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属于乐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笛子本体和竹片,所述笛子本体包括筒体,通过在筒体的表面开设通孔,且通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轨,且滑轨内滑动连接有竹片,且竹片的正面开设有六个音孔,且竹片的长度为滑轨长度的二分之一,且通孔的面积为竹片面积的二分之一,使用时通过滑轨来调整竹片的位置,使竹片上的音孔调整至筒体表面的不同位置。该笛子音域增宽方法,通过需要来调节竹片的位置,使音孔位于筒体表面不同的位置,从而有利于笛子音域的增宽和调整,且达到了笛子本体的多种丰富的音色和音律的表现,演奏出更优美动听的乐曲,从而可以更好的满足乐器者的使用需求。
A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range of flu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乐器
,具体为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
技术介绍
笛子,是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多两个,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目前笛子在吹奏的过程中,其音域一般情况下都为固定的度,不能够对音域进行增宽处理,导致达不到多种吹奏需求,而且不能够达到更好的音律和音色,使其局限性较高,不能满足乐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解决了目前笛子在吹奏的过程中,其音域一般情况下都为固定的度,不能够对音域进行增宽处理,导致达不到多种吹奏需求,而且不能够达到更好的音律和音色,使其局限性较高,不能满足乐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包括笛子本体和竹片,所述笛子本体包括筒体,通过在筒体的表面开设通孔,且通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轨,且滑轨内滑动连接有竹片,且竹片的正面开设有六个音孔且竹片的长度为滑轨长度的二分之一,且通孔的面积为竹片面积的二分之一,使用时通过滑轨来调整竹片的位置,使竹片上的音孔调整至筒体表面的不同位置,以此用来对笛子本体音色的产生及其对音色的改变。在吹奏时,通过需要来调节竹片的位置,使音孔位于筒体表面不同的位置,气流通过音孔进入筒体内部时发出声音,由于气流产生气柱的长度不同,而音孔进气量发生不变,因此笛子本体音域会发生变化,在调整竹片的过程中,可根据音孔的不同高度进行记录音域的变化,且通过吹奏指法的合理组合,更加有利于笛子本体音域的增宽和调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轨与竹片之间作密封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竹片的正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为橡胶材质。(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笛子音域增宽方法,在吹奏时,通过需要来调节竹片的位置,使音孔位于筒体表面不同的位置,气流通过音孔进入筒体内部时发出声音,由于气流产生气柱的长度不同,而音孔进气量发生不变,因此笛子本体音域会发生变化,在调整竹片的过程中,可根据音孔的不同高度进行记录音域的变化,且通过吹奏指法的合理组合,从而有利于笛子本体音域的增宽和调整,且达到了笛子本体的多种丰富的音色和音律的表现,演奏出更优美动听的乐曲,从而可以更好的满足乐器者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右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通孔、3竹片、4滑轨、5音孔、6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包括笛子本体和竹片3,笛子本体包括筒体1,通过在筒体1的表面开设通孔2,且通孔2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轨4,滑轨4与竹片3之间作密封处理,通过在滑轨4与竹片3之间作密封处理,从而可以避免吹奏时出现漏气的情况,从而可以更好的保障吹奏的效果,且滑轨4内滑动连接有竹片3,且竹片3的正面开设有六个音孔5竹片3的正面设置有凸块6,凸块6为橡胶材质,通过设置凸块6,且凸块6为橡胶材质,且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从而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施力点的同时,还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使用舒适性,且竹片3的长度为滑轨4长度的二分之一,且通孔2的面积为竹片3面积的二分之一,使用时通过滑轨4来调整竹片3的位置,使竹片3上的音孔5调整至筒体1表面的不同位置,以此用来对笛子本体音色的产生及其对音色的改变。在吹奏时,通过需要来调节竹片3的位置,使音孔5位于筒体1表面不同的位置,气流通过音孔5进入筒体1内部时发出声音,由于气流产生气柱的长度不同,而音孔5进气量发生不变,因此笛子本体音域会发生变化,在调整竹片3的过程中,可根据音孔5的不同高度进行记录音域的变化,且通过吹奏指法的合理组合,更加有利于笛子本体音域的增宽和调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包括笛子本体和竹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笛子本体包括筒体(1),通过在筒体(1)的表面开设通孔(2),且通孔(2)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轨(4),且滑轨(4)内滑动连接有竹片(3),且竹片(3)的正面开设有六个音孔(5),且竹片(3)的长度为滑轨(4)长度的二分之一,且通孔(2)的面积为竹片(3)面积的二分之一,使用时通过滑轨(4)来调整竹片(3)的位置,使竹片(3)上的音孔(5)调整至筒体(1)表面的不同位置,以此用来对笛子本体音色的产生及其对音色的改变;/n在吹奏时,通过需要来调节竹片(3)的位置,使音孔(5)位于筒体(1)表面不同的位置,气流通过音孔(5)进入筒体(1)内部时发出声音,由于气流产生气柱的长度不同,而音孔(5)进气量发生不变,因此笛子本体音域会发生变化,在调整竹片(3)的过程中,可根据音孔(5)的不同高度进行记录音域的变化,且通过吹奏指法的合理组合,更加有利于笛子本体音域的增宽和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笛子音域增宽方法,包括笛子本体和竹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笛子本体包括筒体(1),通过在筒体(1)的表面开设通孔(2),且通孔(2)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轨(4),且滑轨(4)内滑动连接有竹片(3),且竹片(3)的正面开设有六个音孔(5),且竹片(3)的长度为滑轨(4)长度的二分之一,且通孔(2)的面积为竹片(3)面积的二分之一,使用时通过滑轨(4)来调整竹片(3)的位置,使竹片(3)上的音孔(5)调整至筒体(1)表面的不同位置,以此用来对笛子本体音色的产生及其对音色的改变;
在吹奏时,通过需要来调节竹片(3)的位置,使音孔(5)位于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延雷,张静嘉,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