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体用打痕机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柱体用打痕机。
技术介绍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施工中,通常会遇到对顶梁柱、标志柱等柱体的修复或更换工作。为了尽可能地恢复柱体的原貌,需要对柱体表面进行抹灰、着色和图案处理。由于柱体的表面比较光滑,对灰泥的吸着能力较差,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脱落的现象,使得修缮成本提高。针对这一情况,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人工砍痕,施工人员手拿斧头在柱体上砍出凹痕,虽然提高了柱体与灰泥之间的粘合程度,但是劳动强度非常大,并且凹痕深度不均匀,影响抹灰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柱体用打痕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打痕,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凹痕深度的均匀性。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柱体用打痕机,包括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打痕装置和若干扶正装置,所述扶正装置与柱体接触。本方案在使用时,将机壳套于柱体上,利用扶正装置对柱体的夹持实现扶正,通过打痕装置进行打痕,只需要操作者扶持住机壳即可,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凹痕深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体用打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2),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打痕装置和若干扶正装置,所述扶正装置与柱体(4)接触;/n所述扶正装置包括轮面与柱体接触的滚轮(11)、安装所述滚轮的支架(10),以及一端与所述支架(10)固接、另一端与机壳(2)固接的弹簧(1),所述弹簧(1)沿径向延伸;/n所述打痕装置包括固接于机壳外侧面的电动机(3)、套设固定于电动机输出轴上的连板(8)、伸至机壳内的往复杆(6),以及与连板(8)和往复杆(6)铰接的连杆(7),所述往复杆上位于机壳内的一端可拆卸固接有朝向柱体的弧形刀头(5)。/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柱体用打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2),以及安装在机壳内的打痕装置和若干扶正装置,所述扶正装置与柱体(4)接触;
所述扶正装置包括轮面与柱体接触的滚轮(11)、安装所述滚轮的支架(10),以及一端与所述支架(10)固接、另一端与机壳(2)固接的弹簧(1),所述弹簧(1)沿径向延伸;
所述打痕装置包括固接于机壳外侧面的电动机(3)、套设固定于电动机输出轴上的连板(8)、伸至机壳内的往复杆(6),以及与连板(8)和往复杆(6)铰接的连杆(7),所述往复杆上位于机壳内的一端可拆卸固接有朝向柱体的弧形刀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体用打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装置至少包括沿轴向分布的两层,各层中的扶正装置沿周向均匀分布。
技术研发人员:董凌含,马桂刚,刘利尧,杨明亮,孙如梦,张鑫凤,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王府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