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压电容器及使用该均压电容器的灭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333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均压电容器及使用该均压电容器的灭弧室,灭弧室包括灭弧室静侧和灭弧室动侧,灭弧室静侧设有静侧屏蔽,灭弧室动侧设有动侧屏蔽,所述灭弧室静侧和灭弧室动侧之间设有位于静侧屏蔽和动侧屏蔽内侧的均压电容器,均压电容器包括具有电容介质的绝缘支撑管和设置在绝缘支撑管两端以将电容介质封堵在绝缘支撑管内的静侧支撑电极和动侧支撑电极,所述绝缘支撑管的内壁上设有沿绝缘支撑管的径向延伸的加强隔板,所述加强隔板上设有将加强隔板两侧的电容介质连通的连通孔。均压电容器不仅起到均压的作用,同时又能对灭弧室静侧和灭弧室动侧起到支撑作用,减小了灭弧室占用的空间,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降低了生产成本。

Equalizing capacitor and arc extinguishing chamber using the equalizing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压电容器及使用该均压电容器的灭弧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均压电容器及使用该均压电容器的灭弧室。
技术介绍
灭弧室用电容器,即均压电容器,主要用于并联在工频交流高压断路器的断口上,用以改善电压分布,降低恢复电压上升率,起到均匀电压的作用。常规的均压电容器一般设置在断口屏蔽外侧,如图1所示,灭弧室包括灭弧室静侧1和灭弧室动侧3,灭弧室静侧1和灭弧室动侧3相对的一端分别设有静侧屏蔽6和动侧屏蔽5,静侧屏蔽6和动侧屏蔽5之间设有用于连接灭弧室静侧1和灭弧室动侧3的绝缘支撑2,均压电容器4设置在静侧屏蔽6和动侧屏蔽5的外侧。均压电容器设置在静侧屏蔽和动侧屏蔽的外侧,使灭弧室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导致断路器的整体尺寸较大,使断路器占地面积增大,不利于断路器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弧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灭弧室占用空间大,不利于断路器小型化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该灭弧室的均压电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均压电容器应用到灭弧室上而造成灭弧室占用空间大,不利于断路器小型化的问题。为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灭弧室,包括灭弧室静侧和灭弧室动侧,所述灭弧室静侧设有静侧屏蔽,灭弧室动侧设有动侧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静侧和灭弧室动侧之间设有位于静侧屏蔽和动侧屏蔽内侧的均压电容器,所述均压电容器包括具有电容介质的绝缘支撑管和设置在绝缘支撑管两端以将电容介质封堵在绝缘支撑管内的静侧支撑电极和动侧支撑电极,静侧支撑电极和动侧支撑电极分别与灭弧室静侧和灭弧室动侧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支撑管的内壁上设有沿绝缘支撑管的径向延伸的加强隔板,所述加强隔板上设有将加强隔板两侧的电容介质连通的连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灭弧室,包括灭弧室静侧和灭弧室动侧,所述灭弧室静侧设有静侧屏蔽,灭弧室动侧设有动侧屏蔽,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静侧和灭弧室动侧之间设有位于静侧屏蔽和动侧屏蔽内侧的均压电容器,所述均压电容器包括具有电容介质的绝缘支撑管和设置在绝缘支撑管两端以将电容介质封堵在绝缘支撑管内的静侧支撑电极和动侧支撑电极,静侧支撑电极和动侧支撑电极分别与灭弧室静侧和灭弧室动侧固定连接,所述绝缘支撑管的内壁上设有沿绝缘支撑管的径向延伸的加强隔板,所述加强隔板上设有将加强隔板两侧的电容介质连通的连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隔板沿绝缘支撑管的轴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静侧支撑电极和电容介质之间设有膨胀节,静侧支撑电极上设有垫板,所述膨胀节通过垫板连接在静侧支撑电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电容器沿灭弧室静侧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成王振骆常璐高振奎李松磊张凯宋跃龙段志杰宋辉军李金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