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合闸线圈烧毁次数的二次回路,属于电力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串有断路器合闸线圈HQ合闸回路和串有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防跳回路,包括延时回路,所述延时回路在+KM与‑KM之间依次串有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2和延时继电器SJ;所述延时继电器SJ的常闭接点SJ‑1串入所述合闸回路的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与合闸保持继电器HBJ之间;所述合闸回路串有所述断路器的辅助触点DL。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当开关机构卡涩未合闸成功时有延时继电器接点延时断开合闸回路试合闸保持继电器断电,从而避免烧毁合闸线圈。此继电器不会与防跳功能冲突,也不会与重合闸等回路冲突。
A secondary circuit to reduce the burn out times of closing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合闸线圈烧毁次数的二次回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开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延长断路器合闸线圈寿命的二次回路。
技术介绍
开关设备包括断路器、刀闸、开关柜、空气断路器、低压开关等线路分合闸设备,是输、变、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并且使用量非常大。以断路器为例,一般一座220kV变电站内的断路器大约在20-30台。断路器是电力系统设备中基础的一次设备,断路器的分合闸可靠动作是保证一次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线圈易烧毁是影响断路器动作的主要问题,每年因线圈烧毁造成的断路器拒动的情况频繁发生。综合以往开关烧线圈的案列,有50%左右烧线圈的案列原因为开关机构卡涩,在当地或遥控合闸的时候开关未合闸成功,导致保护装置操作回路的自保持回路一直带电,带电的后果就是合闸线圈烧毁。输变电
中的一次侧设备一般按照其工作电压被分为220kV以上的高压设备、110kV的中压设备以及35kV或10kV的低压设备。高压断路器是一种重要的高压开关设备,其所在一次回路如果出现故障后影响的范围比较大,损失的负荷也更大。高压断路器在安装投运后、检修后以及周期性维护时,为保证其安全运行,按电力企业的规程要求必须进行包括机械特性试验在内的多项测试性试验,机械特性试验的试验参数包括:分闸时间、合闸时间、合分闸时间、分闸同期性、合闸同期性等。高压断路器可以进行手动操作和电动操作,无论何种操作方式,都要通过操作机构完成开关的分合闸操作,操作机构一般包括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机构、把机械能转化为开关动作的联动机构、保持动作进行状态的保持机构以及对操作机构状态复位的释放机构。能量转换机构有用于接入二次侧控制信号的与三组操作回路对应的三组接线端子,每组接线端子包含三相控制信号端子和一个公共端子。合闸线圈是断路器合闸回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合闸线圈的可靠动作,对断路器的安全可靠供电非常重要,因此,也成为影响变电站安全、连续及稳定供电的制约环节。目前,断路器合闸都是按短时间通电设计,即断路器的合闸线圈只能短时间得电。但是,当出现操动机构各部分连接及轴销转动不灵活、机构拉杆部分调整位置不当、直流电压偏低等情况时,断路器将不能成功合闸,从而导致断路器辅助常闭触点不能及时断开,使合闸线圈一直得电,进而导致合闸线圈因长时间得电被烧毁。因此,如何对断路器合闸回路进行改进,以解决合闸线圈烧毁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103839702B公开了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合闸回路,包括直流电源、转换开关、防跳继电器、闭锁合闸继电器、合闸继电器、断路器辅助常闭触点和合闸线圈;通过在合闸继电器的线圈和断路器辅助常闭触点之间串接入转换开关的一组常开触点,使得在转换开关由远控位转换至合闸位时,合闸线圈同步得电,转换开关由合闸位转换至远控位时,合闸线圈同步失电。因此,通过控制转换开关处于合闸位的时间,可以在断路器没有成功合闸时,断开合闸线圈与直流电源的连接,从而有效防止了因断路器合闸不成功,导致合闸线圈长时间得电被烧毁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合闸线圈连接的合闸二次回路来减少合闸线圈频繁烧毁现象的发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少合闸线圈烧毁次数的二次回路,包括串有断路器合闸线圈HQ合闸回路和串有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防跳回路,包括延时回路,所述延时回路在+KM与-KM之间依次串有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2和延时继电器SJ;所述延时继电器SJ的常闭接点SJ-1串入所述合闸回路的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与合闸保持继电器HBJ之间;所述合闸回路串有所述断路器的辅助触点DL。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合闸回路的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与所述延时继电器SJ的常闭接点SJ-1之间串有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常闭接点TBJV-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跳回路包括串有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常开接点TBJV-2的第一支路和串有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的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属合闸回路的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与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常闭接点TBJV-1之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路连接后共同与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连接至+KM,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连接后共同与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第二端连接于-KM。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串有保护合闸接点HJ-1的保护合闸回路,所述保护合闸回路与所述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并联。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串有遥控合闸接点YC-1的遥控合闸回路,所述遥控合闸回路与所述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并联。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串有手动合闸接点SHJ-1的手动合闸回路,所述手动合闸回路与所述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并联。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串有跳闸位置继电器TWJ的监视回路,所述监视回路的一端从+KM接入,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合闸回路的所述延时继电器SJ的常闭接点SJ-1与-KM之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监视回路中串有限流电阻R。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时继电器SJ的延时大于0.8s,并且小于1.8s。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断路器的辅助触点DL串于所述延时继电器SJ的常闭接点SJ-1和-KM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当开关机构卡涩未合闸成功时有延时继电器接点延时断开合闸回路试合闸保持继电器断电,从而避免烧毁合闸线圈。此继电器不会与防跳功能冲突,也不会与重合闸等回路冲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合闸线圈烧毁次数的二次回路,包括串有断路器合闸线圈HQ的合闸回路和串有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防跳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延时回路,所述延时回路在断路器+KM端与断路器-KM端之间依次串有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2和延时继电器SJ;所述延时继电器SJ的常闭接点SJ-1串入所述合闸回路的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与合闸保持继电器HBJ之间;所述合闸回路串有所述断路器的辅助触点D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合闸线圈烧毁次数的二次回路,包括串有断路器合闸线圈HQ的合闸回路和串有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防跳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延时回路,所述延时回路在断路器+KM端与断路器-KM端之间依次串有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2和延时继电器SJ;所述延时继电器SJ的常闭接点SJ-1串入所述合闸回路的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与合闸保持继电器HBJ之间;所述合闸回路串有所述断路器的辅助触点D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合闸线圈烧毁次数的二次回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合闸回路的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与所述延时继电器SJ的常闭接点SJ-1之间串有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常闭接点TBJV-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合闸线圈烧毁次数的二次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跳回路包括串有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常开接点TBJV-2的第一支路和串有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的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属合闸回路的合闸保持继电器HBJ的常开接点HBJ-1与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常闭接点TBJV-1之间,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路连接后共同与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连接至+KM,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连接后共同与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防跳跃继电器TBJV的第二端连接于-K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硕,李波,张娜,成莹,赵琳琳,杨佳乐,安文鑫,韩童,郭建戌,张立辉,张雷,田亮,郭浩,杜梓铭,李玉浩,汪岩,马静波,裴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