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云专利>正文

一种红树林湿地寒害监测气象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00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树林湿地寒害监测气象仪,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气象仪本体,气象仪本体底部安装有气象杆,气象杆内开设有空腔和滑孔,空腔内安装有电机、螺纹杆和螺纹环,螺纹环外部安装有在滑孔中滑动的滑杆,气象杆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腿,第一支腿底部安装有万向轮,第一支腿底部安装有第二支腿,第二支腿通过连接杆与滑杆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转动的支腿,并在支腿中间安装万向轮,当需要进行移动时,通过电机转动带着滑杆上升,并通过连接杆转动带着底部的第二支腿转动,从而使得万向轮处于最底部,便于对气象仪进行移动,操作简单,同时还可以对光伏板的角度进行调节,更加实用,检测精度高,检测效果好。

A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 for monitoring the cold damage of Mangrove Wet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树林湿地寒害监测气象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测设备
,具体是一种红树林湿地寒害监测气象仪。
技术介绍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寒害,主要指热带、亚热带作物在冬季生育期间温度不低于0℃时,因气温降低引起作物生理机能障碍,导致减产甚至死亡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而红树林湿地容易受到寒害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气象检测。目前的气象仪结构简单,只能对温湿度和风速压力进行检测,而湿地面积较大,不同位置具体环境不同,现有的气象仪移动不便,操作起来麻烦,不实用,需要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树林湿地寒害监测气象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树林湿地寒害监测气象仪,包括气象仪本体,所述气象仪本体底部固定安装有气象杆,所述气象杆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部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树林湿地寒害监测气象仪,包括气象仪本体(1),所述气象仪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气象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杆(2)内开设有空腔(4),所述空腔(4)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外部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环(7),所述螺纹环(7)外部固定安装有滑杆(8),所述滑杆(8)远离螺纹环(7)一端贯穿气象杆(2)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气象杆(2)上开设有与滑杆(8)相配合的滑孔(6),所述气象杆(2)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腿(10),所述第一支腿(10)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6),所述第一支腿(10)底部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支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树林湿地寒害监测气象仪,包括气象仪本体(1),所述气象仪本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气象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杆(2)内开设有空腔(4),所述空腔(4)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外部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环(7),所述螺纹环(7)外部固定安装有滑杆(8),所述滑杆(8)远离螺纹环(7)一端贯穿气象杆(2)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气象杆(2)上开设有与滑杆(8)相配合的滑孔(6),所述气象杆(2)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腿(10),所述第一支腿(10)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6),所述第一支腿(10)底部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支腿(11),所述第二支腿(11)通过连接杆(9)与滑杆(8)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9)上安装有光伏板(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湿地寒害监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8)远离螺纹环(7)一端开设有第一缺口(12),所述第一缺口(12)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13),所述连接杆(9)一端套设在第一转轴(13)外部并与其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树林湿地寒害监测气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10)底部开设有第二缺口(14),所述第二缺口(14)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支腿(11)一端套设在第二转轴(15)外部并与其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树林湿地寒害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赵建华周超吴彤高宁
申请(专利权)人:张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