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通滤波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设置在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和地电极,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基底靠近液晶层的一侧,地电极位于第一基底远离液晶层的一侧,且第一电极与地电极耦接;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和设置在第二基底上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基底靠近液晶层的一侧;液晶层的介电常数随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而变化,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随液晶层的介电常数变化而改变。
Band pass filt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driv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通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和驱动方法、电子装置
本文涉及通信
,尤指一种带通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和驱动方法、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带通滤波器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微波器件,主要功能是实现在指定频段内的信号可以通过传输,频带外的信号得到衰减抑制。随着通信系统的复杂化设计,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增加,然而,传统的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不能改变,若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改变,则需要增加或改变带通滤波器的设计。针对上述情况,采用工作频段可调的带通滤波器,可以降低通信系统的复杂程度,并节约器件成本。然而,目前的工作频段可调的带通滤波器通常使用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或PIN结构实现,为分立器件,集成度较低,且不易规模化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带通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和驱动方法、电子装置。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和地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地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地电极耦接;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上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随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而变化,所述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随所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变化而改变。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第一基板,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相对两侧的第一电极和地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地电极耦接;制备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上的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设液晶层,且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底与所述液晶层之间;其中,所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随所述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而变化,所述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随所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变化而改变。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带通滤波器的驱动方法,包括:向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以改变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的介电常数;控制施加给所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电压大小,以调整所述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本公开提供的带通滤波器通过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夹设液晶层实现,通过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来改变液晶层的介电常数,从而实现调整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本公开提供的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具有较高的调节精度,而且,本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支持规模化生产,并可以降低制备成本。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而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基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6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频率调节时的S11仿真示意图;图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带通滤波器频率调节时的S21仿真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0-第一基底;120-第二基底;111-第一电极;122-第二电极;113-地电极;114-端口电极;115-连接电极;130-液晶层;150-封装层;111a-第一传输线;111b-第二传输线;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该描述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包含的范围内可以有更多的实施例和实现方案。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许多可能的特征组合,并在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讨论,但是所公开的特征的许多其它组合方式也是可能的。除非特意加以限制的情况以外,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可以与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结合使用,或可以替代任何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元件。本公开包括并设想了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征和元件的组合。本公开已经公开的实施例、特征和元件也可以与任何常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任何实施例的任何特征或元件也可以与来自其它技术方案的特征或元件组合,以形成另一个由权利要求限定的独特的技术方案。因此,应当理解,在本公开中示出或讨论的任何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适当的组合来实现。因此,除了根据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做的限制以外,实施例不受其它限制。此外,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此外,在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时,说明书可能已经将方法或过程呈现为特定的步骤序列。然而,在该方法或过程不依赖于本文所述步骤的特定顺序的程度上,该方法或过程不应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的步骤。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其它的步骤顺序也是可能的。因此,说明书中阐述的步骤的特定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此外,针对该方法或过程的权利要求不应限于按照所写顺序执行它们的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这些顺序可以变化,并且仍然保持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及其制备方法和驱动方法、电子装置,通过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夹设液晶层,并改变液晶层的介电常数来实现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的调整,从而提供一种包含液晶结构的可调带通滤波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设置在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和地电极,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基底靠近液晶层的一侧,地电极位于第一基底远离液晶层的一侧,且第一电极与地电极耦接;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和设置在第二基底上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位于第二基底靠近液晶层的一侧;液晶层的介电常数随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而变化,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随液晶层的介电常数变化而改变。本实施例通过利用液晶材料来实现可调带通滤波器,通过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来改变液晶层的液晶材料的介电常数,从而调整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比如,第一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和地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地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地电极耦接;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上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n所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随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而变化,所述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随所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变化而改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和地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地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基底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地电极耦接;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上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所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随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而变化,所述带通滤波器的工作频段随所述液晶层的介电常数变化而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带状传输线;任两个相邻带状传输线之间构成一个第一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任两个相邻带状传输线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带状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传输线和一条第二传输线;其中,每条第一传输线与所述地电极耦接,每条第一传输线与其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覆盖的地电极构成一个第二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带状传输线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多条带状传输线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相同,且任两个相邻带状传输线沿第一方向的间隔距离小于所述带状传输线沿第一方向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