不到良好的收纳,其状态错综复杂亦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建筑工程临时电缆拖地的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中空的长方形座结构,在其顶面垂直焊接有长方形的腔座(2);所述腔座(2)自左向右开通有长方形通口样式的内槽道(201),且通过此内槽道(201)在腔座(2)内腔左右两侧分别滑动配合有第一撑线架(4)和第二撑线架(5);所述第一撑线架(4)和第二撑线架(5)的顶端分别又通过螺栓固定有撑线座(6);所述撑线座(6)的外端头均还转动安装有线轮(7);两处左右两侧的撑线座(6)结构尺寸完全一致,即位于它们外顶端头可旋转动作的线轮(7)在同一高度位置上;所述腔座(2)顶端所开设的内槽道(201)内按左右对称的方式分别还焊接有第一顶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建筑工程临时电缆拖地的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中空的长方形座结构,在其顶面垂直焊接有长方形的腔座(2);所述腔座(2)自左向右开通有长方形通口样式的内槽道(201),且通过此内槽道(201)在腔座(2)内腔左右两侧分别滑动配合有第一撑线架(4)和第二撑线架(5);所述第一撑线架(4)和第二撑线架(5)的顶端分别又通过螺栓固定有撑线座(6);所述撑线座(6)的外端头均还转动安装有线轮(7);两处左右两侧的撑线座(6)结构尺寸完全一致,即位于它们外顶端头可旋转动作的线轮(7)在同一高度位置上;所述腔座(2)顶端所开设的内槽道(201)内按左右对称的方式分别还焊接有第一顶封板(202)和第二顶封板(203),上述滑动配合于腔座(2)内的第一撑线架(4)和第二撑线架(5)顶面呈限位贴合的方式走向于第一顶封板(202)和第二顶封板(203)的底侧位置处;所述腔座(2)的内腔壁左右两侧均还焊接有一处限位板(13),同理,左右滑移动作的第一撑线架(4)和第二撑线架(5)的前端面亦呈限位贴合的方式走向于两限位板(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建筑工程临时电缆拖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两处撑线座(6)均还为外扬式的弧形腔座结构,与安装于其顶部上扬端头的线轮(7)构成了左右对称式的两处撑线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建筑工程临时电缆拖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封板(202)和第二顶封板(203)分别位于第一撑线架(4)和第二撑线架(5)的顶侧,且分别将对应于它们底侧的第一撑线架(4)和第二撑线架(5)构成顶部位移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凤玲
申请(专利权)人:邱凤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