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基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余热回收系统及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煤基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余热回收系统及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燃煤发电仍然是我国主要发电方式,所以提高燃煤发电效率对我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蒸汽朗肯循环原理的传统燃煤发电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发电效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较小。而基于布雷顿循环原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具有循环效率高、体积功率密度大等优点,通过与燃煤锅炉相结合,有望大幅提高燃煤发电效率。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动力循环燃煤发电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循环构型方面,而有关系统余热回收方面的研究较少。锅炉排烟温度普遍高于120℃,携带有大量可利用的热能;同时,冷端预冷器中工质放热温度较高,同样蕴含大量可利用热能。如果这两部分低温热能被释放到环境中,会造成大量能量损失。而当前的相关研究较少地考虑低温热能的回收利用,所以现有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发电系统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基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压缩机(1),主压缩机(1)的输出端依次连接低温回热器(2)、高温回热器(3)、锅炉过热气冷壁(4)、低温过热器(5)、高温过热器(6)、高压透平(7)、再热气冷壁(8)、低温再热器(9)、高温再热器(10)和低压透平(11),低压透平(11)排气端依次连接高温回热器(3)、低温回热器(2)、辅助预冷器(12)和预冷器(13),预冷器(13)输出端连接主压缩机(1),完成闭合循环;/n所述的低温回热器(2)冷侧进口同时与主压缩机(3)出口和辅助省煤器(16)进口相连通,低温回热器(2)冷测出口同时与再压缩机(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基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压缩机(1),主压缩机(1)的输出端依次连接低温回热器(2)、高温回热器(3)、锅炉过热气冷壁(4)、低温过热器(5)、高温过热器(6)、高压透平(7)、再热气冷壁(8)、低温再热器(9)、高温再热器(10)和低压透平(11),低压透平(11)排气端依次连接高温回热器(3)、低温回热器(2)、辅助预冷器(12)和预冷器(13),预冷器(13)输出端连接主压缩机(1),完成闭合循环;
所述的低温回热器(2)冷侧进口同时与主压缩机(3)出口和辅助省煤器(16)进口相连通,低温回热器(2)冷测出口同时与再压缩机(14)出口、高温回热器(3)冷测进口和省煤器(15)工质进口相连通,低温回热器(2)热侧进口与高温回热器(3)热侧出口相连通,低温回热器(2)热侧出口同时与再压缩机(14)进口和辅助预冷器(12)工质进口相连通;高温回热器(3)冷测出口与过热气冷壁(4)工质进口相连通,高温回热器(3)热侧进口与低压透平(11)出口相连通;辅助预冷器(12)空气出口与空预器(17)空气进口相连通;辅助省煤器(16)出口与省煤器(15)入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基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预器(17)和辅助省煤器(16)并列布置在省煤器(15)之后的锅炉尾部分隔烟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基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预冷器(12)和空预器(17)依次加热冷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基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省煤器(16)用来加热部分主压缩机(1)出口的低温工质,以回收低温烟气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伟,张纯,乔永强,蒋世希,李红智,姚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