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声道音频插头及其铆压式插头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音频插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声道音频插头及其铆压式插头连接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双声道音频插头中内芯和外管之间的隔离结构通常是通过注塑机注入塑胶形成的,并在双声道音频插头一端留有对应信号热端、信号冷端和接地端的焊点,因此这种结构的双声道音频插头在生产过程中,要靠人手将五金件(内芯和外管等金属件)放置于塑胶模具中,加工难度大,精确度要求较高,耗工较多,同时,注塑时受湿度、温度、速度、压力和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容易产生内芯偏向、注塑起毛边、隔离条不均匀等的问题,导致坏品率较高,不够稳定。另一方面,这种留有焊点的双声道音频插头与线缆的连接是通过焊接完成的,由于双声道音频插头的焊点间隔很小,因此对焊接工人的熟练度要求很高,很难避免虚焊、短路和断路等问题,同时,焊接工艺需要使用焊锡并且会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气体,对环境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双声道音频插头及其铆压式插头连接件,改进插头内部的固定结构,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声道音频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芯(300)、第一膨胀管(100)、内管(400)、第二膨胀管(200)、外管(500)和插头顶盖(600),所述第一膨胀管(100)和第二膨胀管(200)均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膨胀管(100)的上部包括绕所述第一膨胀管(100)的轴心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膨胀片(110),所述第一膨胀片(110)围成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膨胀管(100)内径的第一孔眼(120),所述第二膨胀管(200)的上部包括绕所述第二膨胀管(200)的轴心设置的若干个第二膨胀片(210),所述第二膨胀片(210)围成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膨胀管(200)内径的第二孔眼(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声道音频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插芯(300)、第一膨胀管(100)、内管(400)、第二膨胀管(200)、外管(500)和插头顶盖(600),所述第一膨胀管(100)和第二膨胀管(200)均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膨胀管(100)的上部包括绕所述第一膨胀管(100)的轴心设置的若干个第一膨胀片(110),所述第一膨胀片(110)围成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膨胀管(100)内径的第一孔眼(120),所述第二膨胀管(200)的上部包括绕所述第二膨胀管(200)的轴心设置的若干个第二膨胀片(210),所述第二膨胀片(210)围成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膨胀管(200)内径的第二孔眼(220),所述插芯(300)的侧面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第一膨胀片(110)撑开的支撑部(310),所述插芯(300)的下部插入所述插头顶盖(600)内,所述插芯(300)的上部作为接线柱(320)从下往上穿出所述第一膨胀管(100),所述内管(400)套在所述第一膨胀管(100)外,所述第二膨胀管(200)套在所述内管(400)外,所述外管(500)套在所述第二膨胀管(200)外,所述内管(400)与第一膨胀管(100)之间相隔一段距离形成第一绝缘环,所述外管(500)与内管(400)之间相隔一端距离形成第二绝缘环,所述支撑部(310)撑开所述第一膨胀片(110)使所述第一膨胀片(110)向外变形,所述内管(400)撑开所述第二膨胀片(210)使所述第二膨胀片(210)向外变形,所述第一膨胀片(110)在撑开状态下与所述内管(400)内壁之间、所述第二膨胀片(210)在撑开状态下与所述外管(500)内壁之间,分别形成用挤压固定线材和插针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声道音频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300)还包括便于所述插芯(300)穿过所述第一孔眼(120)的冲破斜面(330),所述冲破斜面(330)设置在所述支撑部(310)和接线柱(320)之间,所述接线柱(320)的半径小于所述插芯(300)的半径,所述接线柱(320)的下部连接所述冲破斜面(3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声道音频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0)为环绕所述插芯(300)外表面的环状凹槽,所述支撑部(310)的半径小于所述插芯(300)的半径且大于所述第一孔眼(120)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声道音频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片(110)包括用于卡入所述支撑部(310)的卡接部(130),所述卡接部(130)沿所述第一膨胀片(110)的内侧面向所述第一膨胀管(100)内延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裕,
申请(专利权)人:恩平市万里辉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