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盘组件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933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8:06
一种底盘组件及风扇,其中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本体、上盖、支撑杆和底板,支撑杆通过底板与底盘本体固接,底盘本体上形成有贯穿上盖的插接柱,插接柱外壁上形成有凹槽,凹槽从插接柱上端延伸至插接柱下端,支撑杆在内壁上形成有凸块,支撑杆套设在插接柱外,而凸块随之插入凹槽中,且支撑杆下端与底板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风扇,便于支撑杆和底盘连接,并保证支撑杆和底盘连接牢固。

A chassis component and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盘组件及风扇
本技术属于电风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盘组件及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风扇一般都具有底盘组件,通常都是多个拆件依次装配。主流的风扇,为了便于在支撑杆内走线,以将底座的按键、主板等与机头电连接,往往采用端子连接支撑杆和底座的走线。而为了便于端子连接正确,现在的支撑杆和底座不但需要完全对准安装,导致装配不便,而且会影响支撑杆和底座的连接强度,导致支撑杆易损。而如果为了提高装配便利和增加强度往往要增加许多拆件和特征,又增加了结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盘组件及风扇,便于支撑杆和底盘连接,并保证支撑杆和底盘连接牢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底盘组件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本体、上盖、支撑杆和底板,支撑杆通过底板与底盘本体固接,底盘本体上形成有插接柱;支撑杆下端套设在插接柱外,使得支撑杆和底板在径向和周向上固定;底板还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将支撑杆下端与底板在轴向上固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还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将支撑杆下端与底板固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螺丝,底板在每个凹槽一侧分别设置有过孔,而凸块开有与过孔对应的螺纹孔。进一步的,所述底盘本体的底面上形成有孔柱,孔柱的内壁上形成有螺纹,而底板上形成有与孔柱内孔对应的通孔,底板本体与底板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边缘形成公扣,底盘本体的内壁上形成母扣,一一对应的公扣和母扣相互扣合。进一步的,所述底盘本体底面上形成四个下柱,并开有由下至上贯穿下柱的沉头孔,而上盖底面形成有与下柱一一对应的上柱,上柱开有与沉头孔连通的螺纹孔,上盖和底盘本体螺钉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开有定位孔,定位孔套设在下柱外。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两侧分别形成有两翼板,所述定位孔分别设置在翼板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风扇,以便于机头走线。一种风扇,包括机头和上述底盘组件,机头安装在支撑杆上端。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和插接柱均中空设置,而底板上形成有与插接柱连通的开口,机头的电线走支撑杆进入底盘本体内。本技术的底盘组件及风扇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凹槽和凸块的相对固定,便于底板和支撑杆过孔和螺纹孔对准,无需防呆,并加强底板和支撑杆的连接强度,而底板设置在底盘本体内,又保证了支撑杆和底盘本体的连接强度。而且省略连接端子,增加了便利性,保证了整体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底盘组件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杆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盖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底盘本体;11、孔柱;12、母扣;13、下柱;2、上盖;21、公扣;22、上柱;3、支撑杆;31、凸块;4、底板;41、插接柱;411、凹槽;42、过孔;43、通孔;44、定位孔;45、翼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底盘组件及风扇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风扇,包括底盘组件和机头。如图1所示,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本体1、上盖2、支撑杆3和底板4。支撑杆3下端固接在底盘本体1上,而机头安装在支撑杆3上端。为了保证底盘本体1与支撑杆3连接稳固,结合图1和图2所示,底板4上端形成有贯穿上盖2的插接柱41,插接柱41外壁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凹槽411,凹槽411沿插接柱41周向均匀阵列,并均从插接柱41上端延伸至插接柱41下端;而相应的支撑杆3在内壁上形成有凸块31,支撑杆3套设在插接柱41外,而凸块31随之插入凹槽411中,支撑杆3下端与底板4抵接,完成初步固定。为了进一步固定底板4和插接柱41,底板4在每个凹槽411一侧分别设置有过孔42,而凸块31下侧开有与过孔42对应的螺纹孔,从而底板4和支撑杆3螺钉连接。这样,将螺丝作为固定件,进一步固定底板4和支撑杆3。为了将底板4固定在底盘本体1上,底盘本体1的底面上形成有四个孔柱11,孔柱11的内壁上形成有螺纹,而底板4上形成有与孔柱11内孔对应的通孔43,四个通孔43分别位于底盘本体1的角落处,从而底板4本体与底板4螺钉连接,进而支撑杆3通过底板4固定在底盘本体1上。结合图1和图3所示,而上盖2套设在支撑杆3上,上盖2边缘形成公扣21,而底盘本体1的内壁上形成母扣12,一一对应的公扣21和母扣12相互扣合,从而上盖2和底盘本体1初步固定。底盘本体1底面上形成四个下柱13,并开有由下至上贯穿下柱13的沉头孔,而上盖2底面形成有与下柱13一一对应的上柱22,上柱22开有与沉头孔连通的螺纹孔,从而上盖2和底盘本体1螺钉连接。为了进一步固定底板4,底板4上开有定位孔44,定位孔44套设在下柱13外。又由于四根下柱13位于孔柱11外围,底板4两侧分别形成有两翼板45,所述定位孔44分别设置在翼板45上,从而完成固定。而且为了走线方便,支撑杆3和插接柱41均中空设置,而底板4上形成有与插接柱41连通的开口,使得机头的电线走支撑杆3进入底盘本体1内。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本体(1)、上盖(2)、支撑杆(3)和底板(4),支撑杆(3)通过底板(4)与底盘本体(1)固接,其特征在于,底盘本体(1)上形成有插接柱(41);支撑杆(3)下端套设在插接柱(41)外,使得支撑杆(3)和底板(4)在径向和周向上固定;底板(4)还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将支撑杆(3)下端与底板(4)在轴向上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本体(1)、上盖(2)、支撑杆(3)和底板(4),支撑杆(3)通过底板(4)与底盘本体(1)固接,其特征在于,底盘本体(1)上形成有插接柱(41);支撑杆(3)下端套设在插接柱(41)外,使得支撑杆(3)和底板(4)在径向和周向上固定;底板(4)还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将支撑杆(3)下端与底板(4)在轴向上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插接柱(41)外壁上形成有凹槽(411),凹槽(411)从插接柱(41)上端延伸至插接柱(41)下端,支撑杆(3)在内壁上形成有凸块(31),支撑杆(3)套设在插接柱(41)外,而凸块(31)随之插入凹槽(411)中,且支撑杆(3)下端与底板(4)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件为螺丝,底板(4)在每个凹槽(411)一侧分别设置有过孔(42),而凸块(31)下侧开有与过孔(42)对应的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底盘本体(1)的底面上形成有孔柱(11),孔柱(11)的内壁上形成有螺纹,而底板(4)上形成有与孔柱(11)内孔对应的通孔(43),底板(4)本体与底板(4)螺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季彦申志强麦焕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