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966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损螺栓,属于螺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螺栓与工件连接过程中造成两者的磨损从而导致螺栓的使用寿命降低以及工件外表不美观的问题。本耐磨损螺栓,包括螺栓本体和螺栓头,该螺栓还包括有呈中空状的耐磨套,耐磨套由两个耐磨垫和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耐磨垫的连接套组成,螺栓头的底部开设有向螺栓头内部延伸的环形槽,环形槽的内周壁与螺栓本体的外周壁重合,耐磨套可套设于螺栓本体上且嵌于环形槽内,当螺栓与工件连接时,耐磨套嵌于环形槽内且位于连接套下端的耐磨垫部分露出环形槽外与工件表面相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小磨损且提高螺栓使用寿命的优点。

A kind of wear-resistant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损螺栓
本技术属于螺栓
,涉及一种螺栓,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损螺栓。
技术介绍
螺栓在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在大型设备中由于需要及其稳定的连接强度便需用到体积较大的螺栓,传统的该类螺栓均由螺栓本体和螺栓头组成,螺栓本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并与工件中的螺孔螺纹连接起到固定的作用,但是传统的螺栓在拧紧过程中会与工件的表面接触从而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这样不仅导致螺栓表面产生磨损,也会对工件表面产生磨损,这样导致工件不美观,并且一些特定的工件装备会因此而报废,影响甚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小磨损且提高螺栓使用寿命的耐磨损螺栓。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磨损螺栓,包括螺栓本体和螺栓头,所述的螺栓头设置于螺栓本体的上端部,其特征在于,该螺栓还包括有呈中空状的耐磨套,所述的耐磨套由两个耐磨垫和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耐磨垫的连接套组成,所述螺栓头的底部开设有向螺栓头内部延伸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周壁与螺栓本体的外周壁重合,所述的耐磨套可套设于螺栓本体上且嵌于环形槽内,当螺栓与工件连接时,所述的耐磨套嵌于环形槽内且位于连接套下端的耐磨垫部分露出环形槽外与工件表面相抵触,所述螺栓本体的外周壁上且位于环形槽内开设有两端均与环形槽相连通的第一圆孔,所述的连接套上相对应第一圆孔的位置处开设有两端均与第一圆孔相连通的第二圆孔,所述的第一圆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和两根限位杆,所述两限位杆分别伸入复位弹簧的两端,所述螺栓头的内壁上相对应第二圆孔两端的位置处开设有两个圆形凹槽,所述两限位杆的外端部均伸出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并与相对应圆形凹槽相抵靠。在上述的一种耐磨损螺栓中,所述限位杆外端面的中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所述的圆形凹槽内相对应凸起部的位置处开设有向内凹陷且供凸起部伸入的空槽。在上述的一种耐磨损螺栓中,所述限位杆的外端面和限位杆的外周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所述圆形凹槽的与螺栓头的内周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在上述的一种耐磨损螺栓中,所述耐磨套的纵截面呈“工”字形。在上述的一种耐磨损螺栓中,所述的连接套与两耐磨垫为一体成型设置。在上述的一种耐磨损螺栓中,所述耐磨套的材质为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耐磨损螺栓中设置有材质为橡胶的耐磨套,耐磨套中具有两个耐磨垫,该耐磨垫与工件接触可以防止工件磨损,耐磨套还设置为可拆卸,其中一个耐磨垫磨损过多后,更换为另一个耐磨垫,本耐磨损螺栓具有减小磨损且提高螺栓使用寿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耐磨损螺栓中螺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耐磨损螺栓中耐磨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耐磨损螺栓中螺栓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耐磨损螺栓中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栓本体;2、螺栓头;3、耐磨套;4、耐磨垫;5、连接套;6、环形槽;7、第一圆孔;8、第二圆孔;9、复位弹簧;10、限位杆;11、圆形凹槽;12、凸起部;13、空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耐磨损螺栓,包括螺栓本体1和螺栓头2,螺栓头2设置于螺栓本体1的上端部,该螺栓还包括有呈中空状的耐磨套3,耐磨套3的纵截面呈“工”字形,耐磨套3由两个耐磨垫4和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耐磨垫4的连接套5组成,螺栓头2的底部开设有向螺栓头2内部延伸的环形槽6,环形槽6的内周壁与螺栓本体1的外周壁重合,耐磨套3可套设于螺栓本体1上且嵌于环形槽6内,当螺栓与工件连接时,耐磨套3嵌于环形槽6内且位于连接套5下端的耐磨垫4部分露出环形槽6外与工件表面相抵触,传统的螺栓是将螺栓头2与工件表面抵触,本螺栓通过耐磨垫4与工件表面抵触,减小螺栓的磨损,螺栓本体1的外周壁上且位于环形槽6内开设有两端均与环形槽6相连通的第一圆孔7,连接套5上相对应第一圆孔7的位置处开设有两端均与第一圆孔7相连通的第二圆孔8,第一圆孔7内设置有复位弹簧9和两根限位杆10,两限位杆10分别伸入复位弹簧9的两端,螺栓头2的内壁上相对应第二圆孔8两端的位置处开设有两个圆形凹槽11,两限位杆10的外端部均伸出第一圆孔7和第二圆孔8并与相对应圆形凹槽11相抵靠,连接套5与两耐磨垫4为一体成型设置,安装时,只需将耐磨套3套入螺栓本体1上并将其嵌于环形槽6内,相嵌过程中两导向杆的内端通过复位弹簧9均向第一圆孔7内挤压,外端与螺栓头2的内周壁相抵靠,移动至圆形凹槽11内时,复位弹簧9复位将两导向杆向外顶,此时两导向杆的两端分别抵靠于圆形凹槽11内和复位弹簧9上即完成安装,限位杆10的外端面和限位杆10的外周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圆形凹槽11的与螺栓头2的内周壁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拆卸时由于圆弧和复位弹簧9的设置,只需拉动耐磨套3,伸入圆形凹槽11内的部分导向杆便会脱落完成拆卸,同时耐磨套3的材质为橡胶,又加上圆弧的设置能在拆卸过程中起到减小摩擦且易取出的作用,当其中一个耐磨垫4磨损后,将耐磨套3翻转更换另一个耐磨垫4使用,提高使用寿命。进一步细说,限位杆10外端面的中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12,圆形凹槽11内相对应凸起部12的位置处开设有向内凹陷且供凸起部12伸入的空槽13,凸起部12和空槽13的设置进一步对限位杆10进行限位,防止限位杆10脱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损螺栓,包括螺栓本体(1)和螺栓头(2),所述的螺栓头(2)设置于螺栓本体(1)的上端部,其特征在于,该螺栓还包括有呈中空状的耐磨套(3),所述的耐磨套(3)由两个耐磨垫(4)和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耐磨垫(4)的连接套(5)组成,所述螺栓头(2)的底部开设有向螺栓头(2)内部延伸的环形槽(6),所述环形槽(6)的内周壁与螺栓本体(1)的外周壁重合,所述的耐磨套(3)可套设于螺栓本体(1)上且嵌于环形槽(6)内,当螺栓与工件连接时,所述的耐磨套(3)嵌于环形槽(6)内且位于连接套(5)下端的耐磨垫(4)部分露出环形槽(6)外与工件表面相抵触,所述螺栓本体(1)的外周壁上且位于环形槽(6)内开设有两端均与环形槽(6)相连通的第一圆孔(7),所述的连接套(5)上相对应第一圆孔(7)的位置处开设有两端均与第一圆孔(7)相连通的第二圆孔(8),所述的第一圆孔(7)内设置有复位弹簧(9)和两根限位杆(10),所述两根 限位杆(10)分别伸入复位弹簧(9)的两端,所述螺栓头(2)的内壁上相对应第二圆孔(8)两端的位置处开设有两个圆形凹槽(11),所述两根 限位杆(10)的外端部均伸出第一圆孔(7)和第二圆孔(8)并与相对应圆形凹槽(11)相抵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损螺栓,包括螺栓本体(1)和螺栓头(2),所述的螺栓头(2)设置于螺栓本体(1)的上端部,其特征在于,该螺栓还包括有呈中空状的耐磨套(3),所述的耐磨套(3)由两个耐磨垫(4)和上下两端分别连接相对应耐磨垫(4)的连接套(5)组成,所述螺栓头(2)的底部开设有向螺栓头(2)内部延伸的环形槽(6),所述环形槽(6)的内周壁与螺栓本体(1)的外周壁重合,所述的耐磨套(3)可套设于螺栓本体(1)上且嵌于环形槽(6)内,当螺栓与工件连接时,所述的耐磨套(3)嵌于环形槽(6)内且位于连接套(5)下端的耐磨垫(4)部分露出环形槽(6)外与工件表面相抵触,所述螺栓本体(1)的外周壁上且位于环形槽(6)内开设有两端均与环形槽(6)相连通的第一圆孔(7),所述的连接套(5)上相对应第一圆孔(7)的位置处开设有两端均与第一圆孔(7)相连通的第二圆孔(8),所述的第一圆孔(7)内设置有复位弹簧(9)和两根限位杆(10),所述两根限位杆(10)分别伸入复位弹簧(9)的两端,所述螺栓头(2)的内壁上相对应第二圆孔(8)两端的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服相郑新中刘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强力螺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