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520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及其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RFID标签上电;RFID标签的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分别监听并接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若第一信道接收到触发信号,则触发标志位自动置位,RFID标签进入第一工作模式;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若第二信道接收到RFID信令,则RFID标签进入第二工作模式;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RFID标签下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在移动运营商无线信号强干扰下的RFID标签识别问题。

A frequency division dual channel dual mode RFID tag and its imple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射频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RFID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监控系统中,例如应用于室分监控系统。在室分监控系统中,RFID读写器发射的射频信号与基站/直放站下行信号经过合路器、耦合器、功分器等到达室分天线后辐射出去,被天线外壳上的RFID电子标签接收,RFID电子标签将ID号等信息反向散射后经室分天线、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等被读写器接收。读写器根据是否接收到RFID标签返回的信息及返回信号的强度判断室分监控系统中链路的线损情况。一般采用基于国际标准ISO/IEC18000-63的RFID系统应用于室分监控系统中。在基于国际标准ISO/IEC18000-63的RFID系统中一般采用时分接入技术解决多标签防冲突识别的问题,而在时分接入系统中,必须有统一的同步机制。现有RFID系统中的同步机制一般采用读写器指令同步或读写器载波上电同步,而这两种同步机制在室分监控系统应用中会受到很大影响,原因是移动运营商的无线信号发射功率大于RFID读写器的发射功率,从而导致采用读写器指令同步的系统由于调幅信号被基站发送的大信号淹没,使得RFID的电子标签无法解调读写器的指令;而采用读写器载波上电同步的系统,则会存在标签的上电被基站发送信号干扰载波上电的可能。因此,在室分监控系统中,以上两种同步机制都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多标签的接入存在困难,从而严重影响RFID系统的监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及其实现方法,本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在移动运营商无线信号强干扰下的RFID标签识别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RFID标签上电;RFID标签的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分别监听并接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若第一信道接收到触发信号,则触发标志位自动置位,RFID标签进入第一工作模式;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若第二信道接收到RFID信令,则RFID标签进入第二工作模式;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RFID标签下电。所述第一信道与所述第二信道处于不同的工作频段。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判断RFID标签的计数器的数值与该RFID标签的预设的响应时隙号是否相同;若RFID标签的计数器的数值与该RFID标签的预设的响应时隙号不同,则该RFID标签的计数器每接收一个触发信号,则计数器的数值增加/减少一个固定数值;若RFID标签的计数器的数值与该RFID标签的预设的响应时隙号相同,则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应用于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实现方法的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标签芯片、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所述标签芯片上设有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一信道相连,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二信道相连,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处于不同的工作频段。所述第一天线的工作频段与所述第一信道的工作频段相对应,所述第二天线的工作频段与所述第二信道的工作频段相对应。所述标签芯片至少包括触发脉冲检测电路、能量采集电路、防冲突电路、标签基带及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触发脉冲检测电路及能量采集电路相连,所述防冲突电路分别与所述触发脉冲检测电路及标签基带相连,所述能量采集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相连。所述标签芯片还包括调制反射电路及电平移位电路,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调制反射电路相连,所述调制反射电路与所述电平移位电路相连。所述第一信道为触发接收信道,所述第二信道为发送信道。所述标签芯片上设有计数器。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本专利技术的RFID标签通过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接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当RFID标签在受到移动运营商无线信号干扰较小的情况下,RFID标签可通过第二信道接收读写器发出的信令,根据接收的信号将ID信息等反馈至读写器。当RFID标签在受到移动运营商无线信号干扰下无法正常工作时,RFID标签直接通过第一信道接收读写器发出的触发信号,接收触发信号后RFID标签直接主动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等发送至读写器。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可有效解决在移动运营商无线信号强干扰下的RFID标签的识别问题。2、第一信道与第二信道处于不同的工作频段,优选的,第一信道的工作频段为ISM2.4GHz,第一信道可避免移动运营商无线信号的干扰,且在该频段下使用时无需取得频率使用许可即可使用。3、RFID标签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先判断计数器上的数值与该RFID标签预设的响应时隙号是否相同,当计数器的数值与该RFID标签的响应时隙号相同时发送ID信息至读写器。当有多个RFID标签时,可通过对多个RFID标签设置不同的响应时隙号,从而令多个RFID标签在不同时间段发送ID信息,避免多个RFID标签在发送ID信息时存在冲突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的RFID标签包括标签芯片、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处于不同的工作频段,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分别接收通过不同信道发送的信号。其中,第一天线用于接收触发信号,并将该触发信号通过第一信道发送给标签芯片,标签芯片接收触发信号后即可通过第二信道及第二天线将ID信息等发送给读写器。同时本专利技术的RFID标签的第二天线还可直接接收读写器发送的RFID信令,然后通过第二信道将该信令发送至标签芯片,标签芯片通过第二信道及第二天线将ID信息等发送给读写器。本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在移动运营商无线信号干扰下的RFID标签识别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的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标签芯片的电路图;附图标记说明:10、标签芯片;20、第一天线;30、第二天线;11、触发脉冲检测电路;12、防冲突电路;13、能量采集电路;14、电源管理电路;15、调制反射电路;16、电平移位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以本实施例应用于室分监控系统中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应用于室分监控系统中,本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其他工作环境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RFID标签上电;S20:RFID标签的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分别监听并接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S30:若第一信道接收到触发信号,则触发标志位自动置位,RFID标签进入第一工作模式;S50: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S40:若第二信道接收到RFID信令,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RFID标签上电;/nRFID标签的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分别监听并接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n若第一信道接收到触发信号,则触发标志位自动置位,RFID标签进入第一工作模式;/n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n若第二信道接收到RFID信令,则RFID标签进入第二工作模式;/n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nRFID标签下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RFID标签上电;
RFID标签的第一信道及第二信道分别监听并接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
若第一信道接收到触发信号,则触发标志位自动置位,RFID标签进入第一工作模式;
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
若第二信道接收到RFID信令,则RFID标签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
RFID标签下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与所述第二信道处于不同的工作频段。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RFID标签的计数器的数值与该RFID标签的预设的响应时隙号是否相同;
若RFID标签的计数器的数值与该RFID标签的预设的响应时隙号不同,则该RFID标签的计数器每接收一个触发信号,则计数器的数值增加/减少一个固定数值;
若RFID标签的计数器的数值与该RFID标签的预设的响应时隙号相同,则RFID标签通过第二信道将ID信息发送至读写器。


4.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识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互联无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