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则林专利>正文

水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9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床垫,由胎体1、水2、布套3、进(排)水管4、进(排)气管5、加热元件6组成。胎体1中预先填入具海绵体网状结构的材料例如常见的海绵7。这样,利用海绵7对水2的波动性的阻尼作用,对普通水床垫双人睡时的相互波动影响能有效抑制,并且不削弱水床完全适应人体曲线及睡姿变化的优势。(*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床垫,由胎体、水、布套、加热元件、进(排)水管、进(排)气管组成。随着对睡眠舒适性及符合人体曲线,适应睡姿的不同变化的不断追求,出现了能符合人体曲线的水床垫。目前市售的进口水床垫,由橡塑胎体、水、布套、加热元件、进(排)水管、进(排)气管组成,能符合人体曲线,有良好的舒适性,这是由于水良好的波动性和“不可压缩性”决定的。同时,水良好的波动性也使得水床垫供双人使用时具有较大的相互波动影响,因此,尤其是在中国,尤其是睡眠不好的人们,不易接受水床垫。中国专利ZL92230527.7公开了一种水气两用床垫。该床垫中间部位设置有拉筋,以求减小水床的波动性影响。由于睡觉时睡姿的复杂变化,以床垫中间部位设置拉筋并不能够有效地抑制水床对两人相互的波动性影响,而且设置拉筋后,水床整体上对人体曲线的适应性受到削弱。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水床垫方案,它能够有效地抑制水床垫的波动性影响,并且不削弱水床垫对人体曲线及不同睡姿的良好的适应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水床垫由胎体、水、布套、加热元件、进(排)水管、进(排)气管组成,胎体在组合接缝前,预先填入具有海绵体网状结构的材料。采用了这种方案,将水床垫加满水后,由于具有海绵体网状结构的材料在水中能对水的流动起阻尼作用,并因其吸水性、柔软性良好,以及仍然由水承托人体重量,因此,本技术水床垫有效抑制了波动性影响并保持了进口水床垫对人体曲线,不同睡姿的良好适应性,从而更适合中国国情。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所示的水床垫,由胎体1、水2、布套3、进(排)水管4、进(排)气管5、加热元件6组成。胎体1中预先填入常见的海绵7,当给水床垫加满水后,海绵7吸收水并保持在水的上层。由于海绵7对水2的流动有阻尼作用,对普通水床双入睡时的相互波动影响能有效抑制,并且由于海绵的柔软性,以及仍然由水承托人体重量,因此完全保持了水床垫对人体曲线、不同睡姿的良好适应性,从而使水床垫具备很高的舒适性和实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水床垫,主要由胎体、水、布套、加热元件、进、排水管、进、排气管组成,其特征在于胎体在组合接缝以前填入具有海绵体网状结构的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床垫,其特征在于胎体在组合接缝前填入海绵。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床垫,由胎体1、水2、布套3、进(排)水管4、进(排)气管5、加热元件6组成。胎体1中预先填入具海绵体网状结构的材料例如常见的海绵7。这样,利用海绵7对水2的波动性的阻尼作用,对普通水床垫双人睡时的相互波动影响能有效抑制,并且不削弱水床完全适应人体曲线及睡姿变化的优势。文档编号A47C27/00GK2231060SQ9524150公开日1996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陈则林 申请人:陈则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床垫,主要由胎体、水、布套、加热元件、进、排水管、进、排气管组成,其特征在于:胎体在组合接缝以前填入具有海绵体网状结构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则林
申请(专利权)人:陈则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