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424966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包括:第一出风口,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区域和第二出风区域;出风组件,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出风组件包括:挡风件,挡风件上设置有适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风结构,挡风件配置为适于遮挡第一出风区域;散风组件,散风组件上成有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的散风结构,散风组件配置为适于遮挡第二出风区域;导风板,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内,并配置为分配第一出风区域和第二出风区域的出风量。本申请在保证人体无风感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空调器制冷或制热效率,进而适应了多种使用及安装场景,提高了空调器的使用体验。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method of air conditioner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直吹,空调器设置有无风感模式,在无风感模式下,房间整体均处于无风感状态,造成制冷效率降低,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空调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一出风口,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区域和第二出风区域;出风组件,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出风组件包括:挡风件,挡风件上设置有适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风结构,挡风件配置为适于遮挡第一出风区域;散风组件,散风组件上成有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的散风结构,散风组件配置为适于遮挡第二出风区域;导风板,设置于第一出风口内,并配置为分配第一出风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区域和第二出风区域;/n出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出风组件包括:/n挡风件,所述挡风件上设置有适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风结构,所述挡风件配置为适于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区域;/n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上成有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的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组件配置为适于遮挡所述第二出风区域;/n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内,并配置为分配所述第一出风区域和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出风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区域和第二出风区域;
出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出风组件包括:
挡风件,所述挡风件上设置有适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风结构,所述挡风件配置为适于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区域;
散风组件,所述散风组件上成有适于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的散风结构,所述散风组件配置为适于遮挡所述第二出风区域;
导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内,并配置为分配所述第一出风区域和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出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包括:
第一子挡风件;
第二子挡风件,与所述第一子挡风件转动相连,并配置为相对所述第一子挡风件运动以打开或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出风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器具有风道,且当所述第二子挡风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区域,第二子挡风件与所述风道衔接过渡并与所述风道的表面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还包括第三出风区域;
当所述第二子挡风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区域,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子挡风件和所述第二子挡风件相重叠并形成所述第三出风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结构包括通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一部分所述通风孔为第一通风孔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挡风件上,另一部分所述通风孔为第二通风孔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子挡风件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风孔的轴线相对于铅垂线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通风孔的轴线相对于铅垂线的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通风孔的轴线相对于铅垂线的倾斜角度的范围是: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30°;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通风孔的轴线相对于铅垂线的倾斜角度的范围是: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收纳仓;
当所述散风组件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区域,所述散风组件收纳至所述收纳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前侧壁、下侧壁、左端盖和右端盖;
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所述壳体的下侧壁的过渡位置形成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上分别形成有第二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区域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下侧壁对应的方向,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前侧壁对应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子挡风件运动以打开或遮挡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出风区域;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驱动所述散风组件相对所述第一出风口运动以打开或遮挡所述第二出风区域;
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配置为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出风区域与所述第二出风区域之间的风量分配;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三驱动件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挡风件、所述散风组件和所述导风板运动以使所述出风组件改变形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讯接口,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并配置为接收控制指令;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和/或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出风组件改变形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具有第一形态,且当所述出风组件切换为所述第一形态,所述挡风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区域,所述散风组件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区域,所述导风板使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出风量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区域的出风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具有第二形态,且当所述出风组件切换为所述第二形态,所述挡风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区域,所述散风组件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区域,所述导风板使所述第一出风区域的出风量大于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出风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具有第三形态,且当所述出风组件切换为所述第三形态,所述挡风件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区域,所述散风组件遮挡所述第二出风区域,所述导风板使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出风量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区域的出风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具有第四形态,且当所述出风组件切换为所述第四形态,所述挡风件遮挡所述第一出风区域,所述散风组件遮挡所述第二出风区域,所述导风板使所述第一出风区域的出风量大于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出风量。


17.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控制指令,并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和/或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组件切换形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组件切换形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挡风件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区域,控制所述散风组件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区域,并控制所述导风板使所述第二出风区域的出风量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区域的出风量,以使所述出风组件切换为第一形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热模式,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为所述制热模式,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正清马列何健刘奇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