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地埋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式地埋变。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将发电厂输送过来的高压电流转化为低压电流供用户使用,因此,变电站一般设置在人群密集处。出于安全考虑,一般采用升降式地埋变,将变电站可升降的设置于地坑内,其安全性能相对较高。目前,升降式地埋变通常在承载平台的各个端部底部各设置一个动力缸,以实现承载平台的升降。但是,首先,动力缸因其本身缸体的高度制约,其活塞杆的伸缩行程无法与变电站的升降行程相匹配,导致无法将变电站顺利的升至地面;其次,各个动力缸的驱动不可能做到完全同步,不同步的驱动可能导致承载平台的倾斜,安全隐患极大;最后,如果其中一个动力缸损坏,则整个变电站均无法升降,需要进行维修,极大的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完全满足升降行程要求并能保证承载平台各端部同步升降的升降式地埋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式地埋变,其包括:可升降的设于地坑中的承载平台,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上的变电站,一端与所述变电站电相连、另一端能够穿出所述地坑并与外部电路相连的电缆,所述升降式地埋变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平台升降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所述承载平台各端部同步升降的同步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地坑内且位于所述承载平台一侧的动力缸,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动力缸的活塞杆端部的第一驱动轮,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地坑内侧壁的第二驱动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相传动连接的驱动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地埋变,其包括:可升降的设于地坑(1)中的承载平台(2),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2)上的变电站(3),一端与所述变电站(3)电相连、另一端能够穿出所述地坑(1)并与外部电路相连的电缆(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地埋变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平台(2)升降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所述承载平台(2)各端部同步升降的同步组件,/n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地坑(1)内且位于所述承载平台(2)一侧的动力缸(5),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动力缸(5)的活塞杆端部的第一驱动轮(6),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地坑(1)内侧壁的第二驱动轮(7),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轮(6)和所述第二驱动轮(7)相传动连接的驱动条(8),所述驱动条(8)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2)和所述活塞杆上且所述驱动条(8)能够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轮(6)和所述第二驱动轮(7)上;/n所述同步组件包括绕着所述承载平台(2)的周向排布且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应的设置的同步单元(9)、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2)相邻的两端部的多条同步索(10),每条所述的同步索(10)分别能够依次经过相邻的两个所述的同步单元(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地埋变,其包括:可升降的设于地坑(1)中的承载平台(2),安装于所述承载平台(2)上的变电站(3),一端与所述变电站(3)电相连、另一端能够穿出所述地坑(1)并与外部电路相连的电缆(4),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地埋变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承载平台(2)升降的驱动组件、以及用于所述承载平台(2)各端部同步升降的同步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地坑(1)内且位于所述承载平台(2)一侧的动力缸(5),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动力缸(5)的活塞杆端部的第一驱动轮(6),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地坑(1)内侧壁的第二驱动轮(7),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轮(6)和所述第二驱动轮(7)相传动连接的驱动条(8),所述驱动条(8)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2)和所述活塞杆上且所述驱动条(8)能够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轮(6)和所述第二驱动轮(7)上;
所述同步组件包括绕着所述承载平台(2)的周向排布且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应的设置的同步单元(9)、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2)相邻的两端部的多条同步索(10),每条所述的同步索(10)分别能够依次经过相邻的两个所述的同步单元(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地埋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活塞杆侧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轮(6)远离所述承载平台(2)的一侧的第三驱动轮(11),所述第三驱动轮(11)位于所述第二驱动轮(7)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地埋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轮(6)、所述第二驱动轮(7)和所述第三驱动轮(11)的转动轴线相平行设置且均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地埋变,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单元(9)包括支架(91)、并排设置于所述支架(91)上的第一同步模块(92)和第二同步模块(93),每两个所述的第一同步模块(92)或每两个所述的第二同步模块(93)之间均连接有两条所述的同步索(10),所述的两条同步索(10)中的任一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平台(2)的一端上部、另一端能够依次经过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第一同步模块(92)或相邻的两个所述的第二同步模块(93)后连接于所述一端的相邻的另一端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式地埋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模块(92)包括设于所述支架(91)上部的第一辊轮组a(921)、设于所述第一辊轮组a(921)靠近所述承载平台(2)的一侧的第二辊轮组a(922)、设于所述第二辊轮组a(922)下方的第三辊轮a(923),所述同步索(10)能够自所述承载平台(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孝峰,李钧,翟晓东,徐佟,徐大中,陶晓敏,施浩楠,郭家成,葛云帆,严俊,朱海峰,徐若海,陆洪鑫,杨小全,沙科,陆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张家港市供电分公司,苏州德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土地储备中心,张家港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张家港分公司,江苏有线网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张家港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