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3516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该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包括导管架、吸力筒和升压站框架,导管架包括多根均匀布置的导管,每根导管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竖直主导管、中部倾斜主导管和底部竖直腿柱,两根相邻上部竖直主导管之间,以及两根相邻中部倾斜主导管之间均设有斜支撑和水平支撑;每根底部竖直腿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吸力筒。在导管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吸力筒,通过调整吸力筒各仓室气压实现整体下沉安装,避免海上打桩施工,减少海上施工作业的时间,大幅缩短工期,提高效率;与传统导管架和钢管桩形成的海上升压站基础相比,用钢量可节省5%至10%,有效降低海上升压站建设成本。

Combined foundation of offshore booster station composed of jacket and suction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
本技术涉及海上风电风机基础
,尤其是涉及一种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且逐渐由近海、浅海向远海、深海发展,海上升压站制造和安装成为海上风电场建设中重要的一环。现有海上升压站结构型式,大多借鉴海洋平台结构型式,采用导管架和钢管桩基础结构,先将导管架吊装入水,然后从导管架预留的桩套筒中打入钢管桩,之后进行调平和灌浆施工。目前采用的导管架和钢管桩的海上升压站基础,需要进行海上打桩施工,施工工艺复杂,由于海洋环境恶劣,海上施工窗口期短,造成施工工期长,建造成本高。随着国内海上风电逐渐向深远海发展,沉桩难度和风险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新型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该基础可通过调整吸力筒各仓室气压实现整体下沉安装,避免海上打桩施工,减少海上施工作业的时间,大幅缩短工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包括导管架、设置在导管架底部的吸力筒和设置在导管架顶部的升压站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架包括多根均匀布置的导管,每根导管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竖直主导管、中部倾斜主导管和底部竖直腿柱,两根相邻所述上部竖直主导管之间均设有斜支撑和水平支撑,两根相邻所述中部倾斜主导管之间均设有斜支撑和水平支撑;所述升压站框架设置在上部竖直主导管的顶部,每根所述底部竖直腿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吸力筒。<br>作为优选,所述吸力筒包括筒外壁竖向钢板、筒顶水平钢板和筒内分仓钢板,所述筒顶水平钢板上开设有排水排气阀。进一步的,所述底部竖直腿柱穿过筒顶水平钢板中心插入到吸力筒底部,所述筒内分仓钢板径向焊接固定在筒外壁竖向钢板和底部竖直腿柱之间,所述底部竖直腿柱与筒顶水平钢板通过钢肋板焊缝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中部倾斜主导管与垂直中心线的夹角为30°~60°。作为优选,所述上部竖直主导管、中部倾斜主导管和底部竖直腿柱均为圆形钢管,直径为800mm~30000mm。作为优选,所述斜支撑和水平支撑均为圆形钢管,直径为300mm~15000mm。作为优选,所述吸力筒的直径为5m~30m。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吸力筒之间的中心距离为5m~40m。作为优选,所述导管架包括四根或六根均匀布置的导管,所述底部竖直腿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或六个吸力筒。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在导管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吸力筒,通过调整吸力筒各仓室气压实现整体下沉安装,避免海上打桩施工,减少海上施工作业的时间,大幅缩短工期,提高效率;本技术的基础与传统导管架和钢管桩形成的海上升压站基础相比,用钢量可节省5%至10%,有效降低海上升压站建设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附图标记:1、导管架;11、上部竖直主导管;12、中部倾斜主导管;13、底部竖直腿柱;2、升压站框架;3、吸力筒;31、筒外壁竖向钢板;32、筒顶水平钢板;33、筒内分仓钢板;34、钢肋板;35、排水排气阀;4、斜撑杆;5、水平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包括导管架1、设置在导管架1底部的吸力筒3和设置在导管架1顶部的升压站框架2,导管架1包括多根均匀布置的导管(共设4~6根导管),每根导管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竖直主导管11、中部倾斜主导管12和底部竖直腿柱13,两根相邻上部竖直主导管11之间均设有斜支撑4和水平支撑5,两根相邻中部倾斜主导管12之间也均设有斜支撑4和水平支撑5;升压站框架2设置在上部竖直主导管11的顶部,每根底部竖直腿柱1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吸力筒3(共设4~6个吸力筒)。中部倾斜主导管12与垂直中心线的夹角为30°~60°,上部竖直主导管11、中部倾斜主导管12和底部竖直腿柱13均为圆形钢管,直径为800mm~30000mm,斜支撑4和水平支撑5均为圆形钢管,直径为300mm~15000mm,吸力筒的直径为5m~30m,相邻两个所述吸力筒之间的中心距离为5m~40m。吸力筒3包括筒外壁竖向钢板31、筒顶水平钢板32和筒内分仓钢板33,筒顶水平钢板上开设有排水排气阀35。底部竖直腿柱13穿过筒顶水平钢板32中心插入到吸力筒3底部,筒内分仓钢板33径向焊接固定在筒外壁竖向钢板31和底部竖直腿柱13之间,筒内分仓钢板33环向均匀布置6至12块;底部竖直腿柱13与筒顶水平钢板32通过钢肋板34焊缝连接,钢肋板34环向均匀布置6至12块。导管架1和吸力筒3组合基础制造完成后,运输到安装地点,通过自动气压调节设备对吸力筒3各仓室进行抽水抽气,进行负压下沉;上部升压站采用陆上总装的方式安装在升压站框架2上,将各层结构分层预制拼装,在相应安装层完成后进行其层面上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然后形成可整体出运的上部组块(包括电气设备)组合体,最后吊装到导管架-吸力筒组合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导管架1包括四根上部竖直主导管11、四根中部倾斜主导管12和四根底部竖直腿柱13,斜撑杆4呈“X”型交叉设置,共设三层“X”型斜支撑,水平撑杆5设置在“X”型斜支撑的顶部和底部。导管架1部分的四根上部竖直主导管11、四根中部倾斜主导管12以及四根底部竖直腿柱13在水平方向上分别按照其中心点连接能构成正方形;上部竖直主导管11直径1400mm,壁厚30至35mm,高度为21.5m,相邻两根竖直主导管11的间距为21.5m;中部倾斜主导管12的直径1400至1600mm,壁厚35至50mm,斜度为6:1,竖直向高度为42.0m;底部竖直腿柱13直径为1600mm,壁厚为45mm,高度为10.0m,相邻两根底部竖直腿柱13的间距为28.5m;三层“X”型斜支撑首尾相接,直径400至600mm,壁厚15至20mm;四组水平撑杆5分别布置于斜撑杆和主导管的连接处,直径800mm,壁厚25mm;所有部件均为圆形钢管,相交处通过焊缝连接,钢材选用DH36船级钢。四个吸力筒3在水平方向上按照其中心点连线构成一个正方形,边长25m;筒外壁竖向钢板31的直径为10.0m,高度为8.0m,厚度为12mm;筒顶水平钢板32的直径为10.0m,厚度为20mm;导管架1四根底部竖直腿柱13分别插入至对应的四个吸力筒3的底部,筒内分仓钢板33径向焊接固定于筒外壁竖向钢板31和底部竖直腿柱13之间,筒内分仓钢板33环向均匀布置六块,高度为8.0m,厚度为10mm;钢肋板34焊接底部竖直腿柱13与筒顶水平钢板32,环向均匀布置六块,可将上部的荷载较为均匀的传递到吸力筒3上,增加导管架1和吸力筒3连接处刚度。连接处均采用焊接,筒外壁竖向钢板31、筒顶水平钢板32、筒内分仓钢板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包括导管架、设置在导管架底部的吸力筒和设置在导管架顶部的升压站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架包括多根均匀布置的导管,每根导管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竖直主导管、中部倾斜主导管和底部竖直腿柱,两根相邻所述上部竖直主导管之间均设有斜支撑和水平支撑,两根相邻所述中部倾斜主导管之间均设有斜支撑和水平支撑;所述升压站框架设置在上部竖直主导管的顶部,每根所述底部竖直腿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吸力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包括导管架、设置在导管架底部的吸力筒和设置在导管架顶部的升压站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架包括多根均匀布置的导管,每根导管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竖直主导管、中部倾斜主导管和底部竖直腿柱,两根相邻所述上部竖直主导管之间均设有斜支撑和水平支撑,两根相邻所述中部倾斜主导管之间均设有斜支撑和水平支撑;所述升压站框架设置在上部竖直主导管的顶部,每根所述底部竖直腿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吸力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筒包括筒外壁竖向钢板、筒顶水平钢板和筒内分仓钢板,所述筒顶水平钢板上开设有排水排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导管架和吸力筒组成的海上升压站组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竖直腿柱穿过筒顶水平钢板中心插入到吸力筒底部,所述筒内分仓钢板径向焊接固定在筒外壁竖向钢板和底部竖直腿柱之间,所述底部竖直腿柱与筒顶水平钢板通过钢肋板焊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尤陶铁铃赵鑫曹龙付文军李宇飞曾斌汪顺吉党莹颖段斐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