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4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涉及舞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折叠单元,折叠单元包括架体、设置于架体上的罩板以及与架体端部连接的底架,架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极相反,架体上设置有与底架连接的撑柱,底架绕与架体连接的转轴转动,撑柱一端与转轴连接,撑柱远离转轴的一端通过支腿与底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结构简单,稳定度高,搭建简易,拆除后可折叠占地面积小,质量轻,有效避免金属颤音。

A foldable stage acoustic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
本技术涉及舞台设备
,尤其是,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
技术介绍
随着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演出活动中舞台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剧场演出音乐会时,由于因其巨大的舞台空间,扩散和吸收了大部分音乐能量,尤其是无扩声的原声演奏、演唱时,观众席所接收到的音乐功率微乎其微,音乐效果大打折扣。为使观众席达到理想的音效及声压,就需要在舞台上搭建反声罩,增加混响时间,美化音色,强化演奏效果,并增加早期反射声,使声音向前反射到观众席,而不是消失到舞台上方空间,使听众能够在大剧场中欣赏到如音乐厅中的美妙音色。由于反声罩的使用场景具有较高针对性,一般为不插电演唱会,交响乐,大合唱等环境下使用,故剧场在不使用时就会对反声罩进行拆除。传统拼装式反声罩一般将3块反声板用铰链进行连接,采用手动或电动的方式张开,由于整套装置较为笨重,底部还配有移动车台。但这样的设计也存在缺点,由于配备了移动车台和铰链的开合机构,导致整体产品较为臃肿,对于小型音乐演出时布置较为繁琐,并且产品拆除后折叠性能不佳,导致需要的储存面积较大,这对于小型剧场的适用性较低。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的折叠式舞台反声罩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度高,搭建简易,拆除后可折叠占地面积小,质量轻,有效避免金属颤音的折叠式舞台反声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包括至少一个折叠单元,所述折叠单元包括架体、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罩板以及与所述架体端部连接的底架,所述架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极相反,所述架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底架连接的撑柱,所述底架绕与所述架体连接的转轴转动,所述撑柱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撑柱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通过支腿与所述底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底架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配重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支腿包括与所述撑柱连接的第一支腿和与所述底架连接的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通过销轴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支腿绕与所述撑柱的连接部转动,所述第二支腿绕与所述底架的连接部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罩板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均为环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架体为铝合金件,所述罩板为纸铝蜂窝板。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的折叠方法,采用了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时,将底架打开,固定支腿,将底架与架体固定支撑;S2:通过架体两侧的相反极性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将多个折叠单元依次连接;S3:使用完毕后,取消支腿的固定,将底架收起;S4:将相邻的两个折叠单元绕连接部转动,进行折叠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S1时,支腿包括与架体连接的第一支腿和与底架连接的第二支腿,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通过销轴连接,插入销轴,可以固定支腿,从而将底架与架体固定支撑。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S4时,连接部即为一个折叠单元的第一磁性件与另一个折叠单元的第二磁性件连接面,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均为环形,方便相邻的两个折叠单元自由旋转。本技术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稳定度高,搭建简易,拆除后可折叠占地面积小,质量轻,有效避免金属颤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的搭建后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的折叠后示意图;图中:1、架体,11、第一磁性件,12、第二磁性件,13、撑柱,2、罩板,3、底架,31、转轴,32、支腿,321、第一支腿,322、第二支腿,323、销轴,33、配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随着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演出活动中舞台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剧场演出音乐会时,由于因其巨大的舞台空间,扩散和吸收了大部分音乐能量,尤其是无扩声的原声演奏、演唱时,观众席所接收到的音乐功率微乎其微,音乐效果大打折扣。为使观众席达到理想的音效及声压,就需要在舞台上搭建反声罩,增加混响时间,美化音色,强化演奏效果,并增加早期反射声,使声音向前反射到观众席,而不是消失到舞台上方空间,使听众能够在大剧场中欣赏到如音乐厅中的美妙音色。由于反声罩的使用场景具有较高针对性,一般为不插电演唱会,交响乐,大合唱等环境下使用,故剧场在不使用时就会对反声罩进行拆除。传统拼装式反声罩一般将3块反声板用铰链进行连接,采用手动或电动的方式张开,由于整套装置较为笨重,底部还配有移动车台。但这样的设计也存在缺点,由于配备了移动车台和铰链的开合机构,导致整体产品较为臃肿,对于小型音乐演出时布置较为繁琐,并且产品拆除后折叠性能不佳,导致需要的储存面积较大,这对于小型剧场的适用性较低。实施例一:如图1至4所示,仅仅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包括至少一个折叠单元,所述折叠单元包括架体1、设置于所述架体1上的罩板2以及与所述架体1端部连接的底架3,所述架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11和第二磁性件12,所述第一磁性件11和第二磁性件12的磁极相反,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底架3连接的撑柱13,所述底架3绕与所述架体1连接的转轴31转动,所述撑柱13一端与所述转轴31连接,所述撑柱13远离所述转轴31的一端通过支腿32与所述底架3连接。在本技术中,多个折叠单元相互拼接形成一个整体的舞台反声罩,使用完毕之后,多个折叠单元可以相互单独收起,也可以两两成对的相互折叠,进行收起减小占用面积。首先是折叠单元自身,所述折叠单元包括架体1、设置于所述架体1上的罩板2以及与所述架体1端部连接的底架3,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底架3连接的撑柱13,所述底架3绕与所述架体1连接的转轴31转动,所述撑柱13一端与所述转轴31连接,所述撑柱13远离所述转轴31的一端通过支腿32与所述底架3连接。这样底架3可以绕着与所述架体1连接的转轴31转动,使用时,将底架3打开,使底架3、支腿32和撑柱13形成三角支撑,保证折叠单元的稳定性,不使用时,将底架3绕着与所述架体1连接的转轴31转动至底架3和架体1平行,这样折叠单元仅仅是一个平面板,方便收起。然后是折叠单元的材料,所述架体1为铝合金骨架,采用铝合金型材焊接而成,具有质量轻、高刚度的特点,且所述罩板2为纸铝蜂窝板,由铝纸蜂窝芯用专业粘合剂在表面覆盖密度板制成,具备了铝蜂窝板和纸蜂窝板各种的优点,具有重量轻、避免金属颤音、防潮防蛀的特点,由于蜂窝复合板中间被蜂窝芯分隔成众多个封闭空间,阻止了空气的流动,使声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折叠单元,所述折叠单元包括架体(1)、设置于所述架体(1)上的罩板(2)以及与所述架体(1)端部连接的底架(3),所述架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11)和第二磁性件(12),所述第一磁性件(11)和第二磁性件(12)的磁极相反,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底架(3)连接的撑柱(13),所述底架(3)绕与所述架体(1)连接的转轴(31)转动,所述撑柱(13)一端与所述转轴(31)连接,所述撑柱(13)远离所述转轴(31)的一端通过支腿(32)与所述底架(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折叠单元,所述折叠单元包括架体(1)、设置于所述架体(1)上的罩板(2)以及与所述架体(1)端部连接的底架(3),所述架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件(11)和第二磁性件(12),所述第一磁性件(11)和第二磁性件(12)的磁极相反,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底架(3)连接的撑柱(13),所述底架(3)绕与所述架体(1)连接的转轴(31)转动,所述撑柱(13)一端与所述转轴(31)连接,所述撑柱(13)远离所述转轴(31)的一端通过支腿(32)与所述底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32)包括与所述撑柱(13)连接的第一支腿(321)和与所述底架(3)连接的第二支腿(322),所述第一支腿(321)和第二支腿(322)通过销轴(3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舞台反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321)绕与所述撑柱(13)的连接部转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全明杨同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友邦演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