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电动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923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电动气泵,包括用于组接于充气产品的连接座、内置于充气产品的外壳、设于外壳的泵主体和安装于连接座的驱动组件,连接座具有第一气口;外壳具有第二气口,通过驱动驱动组件带泵主体上下移动能够实现第二气口的开合;泵主体包括壳体、叶轮结构和电机,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叶轮结构包括集风罩、底板和若干叶片,集风罩位于底板的上方,叶片位于集风罩和底板之间,集风罩的中间位置具有进风腔,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导风槽;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叶轮结构并驱动叶轮结构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排气结构的改进,实现内置式气泵充气和换气状态的便捷转换;以及提高气泵的抽、排气效率,降低噪音。

Built in electric air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式电动气泵
本技术涉及气泵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充气产品的内置式气泵。
技术介绍
气泵是各种充气产品(诸如充气床垫、充气跳床、充气沙发及大型充气玩具)的关键部件,其被安装于充气产品之软性囊体的内侧边,利用该气泵可对充气产品进行快速充气、保压与快速泄气等操作,以实现充气产品的充气展开而正常使用及泄气缩小空间体积而利于收藏等功能。目前,市面上所见的充气产品用气泵的结构主要包括有外壳与设置于外壳中的马达、叶轮、电磁阀、滑座、气阀。以及,于外壳侧面与底面上分别设置有气孔与气槽,前述气阀封于该气孔上,前述滑座正对于该气槽。其中的气阀连接于电磁阀之动作杆的一端,滑座连接于电磁阀之动作杆的另一端。由马达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产生气流,由电磁阀控制气阀对气孔的打开与关闭,电磁阀同时带动滑座滑动以切换气流的流向,而分别形成充气流与泄气流,利用其充气流以将外部空气充入充气产品中,利用其泄气流而将充气产品中的空气抽出,从而实现充气产品的充气与泄气功能。前述习知的气泵结构虽然能实现充气产品的充气与泄气功能,但其仍存在有诸多有待改善之处,特别是存在有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组接于充气产品的连接座(1)、内置于所述充气产品的外壳(2)、设于所述外壳的泵主体(3)和安装于所述连接座的驱动组件(4),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一气口(11),所述泵主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312);/n所述外壳具有第二气口(21),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所述泵主体上下移动能够实现所述第二气口的开合;/n充气时,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泵主体向下移动且使得泵主体的外侧与外壳之间形成密封,在泵主体的作用下,外界气体依次通过第一气口、泵主体的内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入充气产品内;/n排气时,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泵主体向上移动且使得泵主体的外侧与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组接于充气产品的连接座(1)、内置于所述充气产品的外壳(2)、设于所述外壳的泵主体(3)和安装于所述连接座的驱动组件(4),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一气口(11),所述泵主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312);
所述外壳具有第二气口(21),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所述泵主体上下移动能够实现所述第二气口的开合;
充气时,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泵主体向下移动且使得泵主体的外侧与外壳之间形成密封,在泵主体的作用下,外界气体依次通过第一气口、泵主体的内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入充气产品内;
排气时,通过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泵主体向上移动且使得泵主体的外侧与外壳之间脱离,充气产品内的气体依次通过第二气口、外壳于泵主体之间形成的空腔(23)和第一气口排出;
所述泵主体(3)还包括壳体(3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叶轮结构(32)和电机(33),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312)设于所述壳体;
定义进风口所在一侧为上方,所述叶轮结构(32)包括集风罩(321)、底板(322)和若干叶片(323),所述集风罩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叶片位于所述集风罩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集风罩具有进风腔(324),相邻叶片之间形成导风槽(325),气体经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腔和导风槽,之后流经所述壳体的内部,并经出风口流出;
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叶轮结构的下方,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叶轮结构并驱动所述叶轮结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安装有单向阀(34),所述单向阀开合式封堵于所述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泵主体之前具有旋动结构,旋动驱动组件并通过所述旋动结构实现所述泵主体的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凸柱(411)和设于所述泵主体的上端的螺旋槽(311),所述凸柱与所述螺旋槽相匹配,旋动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凸柱与所述螺旋槽相对运动实现所述泵主体的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国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