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秋宏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及其构成的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5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及其构成的墙体,包括:包括边缘构件、在边缘构件之间安装有三层蜂窝状结构体、在三层蜂窝状结构体的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的外侧设置的混凝土墙板;所述三层蜂窝状结构体包括: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以及在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两侧的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所述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与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之间相互错开。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及其构成的墙体,能够有效的提高墙体的隔热、隔音效果。

A composite wall unit and its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及其构成的墙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及其构成的墙体。
技术介绍
CN208251370U公开了一种组合墙体,包括组合墙本体,组合墙本体由多层单元墙体层砌筑而成,任意相邻两层单元墙体层之间有粘接材料,每层单元墙体层由一对彼此相对平行布置的单元外墙层通过连接销连接为一体组成,单元外墙层由多块依次首尾连接在一起的预制砼板组成,单元外墙层彼此相对的两块侧壁形成空腔;通过预制砼板内预先埋设的连接钢管使修筑时连接销具有良好的定位,使施工人员在修砌时无需进行定位、找正等操作,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有效保证了墙体施工质量,提高了墙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使墙体具有保温隔热功能,并通过调整U形连接销两端之间的距离使墙体厚度可调。CN109653401A公开了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组合墙体,利用轻钢结构作为骨架,墙体内外两侧钉挂预制板,还可浇筑轻质保温水泥基材料。从而使得该产品在继承钢结构施工安装轻便的同时,解决了钢结构防火、防腐性能差,结构刚度小的不足;同时,预制板的工厂化预制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缘构件(1)、在边缘构件(1)之间安装有三层蜂窝状结构体(2);/n所述三层蜂窝状结构体(2)包括: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以及在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两侧的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n所述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还包括:在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外侧设置的混凝土墙板;/n所述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与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之间相互错开;/n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的每个六边形单元的长度记为a;/n两侧的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对称设置,且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相对于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均为斜向下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缘构件(1)、在边缘构件(1)之间安装有三层蜂窝状结构体(2);
所述三层蜂窝状结构体(2)包括: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以及在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两侧的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
所述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还包括:在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外侧设置的混凝土墙板;
所述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与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之间相互错开;
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的每个六边形单元的长度记为a;
两侧的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对称设置,且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相对于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均为斜向下60°且移动0.5a·30.5;
或者,两侧的外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2)相对于内层蜂窝状框架结构(2-1)分别为斜向下60°且移动0.5a·30.5、斜向上60°且移动0.5a·3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边缘构件(1)、三层蜂窝状结构体(2)采用钢材料,边缘构件(1)构成钢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组合式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在蜂窝状结构体填充的隔音隔热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秋宏罗雪莹
申请(专利权)人:梁秋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