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601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线盘,电磁线盘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绕线组,所述上支架安装在所述下支架的上方,所述上支架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绕线槽,所述上支架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支架的上表面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绕线槽,所述上支架上还设有用以使所述绕线组在由所述第一绕线槽和所述第二绕线槽中的一个转换至另一个时穿过的过线槽,所述绕线组绕设在所述第一绕线槽和所述第二绕线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线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可有效防止匝间短路。

A kind of electromagnetic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线盘
本技术涉及但不限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磁线盘。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线盘主要有两种形式:单面双层绕线和两层绕线,但这两种形式的线盘均存在一定缺陷,其中,单面双层绕线的线盘是将两线盘直接绕制,为了避免匝间短路,需要在线体上附上缠绕膜来增加绝缘,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两层绕线的线盘是将两个绕线组分别绕制在线盘支架和卡线盘上,在两个绕线组之间增加绝缘层避免匝间短路,同样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这种线盘的线体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线盘,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可有效防止匝间短路。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线盘,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绕线组,所述上支架安装在所述下支架的上方,所述上支架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绕线槽,所述上支架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支架的上表面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绕线槽,所述上支架上还设有用以使所述绕线组在由所述第一绕线槽和所述第二绕线槽中的一个转换至另一个时穿过的过线槽,所述绕线组绕设在所述第一绕线槽和所述第二绕线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线盘,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绕线组,所述上支架安装在所述下支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绕线槽,所述上支架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支架的上表面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绕线槽,所述上支架上还设有用以使所述绕线组在由所述第一绕线槽和所述第二绕线槽中的一个转换至另一个时穿过的过线槽,所述绕线组绕设在所述第一绕线槽和所述第二绕线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线盘,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绕线组,所述上支架安装在所述下支架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绕线槽,所述上支架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支架的上表面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绕线槽,所述上支架上还设有用以使所述绕线组在由所述第一绕线槽和所述第二绕线槽中的一个转换至另一个时穿过的过线槽,所述绕线组绕设在所述第一绕线槽和所述第二绕线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在所述第一绕线槽和所述第二绕线槽内沿相同的螺旋走向绕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呈环形,所述第二绕线槽设置在所述上支架的下表面上,所述过线槽设置在所述上支架的外周边处,所述上支架的内周边处开设有第一出线口和第二出线口,所述绕线组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出线口和所述第二出线口形成两个引线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线槽设置在所述下支架的上表面上,所述上支架呈环形,所述过线槽设置在所述上支架的外周边处,所述上支架的内周边处开设有出线口,在所述第一绕线槽内绕设的所述绕线组的一端穿过所述出线口形成一个引线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和所述上支架之间设有周向限位结构,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支架上的弹性悬臂和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上的第一周向限位凸起,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凸出于所述下支架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周向限位凸起与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马文金立旺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