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757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其包括支撑杆以及抵压杆;支撑杆的一端设于地面上并位于棚顶下方,支撑杆的另一端朝向棚顶的边沿处延伸并位于棚顶侧壁的一侧;抵压杆的一端设于支撑杆远离地面的一侧,抵压杆的另一端朝向棚顶背向地面的一侧延伸并抵压于棚顶背向地面一侧的边沿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棚顶的固定强度的效果。

Reinforced structure for cano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雨棚加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雨棚是设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阳台上方用来挡雨、挡风、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建筑装配。在日常的生活中,通常,雨棚刚开始搭建时,雨棚较小,随着周围需要停车的车辆的增多或者展览的展位的增加,会对雨棚进行扩建;当需要停车的车辆数量稳定下来之后或展位数量稳定下来之后,雨棚则会停止扩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雨棚包括棚顶以及安装在棚顶朝向地面一侧的立柱,棚顶一般是由若干个小的模块拼接安装在一起;仅仅依靠立柱对棚顶进行支撑,棚顶的固定强度能够达到使用要求,但是棚顶的固定强度仍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其具有提高棚顶的固定强度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杆以及抵压杆;支撑杆的一端设于地面上并位于棚顶下方,支撑杆的另一端朝向棚顶的边沿处延伸并位于棚顶侧壁的一侧;抵压杆的一端设于支撑杆远离地面的一侧,抵压杆的另一端朝向棚顶背向地面的一侧延伸并抵压于棚顶背向地面一侧的边沿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以及抵压杆的设定,实现对棚顶背向地面一侧的边沿处进行抵压,进而形成对棚顶施加一个朝向棚顶下方的拉持力,使得棚顶进一步抵压在立柱上,提高棚顶对立柱的抵压强度,进而提高棚顶的固定强度;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可以使得棚顶放在立柱背向地面的一侧,再通过多组支撑杆和抵压杆在棚顶的四周对棚顶进行抵压,使得棚顶抵压在立柱上,实现对棚顶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提高棚顶的固定强度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包括第一倾斜段以及第二倾斜段;第一倾斜段的一端设于棚顶下方地面上,第一倾斜段的另一端朝向棚顶延伸;第二倾斜段的一端设于第一倾斜段背向地面的一端,第二倾斜段的另一段朝向棚顶的边沿处延伸并位于棚顶侧壁的一侧;第一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第二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均呈锐角设置,第一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倾斜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为支撑杆的设定建立基础;另一方面使得支撑杆自身的结构强度得到保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设为伸缩杆,支撑杆铰接于地面上,通过限制机构对支撑杆与地面之间的铰接处进行固定;抵压杆铰接于支撑杆上,通过固定机构对抵压杆与支撑杆之间的铰接处进行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同一雨棚,在雨棚升高的前后以及雨棚扩建的前后,均能对棚顶进行加固;伸缩支撑杆,使得支撑杆的长度与棚顶的大小、棚顶的高度均相适配;转动支撑杆,使得支撑杆的上端位于棚顶侧壁的一侧,再通过限制机构对支撑杆与地面之间的铰接处进行固定;朝向棚顶转动抵压杆,使得抵压杆抵压在棚顶背向地面的一侧,再通过固定机构对抵压杆与支撑杆之间的铰接处进行固定;最终,实现对棚顶进行加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限制机构包括:底座、凸耳、转轴以及动力组件;底座设于地面上并位于棚顶的下方;两凸耳在底座背向地面的一侧间隔设置;支撑杆靠近地面的一侧插接于两凸耳之间;转轴的一端设于一凸耳上,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杆与凸耳相插接的部分、再穿过另一凸耳;凸耳沿平行于转轴的方向滑动装配于底座背向地面的一侧;动力组件设于底座上并用于驱动两凸耳相对或相背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组件驱动两凸耳相对运动,进而驱动两支撑杆沿转轴相对滑动,直至两支撑杆的相对侧相贴合,同时,两凸耳分别在两支撑杆的相背侧对两支撑杆进行夹持,进而限制支撑杆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动力组件包括滑槽、滑块、丝杆以及把手;滑槽沿平行于转轴的方向开设于底座背向地面的一侧;滑块设于凸耳朝向底座的一侧,两滑块相对侧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两凸耳相对侧之间的垂直距离;丝杆置于滑槽内;丝杆上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每种旋向的螺纹处与一个滑块螺纹连接;丝杆的一端转动装配于滑槽的内壁上,丝杆的另一端伸出基座连接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正反转动带动丝杆的正反转动,丝杆的正反转动带动两滑块沿滑槽相对滑动或相背滑动,进而带动两凸耳相对运动或相背运动,进而对两支撑杆进行夹持固定或解除对两支撑杆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杆与抵压杆之间通过转动杆连接,转动杆的一端固设于抵压杆上,转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支撑杆与抵压杆之间的铰接连接建立基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机构包括齿轮、齿条、定板以及弹性件;齿轮设于抵压杆背向支撑杆的一侧并与转动杆同轴;定板设于支撑杆朝向抵压杆的一侧并位于转动杆下方;弹性件的一端设于定板朝向抵压杆的一端,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啮合于齿轮上的齿条;齿条啮合于齿轮上时,弹性件自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朝向定板拉动齿条,直至齿条与齿轮分离;转动抵压杆,使得抵压杆抵压在棚顶背向地面一侧的边沿处;之后,松开齿条,在弹性件自身回弹力的作用下驱使齿条朝向齿轮运动并啮合在齿轮上;进而,实现对抵压杆的转动进行限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棚顶朝向抵压杆的一侧设有与抵压杆间隔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朝向抵压杆的一侧设有与转动杆相平行的绕线筒;绕线筒上绕设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设于支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支撑杆与棚顶之间的连接强度;当只改变棚顶的高度时,可以将拉绳从绕线筒上绕下或缠在绕线筒上,使得拉绳的长度与棚顶改变后的高度相适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支撑杆以及抵压杆的设定,对棚顶形成一个朝向地面的拉持力,使得棚顶朝向立柱进行抵压,进而提高棚顶的固定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倾斜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棚顶;2、立柱;31、支撑杆;311、第一倾斜段;3111、矩形框;3112、滑动槽;3113、滑动块;312、第二倾斜段;32、抵压杆;4、限制机构;41、底座;42、凸耳;43、转轴;44、动力组件;441、滑槽;442、滑块;443、丝杆;444、把手;5、转动杆;6、固定机构;61、齿轮;62、齿条;63、定板;64、弹性件;71、安装板;72、绕线筒;73、拉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提高棚顶1的固定强度,本技术中设置有:支撑杆31以及抵压杆32。两支撑杆31在地面上相间隔安装,支撑杆31的一端安装在地面上并位于棚顶1的下方,支撑杆31的另一端朝向棚顶1的边沿处延伸并位于棚顶1侧壁的一侧;两个抵压杆32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撑杆31上,抵压杆32安装在两支撑杆31的相对侧上,抵压杆32的一端安装在支撑杆31竖直侧上远离地面的一端,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31)以及抵压杆(32);支撑杆(31)的一端设于地面上并位于棚顶(1)下方,支撑杆(31)的另一端朝向棚顶(1)的边沿处延伸并位于棚顶(1)侧壁的一侧;抵压杆(32)的一端设于支撑杆(31)远离地面的一侧,抵压杆(32)的另一端朝向棚顶(1)背向地面的一侧延伸并抵压于棚顶(1)背向地面一侧的边沿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31)以及抵压杆(32);支撑杆(31)的一端设于地面上并位于棚顶(1)下方,支撑杆(31)的另一端朝向棚顶(1)的边沿处延伸并位于棚顶(1)侧壁的一侧;抵压杆(32)的一端设于支撑杆(31)远离地面的一侧,抵压杆(32)的另一端朝向棚顶(1)背向地面的一侧延伸并抵压于棚顶(1)背向地面一侧的边沿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杆(31)包括第一倾斜段(311)以及第二倾斜段(312);第一倾斜段(311)的一端设于棚顶(1)下方地面上,第一倾斜段(311)的另一端朝向棚顶(1)延伸;第二倾斜段(312)的一端设于第一倾斜段(311)背向地面的一端,第二倾斜段(312)的另一段朝向棚顶(1)的边沿处延伸并位于棚顶(1)侧壁的一侧;第一倾斜段(311)与水平面之间、第二倾斜段(312)与水平面之间均呈锐角设置,第一倾斜段(3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二倾斜段(3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杆(31)设为伸缩杆,支撑杆(31)铰接于地面上,通过限制机构(4)对支撑杆(31)与地面之间的铰接处进行固定;抵压杆(32)铰接于支撑杆(31)上,通过固定机构(6)对抵压杆(32)与支撑杆(31)之间的铰接处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雨棚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限制机构(4)包括:底座(41)、凸耳(42)、转轴(43)以及动力组件(44);底座(41)设于地面上并位于棚顶(1)的下方;两凸耳(42)在底座(41)背向地面的一侧间隔设置;支撑杆(31)靠近地面的一侧插接于两凸耳(42)之间;转轴(43)的一端设于一凸耳(42)上,转轴(43)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杆(31)与凸耳(42)相插接的部分、再穿过另一凸耳(42);凸耳(42)沿平行于转轴(43)的方向滑动装配于底座(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啸林
申请(专利权)人:肃木丁建筑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