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池。
技术介绍
目前,污水的处理流程大多包含絮凝沉降,即向污水中投放絮凝剂,利用絮凝剂与污水中的悬浮物发生沉降,现有技术中,大多是直接向装有污水的蓄水池中添加絮凝剂,再配合以搅拌设施进行搅拌,以提高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匀效率,但是这种方式由于絮凝剂作用于污水表面,即使在搅拌设施的作用下,位于污水表面的絮凝剂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与蓄水池底部的污水进行充分接触,从而导致絮凝效果不理想,沉降物的形成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池,包括地基以及开设在所述地基上部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侧面安装有若干搅拌杆,所述地基上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驱动杆往复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杆内部中空,驱动杆位于所述蓄水池内部的杆段上开设有与驱动杆内腔相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以及开设在所述地基(1)上部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驱动杆(17),所述驱动杆(17)侧面安装有若干搅拌杆(6),所述地基(1)上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驱动杆(17)往复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杆(17)内部中空,驱动杆(17)位于所述蓄水池内部的杆段上开设有与驱动杆(17)内腔相连通的若干通孔(19),驱动杆(17)位于蓄水池上方的杆段上开设有加药口(16);所述蓄水池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通道(28),蓄水池靠近排水通道(28)一侧壁下部开设有排污口(2),所述排污口(2)内部活动设置有用于封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以及开设在所述地基(1)上部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驱动杆(17),所述驱动杆(17)侧面安装有若干搅拌杆(6),所述地基(1)上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驱动杆(17)往复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杆(17)内部中空,驱动杆(17)位于所述蓄水池内部的杆段上开设有与驱动杆(17)内腔相连通的若干通孔(19),驱动杆(17)位于蓄水池上方的杆段上开设有加药口(16);所述蓄水池底部一侧开设有排水通道(28),蓄水池靠近排水通道(28)一侧壁下部开设有排污口(2),所述排污口(2)内部活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排水口(2)的堵水板(3),所述地基(1)内部开设有驱动腔(4),所述驱动腔(4)内部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堵水板(3)沿所述排水口(2)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排水通道(28)上部转动设置有过滤板(27),所述排水口(2)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过滤板(27)向所述排水口(2)方向转动的第三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安装在地基(1)上部且关于蓄水池对称设置的两组支撑体(8)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支撑体(8)上部的横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7)上端依次贯穿封盖(7)以及横板(9),且驱动杆(17)上安装有第一全齿轮(1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横板(9)底部关于驱动杆(17)对称设置的两组电机(10),每组所述电机(10)输出端均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远离电机(10)的一端穿过横板(9)并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全齿轮(13)啮合的半齿轮(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