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及电动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49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2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及电动窗帘,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动窗帘传动载体调节不方便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动窗帘包括轨道及传动箱,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体,传动箱与轨道端部滑动对接,调节螺体与传动箱螺纹连接且调节螺体的内端顶在轨道的端部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动箱及轨道之间设置调节螺体,传动载体张紧的调节精确度高,精准性好且调节过程快速、方便。

Transmission carrier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electric curtain of electric cur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及电动窗帘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家居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及电动窗帘。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家居进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民选择使用电动窗帘。电动窗帘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对窗帘进行开和关的操作,一般采用钢丝绳传动及同步带传动。目前,公知的电动窗帘如中国专利遥控电动窗帘(申请号:952440946)提到的一种电动窗帘,它包括导轨装置、张紧装置、电机装置和控制装置,导轨装置包括导轨和滑动件,导轨的尾部装有张紧装置,头部装有与电机装置连接的驱动轮,张紧装置上的滑轮与驱动轮之间跨绕有能够正、反向运动的闭合拉绳,拉绳上固连有能随之运动的滑动件,电机的开闭由红外线遥控装置控制。另外在中国专利改良的电动窗帘(申请号:942220218)中,该改良的电动窗帘,以皮带取代传统之绳索,其结构上之改良在于:轨道之两端分别设有一主动齿轮与一导轮,皮带系统设于该主动齿轮与该导轮之间,与主动齿轮连接;各导引件均设有一齿状之啮接面与该皮带啮接,使之得确实传动,而该导轮则得受一调整件连动以改变其与该主动齿轮间之间距,以便于皮带绕设于主动齿轮与导轮上,皮带绕设后,复将调整件往外移动,以撑紧皮带。现有市面上的电动窗帘一般包括由主、副传动箱、导轨、皮带、皮带连接头、滑车及吊轮组成。上述遥控电动窗帘虽然提高了窗帘的智能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用拉绳,传动效率低;拉绳的张紧装置设置得较为复杂,不仅增加制造成本,且给安装及客户使用均带来不便。而改良的电动窗帘虽然用皮带代替了拉绳,在传动效率及效果上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皮带的安装要比拉绳的安装复杂得多,皮带需要适当的工具对其进行裁切以形成驱动部分来推动滑车,皮带两端形成闭环前,需要先组装导轨,将皮带安放在导轨的槽内且套设于主、副传动箱的主、从带轮上,通过特殊的连接件和工具对皮带两头进行连接,而一旦皮带形成闭环,为了使得皮带处于撑紧状态,就需要调节主、从带轮的距离,在改良的电动窗帘中,导轮则是受一调整件连动以改变其与该主动齿轮间之间距。上述调整件的具有一座身、一座部系自该座身向上延伸,该座身底面凹设一轴向之长槽,一嵌部,设于座身底面并与该长槽连通,一螺帽系嵌固于该嵌部;该调整件系以其座身卡止于该套件之槽孔底缘,该座部系自该槽孔穿伸于该容室内,该导轮系枢套于该底座,一螺栓,系穿设于该套件之穿孔,得以C形扣夹夹扣该穿孔上,该螺栓螺接于该螺帽,旋转该螺栓时,得带动该调整件沿该槽孔前后滑动。上述改良的电动窗帘的导轮与主动齿轮的调节机构结构过于复杂,安装不便,调节不便。另外在电动窗帘的使用过程中,长期使用,也可能导致皮带变宽而影响电动窗帘的正常使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安装及调节方便的电动窗帘皮带调节机构及电动窗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电动窗帘所存在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电动窗帘的皮带调节机构及电动窗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电动窗帘包括轨道及传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体,传动箱与轨道端部滑动对接,调节螺体与传动箱螺纹连接且调节螺体的内端顶在轨道的端部端面上。传动箱与轨道滑动对接,因此传动箱能沿着轨道来回移动。旋转调节螺体,调节螺体与传动箱的旋转运动能转化为直线运动,因此能改变传动箱与轨道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调节螺体能对传动箱与轨道的位置进行精确调整,给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如传动带、传动绳或者传动绳与传动带的结合,下同)安装及调节带来极大的方便。当轨道为直线轨道时,传动箱就沿着轨道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优选地,所述的传动箱包括轨道对接部,轨道对接部套接在轨道端部上,传动箱上开设有贯通外界与轨道对接部的螺孔,调节螺体与螺孔螺纹连接其内端顶在轨道的端面上。螺孔带有内螺纹,调节螺体上开设有与螺孔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轨道的截面尺寸小于轨道对接部的截面尺寸,轨道对接部具有槽腔,轨道的端部(具有一定的长度,1cm-50cm)插接在轨道对接部的槽腔内,两者能相对滑动。传动箱还包括了传动轮安装部,改变轨道对接部与轨道之间的位置,就能改变两个传动轮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轻易对套设在两个传动轮上的传动载体(如传动带、传动绳或者传动绳与传动带的结合)进行松紧调节,且调节精度高。优选地,所述的调节螺体为自攻螺钉或调节螺杆。优选地,所述的轨道对接部由塑料材质制备而成。优选地,所述的轨道对接部与轨道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导向机构,所述的限位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箱(轨道对接部)上的第一导向柱及设置在轨道上的与第一导向柱适配的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柱呈方状条形,设置在轨道对接部的槽腔底部中间位置。优选地,所述的限位导向机构还包括位于轨道侧部沿着轨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槽,传动箱上对应的设置有与第二导向槽适配的第二导向柱。传动箱的轨道对接部的内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导向柱。轨道的两个侧面上、下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槽,轨道对接部的内侧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各第二导向槽适配的第二导向柱。优选地,所述的轨道对接部与轨道之间还设置有轨道张紧机构,所述的轨道张紧机构包括张紧器,轨道具有两个之间存在间隙且从轨道侧部延展出的第一凸沿,传动箱上对应位置设有两个第二凸沿,张紧器能将第一凸沿及第二凸沿夹紧。优选地,所述的传动箱上设置两个调节螺体。优选地,所述的传动箱为主传动箱或副传动箱,主传动箱及副传动箱分别设置在轨道的两端,主传动箱及副传动箱上对应设置有主传动轮及从传动轮,主传动轮及从传动轮套接有传动载体,主传动箱及副传动箱上至少一个设置传动载体调节机构。优选地,所述的传动载体为传动带、传动绳或者传动带和传动绳的结合。电动窗帘,包括轨道、主传动箱及副传动箱,主传动箱及副传动箱内分别设置有主传动轮及从传动轮,主传动轮及从传动轮上套设有传动载体,电动窗帘还包括设置在主传动箱或副传动箱与对应轨道端部之间的上述传动载体调节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传动箱及轨道之间设置调节螺体,调节螺体的内端顶在轨道端面,通过旋转调节螺体实现传动箱与轨道之间的位置改变,从而改变两个传动轮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传动载体(传动带、传动绳或者传动带和传动绳的结合)的张紧,传动载体张紧的调节精确度高,精准性好且调节过程快速、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动窗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动窗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传动箱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轨道和轨道对接部对接处的截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轨道对接部截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轨道截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动窗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爆炸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传动带、传动绳与窗帘轨道之间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去除轨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轨道;2、主传动轮;3、从传动轮;4、主传动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电动窗帘包括轨道及传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体,传动箱与轨道端部滑动对接,调节螺体与传动箱螺纹连接且调节螺体的内端顶在轨道的端部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电动窗帘包括轨道及传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体,传动箱与轨道端部滑动对接,调节螺体与传动箱螺纹连接且调节螺体的内端顶在轨道的端部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箱包括轨道对接部,轨道对接部套接在轨道端部上,传动箱上开设有贯通外界与轨道对接部的螺孔,调节螺体与螺孔螺纹连接其内端顶在轨道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螺体为自攻螺钉或调节螺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对接部由塑料材质制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对接部与轨道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导向机构,所述的限位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箱上的第一导向柱及设置在轨道上的与第一导向柱适配的第一导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窗帘的传动载体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导向机构还包括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王会军缪一烽干东君盛凯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标浙江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