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4513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温湿度独立控制与蓄能空调技术相结合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该系统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与外融冰、地源热泵技术结合起来,吊顶辐射板采用18~20℃的冷水,提高了制冷机组的蒸发温度,而且在过渡季节可以考虑利用地下水、地表水或者冷却塔的冷却水作为冷源,即节能、又环保,蓄冰装置外融冰提供3~5℃低温水供给新风机组,可以满足低温送风对冷冻水温度的要求和满足空调避峰运行的要求,更好的发挥冰蓄冷移峰填谷、节省运行费用与提高空调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湿度独立控制与蓄能空调技术相结合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室内温度、湿度的控制是空调系统的主要任务,目前常规的空调系统都是向室内送入经过处理的空气,依靠与室内空气的换热完成温湿度控制。然而单一参数的送风很难实现温度、湿度双参数的控制目标,这往往导致温度、湿度不能同时满足要求。由于温湿度处理的特点不同,同时对这两者进行处理,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该系统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与外融冰、地源热泵技术结合起来,在提高空调系统品质的前提下,实现节能、环保。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温度调节系统和湿度调节系统组成,且二者为两个独立的调节输出系统。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采用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采用大温差送风方式,由新风机组的冷却盘管进行冷冻除湿。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采用辐射制冷方式,在系统末端设置辐射板。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地源热泵机组、蓄冰装置、冰水泵、板式换热器I、板式换热器II、埋地盘管、乙二醇泵、吊顶辐射板,其中该系统的载冷剂回路为地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接蓄冰装置,另一路接板式换热器I,然后二者通过乙二醇泵接回到地源热泵机组的蒸发器,蓄冰装置经冰水泵接板式换热器II,埋地盘管分别与板式换热器I、地源热泵机组的冷凝器相接,吊顶辐射板分别与板式换热器I和地源热泵机组的冷凝器相接。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电制冷机组、蓄冰装置、吊顶辐射板、冰水泵、板式换热器I、板式换热器II、乙二醇泵、吊顶辐射板,冷冻水泵I、冷冻水泵II,其中制冷机组的蒸发器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接蓄冰装置,另一路接板式换热器I,然后二者通过乙二醇泵接回到制冷机蒸发器,蓄冰装置经冰水泵接板式换热器II,板式换热器I与吊顶辐射板相连,吊顶辐射板回水经冷冻水泵I送至板式换热器I进行换热。所述的板式换热器II接新风机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它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方式与外融冰、地源热泵技术结合起来,吊顶辐射板采用18~20℃的冷水,提高了制冷机组的蒸发温度,制冷机组的性能系数COP显著提高,而且在过渡季节可以考虑利用地下水、地表水或者冷却塔的冷却水作为冷源,即节能、又环保。蓄冰装置外融冰提供3~5℃低温水供给新风机组,可以满足低温送风对冷冻水温度的要求和满足空调避峰运行的要求,更好的发挥冰蓄冷移峰填谷、节省运行费用与提高空调品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系统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系统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如图1-2所示,标号1-20分别表示空调水定压装置1、新风机组2、空调水定压装置3、吊顶辐射板4、冷却水定压装置5、冷热水泵I6、冷热水泵II7、冷却水泵8、埋地盘管9、板式换热器I10、板式换热器II11、冰水泵12、蓄冰装置13、乙二醇定压装置14、乙二醇泵15、地源热泵机组16、双工况制冷机组17、冷却塔18、冷冻水泵I19、冷冻水泵II20。标号二通电动开关阀V1、V2,二通电动调节阀V3、V4,手动阀门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温度传感器T1、T2、T3、T4、T5、T6,流量传感器Fi。实施例一冷源采用地(水)源热泵+冰蓄冷外融冰方式,空调末端采用吊顶辐射板+独立新风系统,新风系统采用大温差送风方式。本实施例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吊顶辐射板4、空调水定压装置3、冷热水泵I6、板式换热器I10、新风机组2、空调水定压装置1、冷热水泵II7、乙二醇定压装置14、乙二醇泵15、地源热泵机组16、蓄冰装置13、冰水泵12、板式换热器II11、埋地盘管9、冷却水泵8、冷却水定压装置5。其中的载冷剂回路地源热泵机组16蒸发器的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1接蓄冰装置13,一路通过电动开关阀V2接板式换热器I10,然后汇合后由乙二醇泵15回到地源热泵机组16的蒸发器,蓄冰装置13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3,经冰水泵12进入板式换热器II11,一路通过电动调节阀V4旁通,汇合后回到蓄冰装置13。空调水回路埋地盘管9通过手动阀门F2、F6与板式换热器I10,通过手动阀门F1、F5与地源热泵机组16的冷凝器相接,吊顶辐射板4通过手动阀门F3、F7与板式换热器I10连接,通过F4、F8与地源热泵机组16的冷凝器相接,新风机组2通过手动阀门F9、F10与板式换热器II11相接,通过手动阀门F11、F12与地源热泵机组16冷凝器相接。本实施例在应用时地源热泵机组16夏季白天在供冷工况运行,夜间在制冰工况运行;冬季在供暖工况运行。夏季供冷时开启手动阀门F1、F3、F5、F7、F9、F11,关闭手动阀门F2、F4、F6、F8、F10、F12。系统采用以下运行模式1、夜间低谷电时段,系统运行在制冰模式,载冷剂回路中,地源热泵机组16与乙二醇泵15运行,电动开关阀V1开启,电动开关阀V2、电动调节阀V3与电动调节阀V4关闭;空调水回路停止工作,即冷热水泵I6、冷热水泵II7停止运行。在载冷剂回路中,乙二醇溶液经乙二醇泵15进入地源热泵机组16被制冷后经电动开关阀V1进入蓄冰装置13中,将冷量传给蓄冰装置13内的水使其在盘管外结冰,温度升高后的乙二醇溶液返回乙二醇泵15,进入下一循环。2、白天,蓄冰装置外融冰提供低温冷水供新风机组使用,地源热泵机组16制取温度相对较高的冷水供吊顶辐射板4使用。载冷剂回路中,地源热泵机组16与乙二醇泵15运行,电动开关阀V1关闭,电动开关阀V2开启,从地源热泵机组16的冷凝器出来的乙二醇溶液温度较低,经板式换热器I10与吊顶辐射板4回水进行换热,温度升高后的乙二醇溶液经乙二醇泵15返回地源热泵机组13冷凝器,进入下一循环。新风机组2冷冻水回路中,冷热水泵II7运行,来自新风机组2的空调回水进入板式换热器II11,与蓄冰装置13冰水回路换热,温度降低后送至新风机组2,进入下一循环。与新风机组2回水换热后温度较高的冷水将热量传给蓄冰装置13内的冰,使冰融化,降温后的冷水经冰水泵12进入板式换热器I10,与新风机组2回水进行换热,进入下一循环。电动调节阀V3、V4通过调节来满足负荷变化的要求。冬季供暖时开启手动阀门F2、F4、F6、F8、F10、F12,关闭手动阀门F1、F3、F5、F7、F9、F11。地源热泵机组16在供暖工况运行,电动开关阀V1、电动调节阀V3、电动调节阀V4关闭,电动开关阀V2开启,乙二醇溶液经板式换热器I10与埋地盘管9冷却水进行换热,温度升高后的乙二醇溶液经乙二醇泵15返回地源热泵机组16冷凝器,进入下一循环。来自吊顶辐射板4的空调回水经冷热水泵6,通过手动阀门F4;来自新风机组2的空调回水经冷热水泵I6,通过手动阀门F10,二路相汇合进入地源热泵机组16冷凝器,温度升高后分两路供暖,一路通过手动阀门F8进入吊顶辐射板4,一路通过手动阀门F12进入新风机组2。为了清楚的说明该系统各阀门运行状况,如表1、表2所示。表1地源热泵机组季节切换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温度调节系统和湿度调节系统组成,且二者为两个独立的调节输出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琴叶水泉代焱陈永林韩云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电源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