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36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43
提供一种在罩部内配置动板后能够组装密封部件的连接器。在罩(25)部的嵌合空间(28)中突出地设置有板锁定部(44),并且配置有在保护位置卡止于板锁定部(44)的动板(14),而且在比板锁定部(44)靠开口侧配置有密封部件(16)。罩部(25)由主体侧罩部(30)和顶端侧罩部(31)构成,主体侧罩部(30)具有板锁定部(44),顶端侧罩部(31)比主体侧罩部(30)靠嵌合空间(28)的开口侧配置,与主体侧罩部(30)连结。密封部件(16)被夹在主体侧罩部(30)与顶端侧罩部(31)之间而固定。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阳型连接器,该阳型连接器具备:阳端子零件,其具有突片部;罩部,突片部突出地配置到该罩部的内侧;以及动板,其能移动地配置在罩部内,在初期位置(保护位置)对突片部的顶端部进行定位保护。成为阳连接器的嵌合对方的阴型连接器具备:阴连接器壳体,其具有能嵌合到动板内的主体部;和环状的密封部件,其嵌合到主体部的外周,外表面与罩部的内表面紧贴,内表面与主体部的外表面紧贴。阴阳两连接器通过密封部件液密地嵌合。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684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上述阴型连接器是容许在与嵌合方向正交的径向大型化的结构。但是,例如在包括在组装时使阴型连接器插通于面板的孔的工序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与面板干涉,需要将阴连接器在径向减小。因此,有时要求将密封部件组装到罩部的内侧而不是阴连接器壳体,与密封部件的壁厚相应地将阴型连接器在径向减小。但是,在如上所述在罩部内配置动板的情况下,通常在罩部的内表面设置将动板保持在初期位置的锁定结构,因此必须与该锁定结构分开地设置将密封部件保持在罩部内的台座部分,有时难以进行模具的设计。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在罩部内配置动板后能够组装密封部件的连接器为课题。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阳端子零件,其具有突片;罩部,其具有嵌合空间,所述突片突出地配置到所述嵌合空间;板锁定部,其设置于所述罩部,突出到所述嵌合空间;动板,其能从保护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地配置在所述嵌合空间中,在所述保护位置卡止于所述板锁定部而保持为限制移动状态,对所述突片的顶端部进行定位保护;以及密封部件,其在所述嵌合空间中比所述板锁定部靠开口侧配置,所述密封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罩部的内表面紧贴,所述密封部件的内表面与对方侧的阴壳体的外表面紧贴,所述罩部由主体侧罩部和顶端侧罩部构成,所述主体侧罩部具有所述板锁定部,所述顶端侧罩部比所述主体侧罩部靠所述嵌合空间的开口侧配置,与所述主体侧罩部连结,所述密封部件被夹在所述主体侧罩部与所述顶端侧罩部之间而固定。因为在罩部设置有将动板卡止的板锁定部,所以有时在罩部难以设置保持密封部件的台座部分,但是根据上述构成,因为罩部由具有板锁定部的主体侧罩部和顶端侧罩部构成,密封部件被夹在主体侧罩部与顶端侧罩部之间而固定,所以与板锁定部的形状、配置如何无关,能够将密封部件没有障碍地组装到罩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阳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阳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是阳连接器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X-X线剖视图。图5是在动板位于保护位置的情况下将阳连接器沿着前后方向剖开的立体图。图6是在动板位于退避位置的情况下将阳连接器沿着前后方向剖开的立体图。图7是壳体单元的主视图。图8是壳体单元的后视图。图9是将壳体单元水平剖开的立体图。图10是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2是密封部件的主视图。图13是密封部件的侧视图。图14是动板的主视图。图15是位于嵌合状态的两连接器的侧剖视图。图16是位于嵌合状态的两连接器的俯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1)所述主体侧罩部和所述顶端侧罩部中的任一方具有环卡止部,所述密封部件具有板状的卡止片,所述卡止片从所述密封部件的主体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卡止于所述环卡止部,所述主体侧罩部和所述顶端侧罩部由在隔着所述卡止片的宽度方向两侧成对配置的连结臂保持为连结状态。据此,卡止片能够由成对的连结臂在宽度方向两侧定位,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卡止片和环卡止部的卡止状态。(2)所述环卡止部具有卡止突部,所述卡止片具有有底或者无底的卡止接受部,所述卡止突部定位插入到所述卡止接受部。通过卡止突部定位插入到卡止接受部,能够更稳定且确实地维持卡止片和环卡止部的卡止状态。(3)所述顶端侧罩部具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将所述阴壳体卡止而保持为嵌合状态。通过顶端侧罩部具有锁定部,从而顶端侧罩部不会成为专用部件,能够与在主体侧罩部不设置锁定部相应地将主体侧罩部的构成的自由度提高。<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图16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5及图16所示,本实施例1由能相互嵌合脱离的阳连接器10及阴连接器100构成。如图1及图4所示,阳连接器10具备阳端子零件11、阳壳体12、检测部件13、动板14、止动体15、密封部件16、密封栓17以及后保持体18。如图10、图11及图15所示,阴连接器100具备阴端子零件101、阴壳体102、止动体104、密封栓103以及后保持体105。在此,阳连接器10的止动体15、密封栓17及后保持体18分别与阴连接器100的止动体104、密封栓103及后保持体105形态不同,但是实质上发挥相同功能,因此标注相同名称。关于各部件的详细结构也是同样,如果实质上发挥相同功能,就标注相同名称。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两连接器10、100在开始嵌合时相互面对的面侧作为前侧,上下方向以图15的上下方向基准。图1所示的阳连接器10的分解立体图按照所述上下方向的基准,但是图10所示的阴连接器100的分解立体图、图11的阴连接器100的立体图等与所述上下方向的基准相反。左右方向是图3的左右方向,与宽度方向同义。<阴端子零件101>阴端子零件101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而成形,形成为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如图15所示,阴端子零件101在前部具有筒状的连接部106。在两连接器10、100嵌合时,阳端子零件11的后述的突片20插入连接到连接部106。阴端子零件101在后部具有与电线107的末端部电气地及机械地连接的筒部108。<阴壳体102>阴壳体102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0及图11所示,形成为上下方向的厚度较薄的沿着宽度方向的扁平形状,在俯视时呈在前后方向稍长的大致矩形。阴壳体102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多个腔109。如图16所示,各腔109在宽度方向排成一列地配置,如图15所示,在内壁下表面突出地设置有矛状部110。在各腔109插入阴端子零件101。阴端子零件101通过连接部106卡止于矛状部110而防脱地保持于腔109内。在阴壳体102的侧面且比前后方向中央稍微靠后方设置有爪状的锁定接受部111。如图16所示,锁定接受部111与设置于阳壳体12的锁定部58卡止,起到将两连接器10、100保持为嵌合状态的作用。在阴壳体102的上下表面设置有在俯视及仰视时呈大致矩形的浅底的凹部112。如图10及图11所示,凹部112具有平坦的底面部113,由沿着宽度方向的前缘及后缘和沿着前后方向的一侧缘划定底面部113的周围。凹部112的一侧缘靠近阴壳体102中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具备:/n阳端子零件,其具有突片;/n罩部,其具有嵌合空间,所述突片突出地配置到所述嵌合空间;/n板锁定部,其设置于所述罩部,突出到所述嵌合空间;/n动板,其能从保护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地配置在所述嵌合空间中,在所述保护位置卡止于所述板锁定部而保持为限制移动状态,对所述突片的顶端部进行定位保护;以及/n密封部件,其在所述嵌合空间中比所述板锁定部靠开口侧配置,所述密封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罩部的内表面紧贴,所述密封部件的内表面与对方侧的阴壳体的外表面紧贴,/n所述罩部由主体侧罩部和顶端侧罩部构成,所述主体侧罩部具有所述板锁定部,所述顶端侧罩部比所述主体侧罩部靠所述嵌合空间的开口侧配置,与所述主体侧罩部连结,/n所述密封部件被夹在所述主体侧罩部与所述顶端侧罩部之间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4 JP 2018-2134381.一种连接器,具备:
阳端子零件,其具有突片;
罩部,其具有嵌合空间,所述突片突出地配置到所述嵌合空间;
板锁定部,其设置于所述罩部,突出到所述嵌合空间;
动板,其能从保护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地配置在所述嵌合空间中,在所述保护位置卡止于所述板锁定部而保持为限制移动状态,对所述突片的顶端部进行定位保护;以及
密封部件,其在所述嵌合空间中比所述板锁定部靠开口侧配置,所述密封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罩部的内表面紧贴,所述密封部件的内表面与对方侧的阴壳体的外表面紧贴,
所述罩部由主体侧罩部和顶端侧罩部构成,所述主体侧罩部具有所述板锁定部,所述顶端侧罩部比所述主体侧罩部靠所述嵌合空间的开口侧配置,与所述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间宫裕马木田新二朗齐藤翔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