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饮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442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3:22
一种即饮供水系统,属于生活给水技术领域。所述即饮供水系统设有开水茶炉、开水龙头、开水总管、供水管、换热器、换热器给水管、即饮水龙头和温水龙头;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及包覆于所述换热管外的冷却水套;所述开水茶炉、开水总管、开水龙头依次连接形成开水流道;所述开水茶炉、开水总管、换热管、即饮水龙头顺序连接形成即饮水流道;所述供水管、换热器给水管、冷却水套、温水龙头顺序连接形成冷却水温水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解决开水龙头出水温度高不能及时饮用的问题,达到了既让饮水人员快速喝到适宜温度的饮用水,又节能环保的目的。

A drinking wat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饮供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即饮供水系统,属于生活给水

技术介绍
在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饮水供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设置于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学生食堂等处的饮水供水系统大多采用开水茶炉,当需要冲泡茶饮时,从开水龙头处取用开水,但是,当课间师生需要马上饮用水时,由于开水龙头流出的水温度很高,不能及时饮用,需要放置在水杯内使其自然降温至40-55℃,一方面,自然降温时间长,不能满足课间师生饮水需求,另一方面,自然降温过程热能散发到周围环境中,是一种能源浪费现象,不利于节能环保。为了能既让饮水人员快速喝到适宜温度的饮用水,又节能环保,创新研发一种即饮供水系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即饮供水系统,旨在通过对饮水供水系统的优化设计,解决开水龙头出水温度高不能及时饮用的问题,达到既让饮水人员快速喝到适宜温度的饮用水,又节能环保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即饮供水系统,设有开水茶炉、开水龙头、开水总管、供水管、换热器、换热器给水管、即饮水龙头和温水龙头;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及包覆于所述换热管外的冷却水套;所述开水茶炉、开水总管、开水龙头依次连接形成开水流道;所述开水茶炉、开水总管、换热管、即饮水龙头顺序连接形成即饮水流道;所述供水管、换热器给水管、冷却水套、温水龙头顺序连接形成冷却水温水流道。上述即饮供水系统,在所述即饮水流道中还设有第一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磁阀布置在换热管的进水口端,所述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换热管的出水口端。上述即饮供水系统,在所述冷却水温水流道中还设置第二电磁阀和储水器,所述第二电磁阀布置在冷却水套的进水口端,所述储水器的进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冷却水套的出水口端连接。上述即饮供水系统,还设有开水茶炉的第一补水流道,所述开水茶炉的第一补水流道由开水茶炉、补水总管、第一连接管、第一补水阀、储水器出水管和储水器顺序连接形成。上述即饮供水系统,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第一过滤器。上述即饮供水系统,还设有开水茶炉的第二补水流道,所述开水茶炉的第二补水流道由开水茶炉、补水总管、第二补水阀、供水管顺序连接形成。上述即饮供水系统,还设有直饮水水道,所述直饮水水道由供水管、第二补水阀、第二过滤器、直饮水龙头顺序连接形成。上述即饮供水系统,所述换热管为蛇形管。上述即饮供水系统,在所述储水器、开水总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外侧均设置保温层。上述即饮供水系统,所述即饮水龙头流出的饮用水温度为40-5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即饮供水系统,它设置了由开水茶炉、开水总管、开水龙头依次连接而成的开水流道,当需要开水冲泡茶饮时可以方便地从开水龙头处取用开水;本技术还设置了由开水茶炉、开水总管、第一电磁阀、换热管、温度传感器和即饮水龙头顺序连接而成的即饮水流道,当需要即时饮用水时可以方便地从即饮水龙头处取用即饮水;本技术还设置了由供水管、第二补水阀、第二过滤器、直饮水龙头顺序连接而成的直饮水水道,当需要常温饮用水时可以方便地从直饮水龙头处取用直饮水;另外,本技术还设有由供水管、换热器给水管、冷却水套、温水龙头顺序连接而成的冷却水温水流道,并在冷却水温水流道中设置储水器,储水器中的温水还可用于为开水茶炉补水或日常洗漱、食堂做饭等,有利于节能环保。综上所述,本技术解决了开水龙头出水温度高不能及时饮用的问题,达到了既让饮水人员快速喝到适宜温度的饮用水,又节能环保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即饮供水系统示意图;图2是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开水茶炉,2、开水龙头,3、直饮水龙头,4、开水总管,5、第一电磁阀,6、第一过滤器,7、第一补水阀,8、第二过滤器,9、第二补水阀,10、供水管,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电磁阀,13、换热器给水管,14、即饮水龙头,15、储水器出水管,16、温水龙头,17、储水器,18、温度传感器,19、第二连接管,20、换热器,20-1、换热管,20-2、冷却水套,20-2-1、温水出口,20-2-2、冷却水入口,21、补水总管,22、保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看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即饮供水系统,其组成中包括开水茶炉1、开水龙头2、开水总管4、供水管10,组成中还包括换热器20,所述换热器20包括换热管20-1及包覆于所述换热管20-1外的冷却水套20-2,所述开水茶炉1、所述开水总管4、所述开水龙头2依次连接形成开水流道,当饮水人员需要开水冲泡茶饮是可以方便的从所述开水龙头出取用开水。参看图1、图2,在本技术所述的即饮供水系统中,开水茶炉1、开水总管4、第一电磁阀5、换热管20-1、温度传感器18、即饮水龙头14顺序连接形成即饮水流道;供水管10、第二电磁阀12、换热器给水管13、冷却水套20-2、第二连接管19、储水器17、温水总管15、温水龙头16顺序连接形成冷却水温水流道;开水茶炉1、所述补水总管21、第一连接管11、第一补水阀7、储水器出水管15、储水器17顺序连接形成开水茶炉1的第一补水流道,并在第一连接管11管段上设置第一过滤器6,因此可以更好的改善饮用水水质;所述换热管20-1为蛇形管,使换热器20的结构更紧凑、热交换更充分;当饮水人员特别是在校师生需要课间饮水时,打开即饮水龙头14,温度传感器18探测换热管20-1出口处的水温,如果水温不在40-55℃范围内,则第一电磁阀5和/或第二电磁阀12通电、相应水路接通水流,换热器20进行热交换,当换热管20-1出口处水温处在40-55℃范围内,第一电磁阀5和/或第二电磁阀12断电、相应水路截断水流,换热器20停止热交换,这样,数秒就可以方便地从即饮水龙头14处取到40-55℃的即饮水了,满足课间短时间快速饮水要求;另外,冷却水从换热器20下部设置的冷却水入口20-2-2进入冷却水套,自下向上逆流流经所述换热管20-1外部,与所述换热管20-1内流动的开水充分进行热交换,到达设置在换热器上部的温水出口20-2-1,再经过第二连接管19到达储水器内,冷却水经过换热器后温度升高并储存于储水器17内,可供开水茶炉补水或日常洗漱、食堂做饭等,有利于节能环保。参看图1,在本技术所述的即饮供水系统中,所述供水管10、所述第二补水阀9、第二过滤器8、直饮水龙头3顺序连接形成直饮水水道,这样,数秒就可以方便的从直饮水龙头3处取到饮用冷水了,满足课间短时间快速饮水的要求。参看图1,在本技术所述的即饮供水系统中,所述储水器17、开水总管4、第一连接管11和第二连接管19的外侧均设置保温层22,以阻止高温水的热量散失,这样更有利于节能环保。参看图1,在本技术所述的即饮供水系统中,所述开水茶炉1、补水总管21、第二补水阀9、供水管10顺序连接形成开水茶炉1的第二补水流道,当储水器17内没有可用的温水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饮供水系统,其特征是,它设有开水茶炉(1)、开水龙头(2)、开水总管(4)、供水管(10)、换热器(20)、换热器给水管(13)、即饮水龙头(14)和温水龙头(16);所述换热器(20)包括换热管(20-1)及包覆于所述换热管(20-1)外的冷却水套(20-2);所述开水茶炉(1)、开水总管(4)、开水龙头(2)依次连接形成开水流道;所述开水茶炉(1)、开水总管(4)、换热管(20-1)、即饮水龙头(14)顺序连接形成即饮水流道;所述供水管(10)、换热器给水管(13)、冷却水套(20-2)、温水龙头(16)顺序连接形成冷却水温水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饮供水系统,其特征是,它设有开水茶炉(1)、开水龙头(2)、开水总管(4)、供水管(10)、换热器(20)、换热器给水管(13)、即饮水龙头(14)和温水龙头(16);所述换热器(20)包括换热管(20-1)及包覆于所述换热管(20-1)外的冷却水套(20-2);所述开水茶炉(1)、开水总管(4)、开水龙头(2)依次连接形成开水流道;所述开水茶炉(1)、开水总管(4)、换热管(20-1)、即饮水龙头(14)顺序连接形成即饮水流道;所述供水管(10)、换热器给水管(13)、冷却水套(20-2)、温水龙头(16)顺序连接形成冷却水温水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饮供水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即饮水流道中还设有第一电磁阀(5)和温度传感器(18),所述第一电磁阀(5)布置在换热管(20-1)的进水口端,所述温度传感器(18)布置在换热管(20-1)的出水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饮供水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冷却水温水流道中还设置第二电磁阀(12)和储水器(17),所述第二电磁阀(12)布置在冷却水套(20-2)的进水口端,所述储水器(17)的进水口通过第二连接管(19)与冷却水套(20-2)的出水口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饮供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冀春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