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973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8:36
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包括连接环、主扣、螺母、副扣、扭簧、铆钉、保险栓、副扣插件连接件、螺栓、开口环、支撑柱、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和弹性件;连接环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设置在主扣底端并穿过通孔与螺母连接;主扣上设置有通孔,副扣上对应设有通孔,副扣通过铆钉与主扣转动连接;扭簧设置在主扣内部并与铆钉连接;副扣上设置有副扣插件,主扣上对应设有插槽,副扣插件插入插槽中,主扣和副扣通过保险栓卡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保险栓可设置为多种模式,安装方式和锁紧方式多样化,且主扣的双重保险,安全性更高,使用起来也更加的安全、紧固,更加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A kind of double safety ring safety buc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
本技术涉及连接环安全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转环安全扣连接的方式单一,仅能够实现单面的抗拨或者抗拉,安全性不够高,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以解决转环安全扣不能抗拨拉,安全系数不够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包括连接环、主扣、副扣、扭簧、保险栓、连接件、开口环和支撑柱;连接环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设置在主扣底端并穿过通孔与螺母连接;主扣上设置有通孔,副扣上对应设有通孔,副扣通过铆钉与主扣转动连接;扭簧设置在主扣内部并与铆钉连接;副扣上设置有副扣插件,主扣上对应设有插槽,副扣插件插入插槽中,主扣和副扣通过保险栓卡紧。优选的,保险栓为螺栓;副扣上设有通孔和螺纹孔,且螺纹孔位于通孔上方,螺栓与副扣螺纹连接并抵住主扣。优选的,螺栓为内六角圆头螺栓。优选的,保险栓包括开口环和支撑柱;支撑柱横向设置在副扣上,开口环转动设置在支撑柱上并紧贴主扣;开口环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纵向的宽度大于主扣在纵向的宽度。优选的,保险栓包括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和弹性件;副扣上竖直设有限位槽,第一活动件上端抵住主扣,下端穿过副扣并伸入限位槽内,第一活动件上竖直设置开口朝下的插槽,第二活动件位于限位槽内并插入插槽中,弹性件竖直设置在第二活动件底部并与副扣连接。<br>优选的,第一活动件包括活动杆和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活动杆底部并位于限位槽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主扣与副扣在闭合时,由于副扣上安装有扭簧,副扣利用扭簧的弹力与主扣紧密合拢起到第一保护作用;在主扣和副扣合拢时,扭簧的弹力为抑制副扣脱开第一保险;合拢时,把副扣上的保险栓向上旋出,让其紧靠主扣,此时,保险栓为抑制副扣脱开第二保险;当我们要打开副扣前,把保险栓下旋,此时用手就可以打开副扣;当保险栓为多个开口环时,且当开口环的开口与主扣的端部相合时,便可打开副扣,当开口环的开口与主扣的端部错开时,则控制副扣的打开;主扣和副扣合拢时,开口环,使其开口错开,要打开时,旋到主扣端部相合即可;当保险栓为弹性件、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的组件时,弹性件带动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上移,第一活动件上端抵住主扣,此时,保险栓为抑制主扣和副扣脱开的第二道保险;双重保险,安全性更高,使用起来也更加的安全、紧固;本装置的保险栓可设置为多种模式,安装方式和锁紧方式多样化,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中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中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开口环的结构示意图(左视)。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连接环;2、主扣;3、螺母;4、副扣;5、扭簧;6、铆钉;7、保险栓;8、副扣插件;9、连接件;10、螺栓;11、开口环;12、支撑柱;13、第一活动件;14、第二活动件;15、弹性件;16、U型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包括连接环1、主扣2、副扣4、扭簧5、保险栓7、连接件9、开口环11和支撑柱12;连接环1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9设置在主扣2底端并穿过通孔与螺母3连接;主扣2上设置有通孔,副扣4上对应设有通孔,副扣4通过铆钉6与主扣2转动连接;扭簧5设置在主扣2内部并与铆钉6连接;副扣4上设置有副扣插件8,主扣2上对应设有插槽,副扣插件8插入插槽中,主扣2和副扣4通过保险栓7卡紧。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包括连接环1、主扣2、副扣4、扭簧5、保险栓7、连接件9、开口环11和支撑柱12;连接环1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9设置在主扣2底端并穿过通孔与螺母3连接;主扣2上设置有通孔,副扣4上对应设有通孔,副扣4通过铆钉6与主扣2转动连接;扭簧5设置在主扣2内部并与铆钉6连接;副扣4上设置有副扣插件8,主扣2上对应设有插槽,副扣插件8插入插槽中,主扣2和副扣4通过保险栓7卡紧。保险栓7为螺栓10;副扣4上设有通孔和螺纹孔,且螺纹孔位于通孔上方,螺栓10与副扣4螺纹连接并抵住主扣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螺栓为内六角圆头螺栓。实施例二如图3-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包括连接环1、主扣2、副扣4、扭簧5、保险栓7、连接件9、开口环11和支撑柱12;连接环1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9设置在主扣2底端并穿过通孔与螺母3连接;主扣2上设置有通孔,副扣4上对应设有通孔,副扣4通过铆钉6与主扣2转动连接;扭簧5设置在主扣2内部并与铆钉6连接;副扣4上设置有副扣插件8,主扣2上对应设有插槽,副扣插件8插入插槽中,主扣2和副扣4通过保险栓7卡紧。保险栓7包括开口环11和支撑柱12;支撑柱12横向设置在副扣4上,开口环11转动设置在支撑柱12上并紧贴主扣2;开口环11上设置有凹槽16,且凹槽16纵向的宽度大于主扣2在纵向的宽度。实施例三如图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包括连接环1、主扣2、副扣4、扭簧5、保险栓7、连接件9、开口环11和支撑柱12;连接环1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9设置在主扣2底端并穿过通孔与螺母3连接;主扣2上设置有通孔,副扣4上对应设有通孔,副扣4通过铆钉6与主扣2转动连接;扭簧5设置在主扣2内部并与铆钉6连接;副扣4上设置有副扣插件8,主扣2上对应设有插槽,副扣插件8插入插槽中,主扣2和副扣4通过保险栓7卡紧。保险栓7包括第一活动件13、第二活动件14和弹性件15;副扣4上竖直设有限位槽,第一活动件13上端抵住主扣2,下端穿过副扣4并伸入限位槽内,第一活动件13上竖直设置开口朝下的插槽,第二活动件14位于限位槽内并插入插槽中,弹性件15竖直设置在第二活动件14底部并与副扣4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活动件13包括活动杆和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活动杆底部并位于限位槽内。本技术中,主扣2与副扣4在闭合时,由于副扣4上安装有扭簧5,副扣4利用扭簧5的弹力与主扣2紧密合拢起到第一保护作用;在主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环(1)、主扣(2)、副扣(4)、扭簧(5)、保险栓(7)、连接件(9)、开口环(11)和支撑柱(12);/n连接环(1)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9)设置在主扣(2)底端并穿过通孔与螺母(3)连接;/n主扣(2)上设置有通孔,副扣(4)上对应设有通孔,副扣(4)通过铆钉(6)与主扣(2)转动连接;扭簧(5)设置在主扣(2)内部并与铆钉(6)连接;/n副扣(4)上设置有副扣插件(8),主扣(2)上对应设有插槽,副扣插件(8)插入插槽中,主扣(2)和副扣(4)通过保险栓(7)卡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环(1)、主扣(2)、副扣(4)、扭簧(5)、保险栓(7)、连接件(9)、开口环(11)和支撑柱(12);
连接环(1)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9)设置在主扣(2)底端并穿过通孔与螺母(3)连接;
主扣(2)上设置有通孔,副扣(4)上对应设有通孔,副扣(4)通过铆钉(6)与主扣(2)转动连接;扭簧(5)设置在主扣(2)内部并与铆钉(6)连接;
副扣(4)上设置有副扣插件(8),主扣(2)上对应设有插槽,副扣插件(8)插入插槽中,主扣(2)和副扣(4)通过保险栓(7)卡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其特征在于,保险栓(7)为螺栓(10);副扣(4)上设有通孔和螺纹孔,且螺纹孔位于通孔上方,螺栓(10)与副扣(4)螺纹连接并抵住主扣(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拉拔双保险转环安全扣,其特征在于,螺栓为内六角圆头螺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雄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离岸畜牧养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