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板连接结构及家具和建筑装修结构
本技术涉及型材板
,特别涉及一种型材板连接结构及家具和建筑装修结构。
技术介绍
铝合金型材是铝合金材料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其他金属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这类材料具有的外观尺寸一定,断面呈一定形状,具有一定的力学物理性能。铝合金型材既能单独使用也能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制造品,常用于建筑结构与制造安装。通常通过塑性加工(轧制、挤压、拉伸和锻造等)、机械切割后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受机械设备本身的加工空间限制,横向宽度不会很长,当需要用到较大面积的铝合金型材时,采用多块铝合金型材板单元进行拼接的方式,一方面,在较大面积的铝型材的表面会形成拼接的痕迹,在美观度要求较高的场景下,依然存在影响美观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拼接而成的铝合金板仍然因为拼接连接方式的问题,存在一定的机构强度不够,影响其牢固性和稳定性,而为了达到较好的稳定性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的话,工艺复杂,材料和人力成本较高,作业效率较低。此外,上述结构的铝合金型材板之间需要组装拼接时,如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材板(1)和转接板(2);/n所述型材板(1)包括至少两个端部相连的内芯板单元(111、112);或所述型材板(1)包括内芯板(11)和分别覆盖在内芯板(11)上下表面的外蒙板(12),所述内芯板(11)包括至少两个端部相连或相互抵靠的第一内芯板单元(111)和第二内芯板单元(112);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111),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上层板(1111)、第一下层板(1112),和固定连接在第一上层板和第一下层板端部的第一侧板(1113);和/或,所述第二内芯板单元(112)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二上层板(1121)、第二下层板(11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17 CN 20182073779961.一种型材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材板(1)和转接板(2);
所述型材板(1)包括至少两个端部相连的内芯板单元(111、112);或所述型材板(1)包括内芯板(11)和分别覆盖在内芯板(11)上下表面的外蒙板(12),所述内芯板(11)包括至少两个端部相连或相互抵靠的第一内芯板单元(111)和第二内芯板单元(112);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111),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上层板(1111)、第一下层板(1112),和固定连接在第一上层板和第一下层板端部的第一侧板(1113);和/或,所述第二内芯板单元(112)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二上层板(1121)、第二下层板(1122),和固定连接在第二上层板和第二下层板端部的两个第二侧板(1123);
所述型材板(1)端部的第一内芯板单元的外端,设置有可插入所述转接板(2)的U形卡槽(1110);所述卡槽(1110)包括型材板端部的第一内芯板单元外端的第一侧板(1113)和第一上层板(1111)延伸出的L形卡槽板(11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111)的至少一端第一侧板(1113)的外壁,分别在所述第一上层板(1111)和第一下层板(1112)向外延伸方向,具有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L形内向勾(1115A);所述第二内芯板单元(112)与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111)连接的一端的第二侧板(1123)外壁,分别在所述第二上层板(1121)和第二下层板(1122)的向外延伸方向,具有上下两个相背的“乙”字形的弹性卡勾(1125A),所述弹性卡勾(1125A)卡接于所述第一L形内向勾内(1115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111)的至少一端第一侧板(1113)的外壁,分别在所述第一上层板(1111)和第一下层板(1112)向外延伸方向,具有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二L形内向勾(1115B);所述第二内芯板单元(112)与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111)连接的一端的第二侧板(1123)外壁,具有上下两个相背的L形外向勾(1125B);所述外向勾(1125B)嵌入所述第二L形内向勾内(1115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111)的至少一端第一侧板(1113)的外壁具有第一插接槽(1118C),所述第一插接槽(1118C)由在所述第一上层板(1111)、所述第一下层板(1112)向外延伸方向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端接板(1115C)围成;所述第二内芯板单元(112)与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111)连接的一端的第二侧板(1123)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上层板(1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绍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铝佰汇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