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416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包括LED灯本体、红外线感应器、电源线、灯泡、调节旋钮、遮尘板、连接杆、万向头、安装杆、玻璃灯罩以及转动柱,LED灯本体下端面安装有灯泡,LED本体右侧设置红外线感应器,LED灯本体环形侧面连接有电源线,LED灯本体上侧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环形侧面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右侧安装有万向头,万向头右侧连接有连接杆,转动柱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遮尘板,遮尘板上端面安装有调节旋钮,转动柱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调节旋钮,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的LED灯感应方位固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调节效果好,感应效果佳。

A kind of gradual brightness LED lamp with separation of induction and illu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
本技术是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属于LED灯

技术介绍
LED灯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LED灯具作为现代生活、办公等场所的替代光源,相比传统白炽灯,因其具有节能省电、寿命长等优点,已经被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LED灯感应效果较差,现有的感应LED灯的照明特点都是红外线感应器的方向与LED的照亮方向相同,红外线感应器较为固定不能进行灵活调整,现在急需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调节效果好,感应效果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包括角度调节机构、LED灯本体、红外线感应器、电源线以及灯泡,所述LED灯本体上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LED本体右侧设置红外线感应器,所述LED灯本体下端面安装有灯泡,所述LED灯本体环形侧面连接有电源线,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钮、遮尘板、连接杆、万向头、安装杆、玻璃灯罩以及转动柱,所述LED灯本体上侧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环形侧面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右侧安装有万向头,所述万向头右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转动柱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遮尘板,所述遮尘板上端面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转动柱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调节旋钮。进一步地,所述LED灯本体上端面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转动柱与轴承座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右端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万向头与弧形槽相匹配,所述连接杆通过万向头与安装杆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旋钮环形侧面套设有防滑套。进一步地,所述玻璃灯罩环形侧面设置有印花图案,所述玻璃灯罩外表面粘贴有护眼薄膜。进一步地,所述灯泡设置为节能型LED灯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因本技术添加了调节旋钮、遮尘板、连接杆、万向头、安装杆、玻璃灯罩以及转动柱,该设计能够调节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的LED灯的感应角度,解决了原有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的LED灯感应方位固定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感应便捷性。因LED灯本体上端面安装有轴承座,转动柱与轴承座相匹配,该设计有利于转动柱受力旋转,因安装杆右端面开设有弧形槽,万向头与弧形槽相匹配,连接杆通过万向头与安装杆相连接,该设计有利于连接杆进行角度调节,因调节旋钮环形侧面套设有防滑套,该设计有利于调节旋钮受力转动,因玻璃灯罩环形侧面设置有印花图案,玻璃灯罩外表面粘贴有护眼薄膜,该设计有利于玻璃灯罩的透光效果,因灯泡设置为节能型LED灯泡,该设计有利于节能使用,本技术结构合理,调节效果好,感应效果佳。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中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中中角度调节机构的正视剖面图;图中:1-角度调节机构、2-LED灯本体、3-红外线感应器、4-电源线、5-灯泡、11-调节旋钮、12-遮尘板、13-连接杆、14-万向头、15-安装杆、16-玻璃灯罩、17-转动柱、171-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包括角度调节机构1、LED灯本体2、红外线感应器3、电源线4以及灯泡5,LED灯本体2上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1,LED灯本体2右侧连接有红外线感应器3,LED灯本体2下端面安装有灯泡5,LED灯本体2环形侧面连接有电源线4。角度调节机构1包括调节旋钮11、遮尘板12、连接杆13、万向头14、安装杆15、玻璃灯罩16以及转动柱17,LED灯本体2上侧设置有转动柱17,转动柱17环形侧面连接有安装杆15,安装杆15右侧安装有万向头14,万向头14右侧连接有连接杆13,转动柱17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遮尘板12,遮尘板12上端面安装有调节旋钮11,转动柱17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调节旋钮11,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的LED灯感应方位固定的问题。LED灯本体2上端面安装有轴承座171,转动柱17与轴承座171相匹配,该设计有利于转动柱17受力旋转,安装杆15右端面开设有弧形槽,万向头14与弧形槽相匹配,连接杆13通过万向头14与安装杆15相连接,该设计有利于连接杆13进行角度调节,调节旋钮11环形侧面套设有防滑套,该设计有利于调节旋钮11受力转动,玻璃灯罩16环形侧面设置有印花图案,玻璃灯罩16外表面粘贴有护眼薄膜,该设计有利于玻璃灯罩16的透光效果,灯泡5设置为节能型LED灯泡5,该设计有利于节能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握住调节旋钮11进行旋转,调节旋钮11带动转动柱17进行旋转,转动柱17受力在轴承座171上旋转并带动安装杆15进行旋转,安装杆15带动连接杆13进行旋转,连接杆13带动红外线感应器3进行旋转,当红外线感应器3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旋转,然后转动连接杆13,连接杆13在万向头14的作用下进行角度调节,当红外线感应器3处于合适角度时,停止调整,提高了本技术的感应便捷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包括角度调节机构、LED灯本体、红外线感应器、电源线以及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本体上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LED本体右侧设置红外线感应器,所述LED灯本体下端面安装有灯泡,所述LED灯本体环形侧面连接有电源线;/n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钮、遮尘板、连接杆、万向头、安装杆、玻璃灯罩以及转动柱,所述LED灯本体上侧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环形侧面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右侧安装有万向头,所述万向头右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转动柱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遮尘板,所述遮尘板上端面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转动柱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调节旋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包括角度调节机构、LED灯本体、红外线感应器、电源线以及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本体上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LED本体右侧设置红外线感应器,所述LED灯本体下端面安装有灯泡,所述LED灯本体环形侧面连接有电源线;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旋钮、遮尘板、连接杆、万向头、安装杆、玻璃灯罩以及转动柱,所述LED灯本体上侧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环形侧面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右侧安装有万向头,所述万向头右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转动柱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遮尘板,所述遮尘板上端面安装有调节旋钮,所述转动柱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调节旋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应与照明分离式渐变亮度LED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盼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韦尔达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