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泵舱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426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泵舱加热系统。该系统包括锅炉和与锅炉出汽阀连接的通汽管,所述通汽管上设有主进汽阀,所述主进汽阀连接有分若干分进汽阀,每一分进汽阀与一设置在泵舱内的蒸汽加热器的进汽口连接,每一蒸汽加热器的出汽口连接有一分回汽阀,所述分回汽阀与主回汽阀连接,所述主回汽阀连接有回汽管,所述回汽管与机舱热水井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航行状态下没有其他能耗,最大限度利用了废气锅炉的热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货泵、扫货泵及管路内货液不会结晶,从而使泵舱设备保持在良好的备用状态,泵体及机械密封等不会因货物结晶膨胀而损坏。使用后不需要放空货泵、扫货泵及管路内的货液,减轻船员工作强度,并减少了货损。

A heating system for ship pump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泵舱加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加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泵舱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冬季来临,长江及以北方地区气温寒冷,有些货品在低温下易于结晶,船舶泵舱内设有装卸设备及管路,装卸设备包括货泵和扫货泵等,如货物出现结晶现象,泵体及机械密封等会因货物结晶膨胀而损坏,所以,一般在每次装卸货之后,需要船员将货泵和扫货泵及管路内的货物放空,货物放空操作工作量较大,这样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放空操作时不免造成一定货损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船舶泵舱加热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泵舱加热系统,包括锅炉和与锅炉出汽阀连接的通汽管,所述通汽管上设有主进汽阀,所述主进汽阀连接有分若干分进汽阀,每一分进汽阀与一设置在泵舱内的蒸汽加热器的进汽口连接,每一蒸汽加热器的出汽口连接有一分回汽阀,所述分回汽阀与主回汽阀连接,所述主回汽阀连接有回汽管,所述回汽管与机舱热水井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加热器包括与分进汽阀连接的进汽管和与分回汽阀连接的出汽管,所述进汽管和出汽管分别与进汽总管和出汽总管连接,所述进汽总管和出汽总管的两端均密封设置,所述进汽总管和出汽总管的侧部之间连接有多个分汽管,所述多个分汽管侧部连接有换热翅片组件。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加热器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部中空,其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所述进汽总管和出汽总管均竖向设置在框体的外侧,所述分汽管穿插框体设置,所述换热翅片组件设置在开口内侧。进一步的,所述进汽总管与出汽总管同侧设置,每一分汽管在框体内侧呈U型状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进汽总管与出汽总管外侧固定有若干连接板。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竖截面呈矩形状。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加热器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泵舱的侧壁上。进一步的,两个蒸汽加热器相对设置在泵舱内的货泵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分进汽阀与进汽管之间以及分回汽阀与出汽管之间均通过蒸汽胶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锅炉包括废气锅炉和/或燃油锅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航行状态下没有其他能耗,最大限度利用了废气锅炉的热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货泵、扫货泵及管路内货液不会结晶,从而使泵舱设备保持在良好的备用状态,泵体及机械密封等不会因货物结晶膨胀而损坏。使用后不需要放空货泵、扫货泵及管路内的货液,减轻船员工作强度,并减少了货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船舶泵舱加热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蒸汽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A向竖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泵舱加热系统,该系统包括锅炉,锅炉可以单独采用废气锅炉1,也可以单独采用燃油锅炉2,更优先的是将废气锅炉1和燃油锅炉2都接入系统,在机动航行时,利用废气锅炉1产生的蒸汽加热,在锚泊或靠岸器件,利用燃油锅炉2产生的蒸汽加热。废气锅炉1上连接有出汽阀V1,燃油锅炉2连接有出汽阀V2,出汽阀V1和出汽阀V2均和通汽管3连接,打开出汽阀V1,即可由废气锅炉1向通汽管3供汽,打开出汽阀V2,即可由燃油锅炉向通汽管3供汽。在通汽管3上设有主进汽阀V3,主进汽阀V3连接有分若干分进汽阀V4,每一个分进汽阀V4与一个设置在泵舱4内的蒸汽加热器5的进汽口连接,每一蒸汽加热器5的出汽口连接有一分回汽阀V5,分回汽阀V5与分回汽阀V5连接,主回汽阀V6连接有回汽管6,回汽管6与机舱热水井7连接。废气锅炉1或燃油锅炉2产生的蒸汽依次经通汽管3、主进汽阀V3和分进汽阀V4通入蒸汽加热器5,使蒸汽加热器5对周围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依次经分回汽阀V5、分回汽阀V5和回汽管6通入机舱热水井7,利用剩余的热能对机舱热水井内的水加热。如图2和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蒸汽加热器5包括进汽管51和出汽管52,其中,进汽管51与分进汽阀V4连接,出汽管52与分回汽阀V5连接,分进汽阀V4与进汽管51之间以及分回汽阀V5与出汽管52之间均优选通过蒸汽胶管9连接。进汽管51和出汽管52分别与进汽总管53和出汽总管54连接,进汽总管53和出汽总管54的两端均密封设置,在进汽总管53和出汽总管54侧部之间连接有多个分汽管55,为了确保加热效果,在多个分汽管55侧部连接有换热翅片组件56,换热翅片组件56可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热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蒸汽加热器5还包括框体57,框体57的竖截面优选呈矩形状。框体57内部中空,其两侧分别设有开口,进汽总管53和出汽总管54均竖向设置在框体57的外侧,分汽管55穿插框体57设置,换热翅片组件57设置在开口内侧。作为优选实施例,进汽总管53与出汽总管54同侧设置,每一根分汽管55在框体56内侧呈U型状设置。为了提高稳定性,在进汽总管53与出汽总管54外侧固定有若干连接板58。蒸汽经进汽管51进入至进汽总管53内,然后进入各个分汽管55内,进而实现对空气加热,然后从分汽管55、出汽总管54和出汽管52流出本蒸汽加热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蒸汽加热器5优选为两个,两个蒸汽加热器5优选分别固定在泵舱4的侧壁上。并且,两个蒸汽加热器5相对设置在泵舱4内的货泵8的两侧。蒸汽加热器5并不限于两个,可根据不同泵舱4的空间大小进行增减。应用例:本系统使用在南练9轮后,在南京至大连航行期间,机舱废气锅炉(蒸发量0.475T/小时),压力为0.2MPa,两台蒸汽加热器同时使用,蒸汽压力降到0.1MPa,蒸汽加热器表面温度可至89℃,加热24小时后,可使泵舱底部温度保持在18.6℃,最终在室外温度零下6℃环境下,使泵舱4底层的温度保持在26.4℃,泵舱4中间层的温度保持在22.4℃,泵舱4上层的温度保持在14.2℃。在锚泊期间,采用燃气锅炉2对蒸汽加热器5供汽加热,泵舱4的底层温度约下降8℃,达18℃左右。取得了良好的加热效果,满足货物结晶温度以上要求。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未具体描述的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泵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和与锅炉出汽阀连接的通汽管,所述通汽管上设有主进汽阀,所述主进汽阀连接有分若干分进汽阀,每一分进汽阀与一设置在泵舱内的蒸汽加热器的进汽口连接,每一蒸汽加热器的出汽口连接有一分回汽阀,所述分回汽阀与主回汽阀连接,所述主回汽阀连接有回汽管,所述回汽管与机舱热水井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泵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和与锅炉出汽阀连接的通汽管,所述通汽管上设有主进汽阀,所述主进汽阀连接有分若干分进汽阀,每一分进汽阀与一设置在泵舱内的蒸汽加热器的进汽口连接,每一蒸汽加热器的出汽口连接有一分回汽阀,所述分回汽阀与主回汽阀连接,所述主回汽阀连接有回汽管,所述回汽管与机舱热水井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泵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器包括与分进汽阀连接的进汽管和与分回汽阀连接的出汽管,所述进汽管和出汽管分别与进汽总管和出汽总管连接,所述进汽总管和出汽总管的两端均密封设置,所述进汽总管和出汽总管的侧部之间连接有多个分汽管,所述多个分汽管侧部连接有换热翅片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泵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器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部中空,其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所述进汽总管和出汽总管均竖向设置在框体的外侧,所述分汽管穿插框体设置,所述换热翅片组件设置在开口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忠良吴树民王强吴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盛航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