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带单极子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365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带单极子天线,包括两层介质基板、贴覆于两层介质基板中间夹层的主辐射阵子、贴于介质基板前后表面的引向贴片层,以及金属接地层,所述天线贴片层包括底部引向贴片、中部引向贴片、顶部引向贴片,各相邻贴片间设有间隙;背面的引向贴片安置位置与正面的引向贴片相对应;所述主辐射阵子与馈电网络直接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带单极子天线,前向辐射,天线波束呈漏斗状,可用作弹载天线,天线带宽足够宽。

A microstrip monopole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带单极子天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天线
,特别是一种天线波束可以满足弹载天线波束指向要求,带宽足够宽的微带单极子天线。
技术介绍
在对地导弹弹载天线中,因为其对于天线波束具有漏斗状的波束要求,所以弹载天线往往需要共形在弹体上,导致其设计复杂。微带天线是在一个薄介质基片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板,另一面用光刻腐蚀等方法制成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或同轴探针对贴片馈电构成的天线。贴片形状是一细长带条,则为微带振子天线,贴片是一个面积单元时,则为微带天线。微带天线具有共形性好、重量轻、形面低、成本低、可以较为自由地安装在弹体表面或空间中、并充分地利用弹体内的空间的优点,为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提出了保障。单极子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宽频带、多频带和馈电结构简单等优点。将微带天线和单极子天线相结合,就形成了微带单极子天线。微带单极子天线继承了微带天线的大部分优点,同时避免了微带天线的部分缺点,如带宽较窄、性能受介质基板的影响比较大等,在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微带单极子天线大多工作在中低频段,带宽较为有限,且难以控制天线波束指向。此外,现有的微带单极子天线的主辐射振子裸露在空气中,容易被磨损、锈蚀等,天线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带单极子天线,通过单个天线满足弹载天线的波束要求,且有足够的带宽。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微带单极子天线,包括双层介质基板、贴覆于两层介质基板中间夹层的主辐射阵子、贴于介质基板前后表面的引向贴片层,以及金属接地层,双层介质基板前后表面的天线贴片层对称设置,每一面包括底部引向贴片、中部引向贴片、顶部引向贴片,各相邻引向贴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主辐射阵子与馈电网络直接相连。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带宽足够宽:通过寄生贴片,增加了谐振点个数,从而增加了微带单极子天线的带宽;(2)天线在满足弹载天线的波束要求的前提下,将微带天线与单极子天线结合起来,减小了天线体积,降低了设计难度和制作成本;(3)使用双层介质基板的结构,将主辐射振子包裹在夹层中,提高了天线整体的物理强度,也能有效防止主辐射振子的磨损、锈蚀,延长天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微带单极子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微带单极子天线主辐射振子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微带单极子天线引向贴片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微带单极子天线介质基板插入金属接地层示意图。图5是微带单极子天线的S11图。图6是微带单极子天线的驻波比曲线图。图7是微带单极子天线的平行于介质基板平面的方向图。图8是微带单极子天线的垂直于介质基板平面的方向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微带单极子天线,包括双层介质基板1、贴覆于两层介质基板1中间夹层的主辐射阵子2、贴于双层介质基板1前后表面的引向贴片层3,以及金属接地层4,双层介质基板1前后表面的天线贴片层3对称设置,每一面包括底部引向贴片31、中部引向贴片32、顶部引向贴片33,各相邻引向贴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主辐射阵子2与馈电网络直接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相邻引向贴片之间的间隙不大于介质基板1厚度。进一步的,底部引向贴片31、中部引向贴片32、顶部引向贴片33均为矩形铜片,靠近两侧边缘处各开有一排圆孔;底部引向贴片31下边缘正中设有一个边长1mm的正方形槽。进一步的,单层介质基板1厚度为1mm,相对介电常数为2.55。进一步的,介质基板1露出金属接地层4表面的部分呈倒T型,水平方向的延伸部分同时向下延展插入金属接地层4中,用于固定天线姿态。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接地层4包括圆柱体底座和设置在底座外围一圈凸起的金属环,双层介质基板1安装在金属接地层4的正中位置。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微带单极子天线,包括双层介质基板1、贴覆于两层介质基板1中间夹层的主辐射阵子2和贴于介质基板1前后表面的引向贴片层3,以及金属接地层4,所述天线贴片层3包括底部引向贴片31、中部引向贴片32、顶部引向贴片33,所述各相邻贴片间设有间隙,间隙不大于介质基板1厚度;背面的引向贴片安置位置与正面的引向贴片相对应;所述主辐射阵子2与馈电网络直接相连。主辐射振子2的能量集中在边射方向上,因此引向贴片通过耦合作用得到的能量较少,为了增强贴片之间的耦合,贴片之间的间距要足够小,一般要求小于介质基板的厚度。结合图1,天线的双层介质基板1,单层厚度为1mm,相对介电常数为2.55;主辐射振子2夹在两层介质基板中间;图中引向贴片层3只能看到正面的引向贴片,背面的引向贴片安置位置与正面相对应。结合图2,主辐射振子2分为两个部分,长L1为7.5mm,宽W1为0.8mm的微带线,以及微带线末端连接的矩形匹配负载,长L0为2mm,宽W0为3mm。结合图3,所有的引向贴片及所依附的基板打了若干半径0.15mm的通孔,相邻通孔圆心的间距0.5mm,圆心与贴片的侧边沿距离0.25mm。底部引向贴片处的通孔内壁进行金属化处理。此外,底部引向贴片31与背面的底部引向贴片有一定区别,底部引向贴片31的下边缘正中挖了一个边长1mm、深度1mm的正方形槽,方便同轴探针的焊接,以进行馈电。结合图4,天线的介质基板1露出金属接地层4表面的部分呈倒立的“T”形,左右两侧的部分向下延展,插入金属接地层4中。通过仿真得到图5的结果,可以看出该天线的中心频率为23.9GHz,带宽为2.5GHz,回波损耗为-20.2dB;通过仿真得到图6的结果,可以看出该天线驻波比小于2的带宽为1.95GHz;从图7、图8天线平行/垂直介质基板平面的方向图可以看出,该天线具有前侧向辐射特性,且波束指向覆盖21°-75°,满足弹载天线对与波束形状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带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介质基板(1)、贴覆于两层介质基板(1)中间夹层的主辐射阵子(2)、贴于介质基板(1)前后表面的引向贴片层(3),以及金属接地层(4),双层介质基板(1)前后表面的天线贴片层(3)对称设置,每一面包括底部引向贴片(31)、中部引向贴片(32)、顶部引向贴片(33),各相邻引向贴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主辐射阵子(2)与馈电网络直接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带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介质基板(1)、贴覆于两层介质基板(1)中间夹层的主辐射阵子(2)、贴于介质基板(1)前后表面的引向贴片层(3),以及金属接地层(4),双层介质基板(1)前后表面的天线贴片层(3)对称设置,每一面包括底部引向贴片(31)、中部引向贴片(32)、顶部引向贴片(33),各相邻引向贴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主辐射阵子(2)与馈电网络直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引向贴片之间的间隙不大于介质基板(1)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单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底部引向贴片(31)、中部引向贴片(32)、顶部引向贴片(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宁徐焕昊蒋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