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364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4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第一激励源、第二激励源、及隔离电路。中框包括中框本体及连接在中框本体周缘的边框。中框本体的周缘开设有贯穿中框本体相对的两个表面的第一缝隙,与第一缝隙相邻的边框上还开设有第二缝隙,第二缝隙连通第一缝隙,第一缝隙及第二缝隙将边框分割成第一枝节及第二枝节。第一激励源与第一枝节电连接,向第一枝节馈入第一激励电流,以激励第一枝节作为辐射体的第一天线谐振于WIFI频段及GPS L1频段。第二激励源与第二枝节电连接,向第二枝节馈入第二激励电流,及激励第二枝节作为辐射体的第二天线谐振于GPS L5频段。隔离电路与第二枝节电连接,隔离第一天线对第二天线的干扰。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具有较好的通信效果。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受到用户青睐。目前业界主流的手机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天线主要有两个频段,L1频段及L5频段。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手机只能支持L1频段,因此,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机的定位及导航精度不高。同时支持L1频段及L5频段的智能手机具有较高的定位及导航精度,然而,由于L5频段的手机容易受到其他频段的干扰,或者智能手机中的其他器件的干扰,使得支持L5频段的天线的通信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包括中框本体、及连接在所述中框本体周缘的边框,所述中框本体的周缘开设有贯穿所述中框本体相对的两个表面的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相邻的所述边框上还开设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连通所述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及所述第二缝隙将所述边框分割成第一枝节及第二枝节;第一激励源,与所述第一枝节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枝节馈入第一激励电流,以激励所述第一枝节作为辐射体的第一天线谐振于WIFI频段及GPSL1频段;第二激励源,与所述第二枝节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枝节馈入第二激励电流,及激励所述第二枝节作为辐射体的第二天线谐振于GPSL5频段;及隔离电路,与所述第二枝节电连接,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天线对所述第二天线的干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及连接在所述本体周缘的边框,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本体周缘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承表面的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将所述边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本体隔离,所述边框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缝隙的第二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及所述第二缝隙将所述边框分割成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激励源、第二激励源、及隔离电路,所述第一激励源电连接所述第一部分邻近所述第二缝隙的一端,所述第二激励源电连接所述隔离电路至所述第二部分邻近所述第二缝隙的一端,所述隔离电路用于防止隔离第一激励源所在的第一天线对所述第二激励源所在的第二天线的干扰表面表面表面表面表面表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将第一天线的第一枝节及第二天线的第二枝节通过边框上的同一个缝隙分割,同时通过隔离电路隔离第一天线对第二天线的干扰,从而保证即便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一枝节与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二枝节仅仅通过较少的缝隙分割开时,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仍然能够正常工作。所述隔离电路的设置可隔离所述第一天线及所述第二天线,有利于提升第二天线的通信性能。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所述中框的边框上的缝隙的数目较少,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所述中框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节约加工时间,再者当所述边框背离所述中框本体的表面作为电子设备的部分外观面时可使得电子设备的外观完整性较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中框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中框另外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图1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中框的俯视图。图5为中框中的第一枝节及第二枝节组成天线的示意图。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图1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中框的俯视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隔离电路的电路图。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天线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沿着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的隔离度的仿真图。图11为本申请第一天线的辐射效率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第二天线的辐射效率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背面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盖自内表面的示意图。图15为图13中沿着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任何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在实施例的示意图中以所述电子设备1为手机为例进行示意。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中框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中框另外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图1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的中框的俯视图;图5为中框中的第一枝节及第二枝节组成天线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中框10、第一激励源220、第二激励源340及隔离电路320。所述中框10包括中框本体110、以连接在所述中框本体110周缘的边框120。所述中框本体110的周缘开设有贯穿所述中框本体110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的第一缝隙130。与所述第一缝隙130相邻的所述边框120上还开设有第二缝隙1221。所述第一缝隙130及所述第二缝隙1221将所述边框120分割成第一天线20(见图5)的第一枝节210及第二天线30(见图5)的第二枝节310。其中,所述第一天线20通过所述第一枝节210收发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二天线30通过所述第二枝节310收发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一激励源220与所述第一枝节210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枝节210馈入所述第一激励电流,以激励所述第一枝节210作为辐射体的第一天线20谐振于第一频段。所述第二激励源340与所述第二枝节310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枝节310馈入第二激励电流,及激励所述第二枝节310作为辐射体的第二天线30谐振于第二频段。频段所述隔离电路320电连接所述第二枝节310,所述隔离电路320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天线20对所述第二天线30的干扰。所述第一频段包括WIFI频段及GPSL1频段,所述第二频段包括GPSL5频段。所述第一频段及所述第二频段后面详细介绍。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框,所述中框包括中框本体、及连接在所述中框本体周缘的边框,所述中框本体的周缘开设有贯穿所述中框本体相对的两个表面的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相邻的所述边框上还开设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连通所述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及所述第二缝隙将所述边框分割成第一枝节及第二枝节;/n第一激励源,与所述第一枝节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枝节馈入第一激励电流,以激励所述第一枝节作为辐射体的第一天线谐振于WIFI频段及GPS L1频段;/n第二激励源,与所述第二枝节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枝节馈入第二激励电流,及激励所述第二枝节作为辐射体的第二天线谐振于GPS L5频段;及/n隔离电路,与所述第二枝节电连接,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天线对所述第二天线的干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包括中框本体、及连接在所述中框本体周缘的边框,所述中框本体的周缘开设有贯穿所述中框本体相对的两个表面的第一缝隙,与所述第一缝隙相邻的所述边框上还开设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连通所述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及所述第二缝隙将所述边框分割成第一枝节及第二枝节;
第一激励源,与所述第一枝节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枝节馈入第一激励电流,以激励所述第一枝节作为辐射体的第一天线谐振于WIFI频段及GPSL1频段;
第二激励源,与所述第二枝节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二枝节馈入第二激励电流,及激励所述第二枝节作为辐射体的第二天线谐振于GPSL5频段;及
隔离电路,与所述第二枝节电连接,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天线对所述第二天线的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频段包括WIFI2.4G频段、WIFI5.2G频段及WIFI5.8G频段,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一滤波单元及第二滤波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用于滤除第一天线中的GPSL1频段对所述第二天线的GPSL5频段的干扰,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用于滤除第一天线中的WIFI5.2G频段、及WIFI5.8G频段对所述第二天线的GPSL5频段的干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感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激励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激励源,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阻抗匹配单元,所述阻抗匹配单元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二激励源及所述第二天线,所述阻抗匹配单元用于匹配所述第二激励源的输出阻抗与所述第二枝节的输入阻抗。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调节电路,所述第一激励源通过所述调节电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枝节,所述调节电路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天线所工作的各个频段的谐振频率、谐振深度、频偏、及第一天线工作在各个频段时的阻抗匹配中的至少一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路包括第一调节子电路、第二调节子电路,所述第一调节子电路用于调节WIFI5.2GHz频段及WIFI5.8GHz频段时的阻抗匹配;所述第二调节子电路用于调节GPSL1频段及WIFI2.4GHz频段的阻抗匹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子电路包括第二电感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二电感一端电连接第二激励源,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枝节,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与所述第一枝节的节点。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子电路包括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枝节。


10.如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路还包括第三调节子电路,所述第三调节子电路用于调节GPSL1频段的谐振深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子电路包括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调节子电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枝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