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451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0:34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锁紧装置,包括空腔髓钉、蜗轮、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空心螺栓和压紧螺栓;空腔髓钉沿纵向设置圆柱形的空腔,空腔髓钉沿横向设置第一通孔,空腔的底部设有供压紧螺栓配合旋入的螺纹孔;蜗轮中部设置第二通孔;蜗轮放置于空腔内部;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均与蜗轮啮合传动;空心螺栓中部设置第三通孔;空心螺栓位于第一通孔内部,其下部螺杆穿过蜗轮中部的第二通孔;压紧螺栓配合穿过空心螺栓中部的第三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设备不需辅助器械定位锁定;简化手术操作步骤,节约了手术时间,设备利用涡轮蜗杆机构形成自锁功能,避免股骨移动时造成退钉现象,可防止空腔髓钉发生旋转,提高了空腔髓钉固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锁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锁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锁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主要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髓内钉固定术。传统的股骨颈骨折固定手术中,通过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空腔髓钉将断裂的股骨头与股骨进行复位固定;在股骨髓内钉固定时,髓内钉远端锁定方式主要采用辅助器械定位、红外定位、磁导航定位进行股骨内固定髓钉锁定。虽然红外定位锁定、磁导航锁定很精确,但是造成手术操作复杂繁琐,并且设备昂贵,无法满足广泛医院机构的医疗条件。锁定辅助器械定位操作简单,但由于髓内钉插入髓腔后会发生轻微偏移,导致定位不准确锁定不牢靠的难题。为了改善此困境,本专利技术专利由髓腔内部弹出蜗杆进行锁定,无需辅助器械定位,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且稳定性良好。现有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时并没有考虑髓钉末端固定装置锁紧问题,并且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时,髓钉上端通过空心螺钉进行固定但是髓钉下端并没有锁紧装置,从而造成髓钉下端稳定性差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锁紧装置,设备不需辅助器械定位锁定;简化手术操作步骤,节约了手术时间,设备利用涡轮蜗杆机构形成自锁功能,避免股骨移动时造成退钉现象,可防止空腔髓钉发生旋转,提高了空腔髓钉固定的稳定性。(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锁紧装置,包括空腔髓钉、蜗轮、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空心螺栓和压紧螺栓;其中,蜗轮、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空心螺栓和压紧螺栓构成锁紧装置;空腔髓钉沿纵向设置圆柱形的空腔,空腔髓钉沿横向设置第一通孔,空腔的中轴线与第一通孔的中轴线垂直相交,其中,空腔的底部设有供压紧螺栓配合旋入的螺纹孔;蜗轮中部设置第二通孔;蜗轮放置于空腔内部,并位于第一通孔上方;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分别由第一通孔两端伸入蜗轮下方,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均与蜗轮啮合传动;空心螺栓中部设置第三通孔;空心螺栓位于第一通孔内部,其下部螺杆穿过蜗轮中部的第二通孔,并且空心螺栓底部压紧空腔的底部;压紧螺栓配合穿过空心螺栓中部的第三通孔,压紧螺栓底部配合旋入螺纹孔内部,压紧螺栓的螺母压紧空心螺栓的上端。优选的,蜗轮外周与空腔内周相切。本专利技术中,设备不需辅助器械定位锁定;简化手术操作步骤,节约了手术时间;设备利用锁紧装置形成自锁功能,可避免股骨移动时造成退钉现象;空腔髓钉下端双侧弹出第一蜗杆以及第二蜗杆,可防止空腔髓钉发生旋转,提高了空腔髓钉固定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锁紧装置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锁紧装置,包括空腔髓钉1、蜗轮2、第一蜗杆3、第二蜗杆4、空心螺栓5和压紧螺栓6;其中,蜗轮2、第一蜗杆3、第二蜗杆4、空心螺栓5和压紧螺栓6构成锁紧装置空腔髓钉1沿纵向设置圆柱形的空腔11,空腔髓钉1沿横向设置第一通孔12,空腔11的中轴线与第一通孔12的中轴线垂直相交,其中,空腔11的底部设有供压紧螺栓6配合旋入的螺纹孔13;蜗轮2中部设置第二通孔;蜗轮2放置于空腔11内部,并位于第一通孔12上方;第一蜗杆3和第二蜗杆4分别由第一通孔12两端伸入蜗轮2下方,第一蜗杆3和第二蜗杆4均与蜗轮2啮合传动;空心螺栓5中部设置第三通孔;空心螺栓5位于第一通孔12内部,其下部螺杆穿过蜗轮2中部的第二通孔,并且空心螺栓5底部压紧空腔11的底部;压紧螺栓6配合穿过空心螺栓5中部的第三通孔,压紧螺栓6底部配合旋入螺纹孔13内部,压紧螺栓6的螺母压紧空心螺栓5的上端。在股骨内固定手术中,首先加压植入空腔髓钉1,空腔髓钉1锁定位置的蜗轮2配合第一蜗杆3和第二蜗杆4;当空腔髓钉1植入股骨后,股骨头通过空心螺栓5与空腔髓钉1进行锁定,在空腔髓钉1下端通过蜗轮2、第一蜗杆3以及第二蜗杆4进行锁定,再通过压紧螺栓6压紧空心螺栓5从而限制蜗轮2的转动,从而将蜗轮2、第一蜗杆3以及第二蜗杆4进行锁定空腔髓钉1下端,限制了空腔髓钉1的移动,从而保证了空腔髓钉1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设备不需辅助器械定位锁定;简化手术操作步骤,节约了手术时间;设备利用锁紧装置形成自锁功能,可避免股骨移动时造成退钉现象;空腔髓钉1下端双侧弹出第一蜗杆3以及第二蜗杆4,可防止空腔髓钉1发生旋转,提高了空腔髓钉1固定的稳定性。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蜗轮2外周与空腔11内周相切,蜗轮2不会在空腔11内部晃动,更加稳定。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腔髓钉(1)、蜗轮(2)、第一蜗杆(3)、第二蜗杆(4)、空心螺栓(5)和压紧螺栓(6);其中,蜗轮(2)、第一蜗杆(3)、第二蜗杆(4)、空心螺栓(5)和压紧螺栓(6)构成锁紧装置;/n空腔髓钉(1)沿纵向设置圆柱形的空腔(11),空腔髓钉(1)沿横向设置第一通孔(12),空腔(11)的中轴线与第一通孔(12)的中轴线垂直相交,其中,空腔(11)的底部设有供压紧螺栓(6)配合旋入的螺纹孔(13);/n蜗轮(2)中部设置第二通孔;蜗轮(2)放置于空腔(11)内部,并位于第一通孔(12)上方;第一蜗杆(3)和第二蜗杆(4)分别由第一通孔(12)两端伸入蜗轮(2)下方,第一蜗杆(3)和第二蜗杆(4)均与蜗轮(2)啮合传动;/n空心螺栓(5)中部设置第三通孔;空心螺栓(5)位于第一通孔(12)内部,其下部螺杆穿过蜗轮(2)中部的第二通孔,并且空心螺栓(5)底部压紧空腔(11)的底部;/n压紧螺栓(6)配合穿过空心螺栓(5)中部的第三通孔,压紧螺栓(6)底部配合旋入螺纹孔(13)内部,压紧螺栓(6)的螺母压紧空心螺栓(5)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股骨颈骨折内固定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腔髓钉(1)、蜗轮(2)、第一蜗杆(3)、第二蜗杆(4)、空心螺栓(5)和压紧螺栓(6);其中,蜗轮(2)、第一蜗杆(3)、第二蜗杆(4)、空心螺栓(5)和压紧螺栓(6)构成锁紧装置;
空腔髓钉(1)沿纵向设置圆柱形的空腔(11),空腔髓钉(1)沿横向设置第一通孔(12),空腔(11)的中轴线与第一通孔(12)的中轴线垂直相交,其中,空腔(11)的底部设有供压紧螺栓(6)配合旋入的螺纹孔(13);
蜗轮(2)中部设置第二通孔;蜗轮(2)放置于空腔(11)内部,并位于第一通孔(12)上方;第一蜗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军军吕嘉罗伟冯毅吕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