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止回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94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自由控制止回阀是否作用的一种带止回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出水通道之间用于控制流体的阀板,所述阀板上方位于所述阀体内部设有用于控制阀板升降的阀杆,所述阀体上位于进水通道或出水通道内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包括连接管、止回阀板,所述连接管可左右滑移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止回阀板可活动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形成阀口,所述止回阀板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并可密封阀口,所述导向阀板与阀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止回阀板向右活动范围的限位机构,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位置的调整机构。

A kind of gate valve with che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止回闸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带止回闸阀。
技术介绍
在现在管路设计中,需要在管路中设置阀门以控制流体的通断,因为特殊需求,管路中也需要设置止回阀,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同时在管路中设置一个控制流体通断的阀体及一个止回阀,多个的阀体的安装,导致过多的连接件,也增加了漏水的风险,也增加了操作人员操作的步骤,增加人工成本,降低施工效率。因此行业内人员将止回阀与闸阀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的设计降低了体积、降低了漏水的风险也提高了安装效率。但是这种一体化的设计方式会导致在安装带止回闸阀的管路,如果在用水设备改造或者更换时,不再需要止回功能,那么则需要替换掉原来的一体化的带止回闸阀,安装不带止回的阀体,一来造成了改造硬件成本的增加,二来需要寻找与原来一体化带止回闸阀同等长度的阀体,三来需要消耗人工进行更换,四来延误改造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自由控制止回阀是否作用的一种带止回闸阀。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带止回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出水通道之间用于控制流体的阀板,所述阀板上方位于所述阀体内部设有用于控制阀板升降的阀杆,所述阀体上位于进水通道或出水通道内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包括连接管、止回阀板,所述连接管可左右滑移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止回阀板可活动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形成阀口,所述止回阀板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并可密封阀口,所述导向阀板与阀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止回阀板向右活动范围的限位机构,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位置的调整机构。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可活动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涡轮齿,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涡轮齿相配合啮合的蜗杆齿排,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的驱动机构。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穿设于阀体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位于阀体内的一段固定设置有第二涡轮齿,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部分为与第二涡轮齿相啮合传动的蜗杆,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上可转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减速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驱动杆,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三齿轮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涡轮齿,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部分为与第三涡轮齿相啮合传动的蜗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依次啮合达到增加转速的作用,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壳体外固定设置有指针,壳体上设置有与指针相配合的标识。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体上固定设置有套管,所述止回阀板左端面固定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可滑移穿设于所述套管,所述滑杆的左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右端面可与所述套管左端面相抵制。进一步改进的是: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于套管及止回阀板相抵制。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止回阀板的右端部为从右向左直径逐渐增加的锥型部。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及连通管,所述进水通道、出水通道设置于所述阀体本体,所述止回阀设置于所述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阀体本体通过热熔固定连接。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设置有若干导向杆,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导向孔供所述导向杆穿入。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自由控制止回阀是否发挥作用,灵活性强,适用于多种管路情况;2、可以清楚观察止回阀的启闭情况,方便操作人员识别阀门的状态。3、通过调整限位螺母,可以灵活调整止回阀的敏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止回闸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A-A剖视图。图3是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B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是一种带止回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阀体本体1及连通管2,所述连通管2与所述阀体本体1通过热熔固定连接。所述阀体本体1上开设有进水通道15与出水通道14,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15与所述出水通道14之间用于控制流体的阀板11,所述阀板11上方位于所述阀体内部设有用于控制阀板11升降的阀杆12,所述阀杆12下端部为螺杆,所述阀板11开设有螺纹孔供所述阀杆12穿入,所述阀杆12的上端部穿出所述阀体本体1,所述阀杆12的上端部设置有舵轮13,所述进水通道15与连通管2相连通,所述连通管2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包括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可左右滑移穿设于所述连通管2,所述连接管3左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台32,所述连通管2内具有第二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21,所述连接管3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1使得连接管3与第二限位凸台相密封。所述连通管2内通过连杆固定设置有套管43,所述套管43可左右滑移穿设有滑杆31,所述滑杆31的左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44,所述限位螺母44的右端面可与所述套管43左端面相抵制,所述滑杆31的右端部固定设置有止回阀板4,连接管3的左侧形成阀口,所述止回阀板4设置于所述连接管3的左侧并可密封阀口,所述连通管2上通过两个轴承可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7,所述第一转动杆7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涡轮齿71,所述连接管3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涡轮齿71相配合啮合的蜗杆齿排,所述连通管2上通过轴承可转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8,所述第二转动杆8位于阀体内的一段固定设置有第二涡轮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转动杆7的部分为与第二涡轮齿相啮合传动的蜗杆,所述连通管2上设置有壳体5,所述壳体5上可转动设置有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61,所述驱动杆6一端传出所述壳体5,所述壳体5内可转动设置有第二齿轮62、第三齿轮63,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62、第三齿轮63依次啮合且直径递减,所述第三齿轮63上固定设置有第三涡轮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转动杆8的部分为与第三涡轮齿相啮合传动的蜗杆,所述驱动杆6位于所述壳体5外固定设置有指针(图中未示出),壳体5上设置有与指针相配合的标识(图中未示出)。为了增加止回阀的止回效果,滑杆31上套设有弹簧42,所述弹簧42两端分别于套管43及止回阀板4相抵制。为了增加止回阀的密封性,所述止回阀板4的右端部为从右向左直径逐渐增加的锥型部。为了增加连接管3滑动时的稳定性,所述连接管3上固定设置有四根导向杆33,所述连通管2上开设有导向孔34供所述导向杆33穿入。为了防止过度操作,所述驱动杆6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图中未示出),所述壳体5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图中未示出)与第三限位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限位块分别可与第二限位块及第三限位块相抵触,所述第一限位块在第二限位块与第三限位块之间的范围内旋转,防止过度操作是的连接管3滑出连通管2。当需要止回阀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止回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出水通道之间用于控制流体的阀板,所述阀板上方位于所述阀体内部设有用于控制阀板升降的阀杆,所述阀体上位于进水通道或出水通道内设置有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包括连接管、止回阀板,所述连接管可左右滑移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止回阀板可活动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形成阀口,所述止回阀板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并可密封阀口,所述导向阀板与阀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止回阀板向右活动范围的限位机构,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位置的调整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止回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进水通道与出水通道,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出水通道之间用于控制流体的阀板,所述阀板上方位于所述阀体内部设有用于控制阀板升降的阀杆,所述阀体上位于进水通道或出水通道内设置有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包括连接管、止回阀板,所述连接管可左右滑移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止回阀板可活动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形成阀口,所述止回阀板设置于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并可密封阀口,所述导向阀板与阀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止回阀板向右活动范围的限位机构,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管位置的调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止回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可活动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涡轮齿,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涡轮齿相配合啮合的蜗杆齿排,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的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止回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穿设于阀体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位于阀体内的一段固定设置有第二涡轮齿,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部分为与第二涡轮齿相啮合传动的蜗杆,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上可转动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减速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止回闸阀,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友钦洪宝山卓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天虹阀门科技泉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