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网络设备和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5370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网络设备和制造方法,属于通信领域。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M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和N个第一差分对信号端子,M=N+1,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相对设置;所述M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之间并通过焊接得到的连接件形成稳定可靠的分隔墙,并通过分隔墙在所述第一屏蔽结构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之间形成N个相互隔离的第一屏蔽通道;所述N个第一差分对信号端子分别设置在所述N个第一屏蔽通道中。本申请能够提高屏蔽效果。

Connector components, connectors, network equip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网络设备和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网络设备和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通信设备包括网卡、线卡和高速背板等部件,通信设备中的两两部件通过两个连接器相连。对于该两个连接器,其中一个连接器插接在其中一部件,另一个连接器插接在另一部件,该两个连接器再相互连接,如此实现连接两个部件。针对任一个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并行设置的多个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包括载体、M个接地屏蔽端子和N个差分对信号端子,M=N+1,N为大于1的整数。该M个接地屏蔽端子并行地嵌入在载体中,该N个差分对信号端子也并行地嵌入在载体中,相邻的两个接地屏蔽端子之间存在一个差分对信号端子,这样通过接地屏蔽端子屏蔽相邻两个差分对信号端子之间相互产生的干扰。每个差分对信号端子包括并行设置的两个信号端子,针对任一个信号端子,该信号端子的一端用于插接在一个部件上,该信号端子的另一端用于插接在另一个部件上。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通过一个接地屏蔽端子并不能屏蔽相邻两个差分对信号端子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屏蔽结构(1)、第二屏蔽结构(2)、M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和N个第一差分对信号端子(4),M=N+1,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屏蔽结构(1)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2)相对设置;/n所述M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结构(1)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2)之间,并在所述第一屏蔽结构(1)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2)之间形成N个相互隔离的第一屏蔽通道(5);/n所述N个第一差分对信号端子(4)分别设置在所述N个第一屏蔽通道(5)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屏蔽结构(1)、第二屏蔽结构(2)、M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和N个第一差分对信号端子(4),M=N+1,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屏蔽结构(1)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2)相对设置;
所述M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结构(1)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2)之间,并在所述第一屏蔽结构(1)和所述第二屏蔽结构(2)之间形成N个相互隔离的第一屏蔽通道(5);
所述N个第一差分对信号端子(4)分别设置在所述N个第一屏蔽通道(5)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结构(1)包括第一屏蔽片(11)和M个第一屏蔽墙(12),所述第二屏蔽结构(2)包括第二屏蔽片(21)和M个第二屏蔽墙(22),所述第一屏蔽片(11)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1)相对设置;
在所述第一屏蔽片(11)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1)之间,所述M个第一屏蔽墙(12)、所述M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和所述M个第二屏蔽墙(22)形成M个分隔墙(6),相邻两个分隔墙(6)之间的空间为一个第一屏蔽通道(5);
每个分隔墙(6)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屏蔽片(11)上的一个第一屏蔽墙(12),固定在所述第二屏蔽片(21)上的一个第二屏蔽墙(22),以及位于所述一个第一屏蔽墙(12)和所述一个第二屏蔽墙(22)之间的一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针对任一个第一屏蔽通道(5),所述任一个第一屏蔽通道(5)中设有载体(71),所述载体(71)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屏蔽片(11)和所述第二屏蔽片(21);
所述载体(71)固定在第一分隔墙(61)中的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和第二分隔墙(62)中的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上,所述第一分隔墙(61)和所述第二分隔墙(62)为所述任一个第一屏蔽通道(5)的两侧分隔墙,位于所述任一个第一屏蔽通道(6)中的第一差分对信号端子(4)嵌入在所述载体(71)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个第一屏蔽通道(5)中的第一差分对信号端子(4)包括第一信号端子(41)和第二信号端子(42),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42)均嵌入在所述载体(71)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42)平行且相对设置,经过所述第一信号端子(41)和所述第二信号端子(42)的面与所述载体(71)垂直或与所述载体(71)平行。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的一端为第一引脚(31),所述每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的另一端为配合端(32);
所述第一屏蔽片(11)靠近所述每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的第一引脚(31)的侧部设有M个用于接地的第二引脚(16),所述第一屏蔽片(11)靠近所述每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的配合端(32)的侧部设有M个第一凸台(17),所述M个第一凸台(17)分别与所述M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的配合端(32)接触;
所述第二屏蔽片(21)靠近所述每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的第一引脚(31)的侧部设有M个用于接地的第三引脚(26),所述第二屏蔽片(21)靠近所述每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的配合端(32)的侧部设有M个第二凸台(27),所述M个第二凸台(27)分别与所述M个第一接地屏蔽端子(3)的配合端(32)接触。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针对任一个分隔墙(6),所述任一个分隔墙(6)上设有第一通孔(63),所述第一屏蔽片(11)上设有与第一通孔(63)连通的第二通孔(14),所述第一通孔(63)和所述第二通孔(14)中设有连接件(64),所述连接件(64)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屏蔽片(11)和所述任一个分隔墙(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片(2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63)连通的第三通孔(24),所述连接件(64)还延伸入所述第三通孔(24),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屏蔽片(21)和所述任一个分隔墙(6)。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4)为通过焊接材料在所述第一通孔(63)和所述第二通孔(24)中焊接形成的部件。


9.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针对任一个分隔墙(6),所述任一个分隔墙(6)设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屏蔽片(11)中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对齐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屏蔽片(21)中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对齐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开口中设有填充墙(6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墙(65)为通过焊接材料在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焊接形成的部件。


11.如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材料为焊接峰值温度大于或等于100度且小于或等于320度的锡膏材料。


12.如权利要求2至11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针对任一个第一屏蔽通道(5),位于所述任一个第一屏蔽通道(5)中的第一差分对信号端子(4)与所述第一屏蔽片(11)之间设有第一绝缘部件(51),以及与所述第二屏蔽片(21)之间设有第二绝缘部件(52)。


13.如权利要求2至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屏蔽结构(8)、M个第二接地屏蔽端子(91)和N个第二差分对信号端子(92),所述第三屏蔽结构(8)与所述第二屏蔽结构(2)远离所述第一屏蔽结构(1)的一侧面相对设置;
所述M个第二接地屏蔽端子(91)位于所述第二屏蔽结构(2)和所述第三屏蔽结构(8)之间,并在所述第二屏蔽结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树钊刘天明吴才章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